民国兴起"光头之风":理发店暴利,连冯玉祥都以光头示人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吟诵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自古以来,"发丝"都是中国文人在遣词造句里的重要意向。文人们常常将一头青丝视作为青春、英姿、美貌、甚至是自尊的象征。
在古时的现实环境下,古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也都长年累月地蓄着一头如瀑布般的长发,千百年来都不改。
但是这一习惯到了民国时期,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改变。民国初年,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剃光头"的潮流。
女士倒是一如既往地留着长发,但是原本也一样蓄着长发、视长辫子如命的男士们,也统统剪掉、一律变成了"卤蛋"一般的光头。
连冯玉祥和蒋委员也是以光头示人。据说那个时候,你若不想剪,还会有专人来压迫你减掉。这其中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1、 国人自古锺爱头发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锺爱头发的传统。这一传统或许是始发于孔子的号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父母给予的,既然宣扬孝道,就要连父母给的发丝也应妥善照顾好才是。只有保护好身体(包括头发),才是尽孝的开始。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儒家学说又长期作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主要思想和信仰,孔子的诸多学说都被教化为中国人普遍信奉的准则,其中就包括爱惜头发。
爱惜头发和孝道联系在一起,于是每个人就"不得不"蓄起了长发。毕竟剪头发,也就等于剪断了孝道,这可是大不敬。
除去头发和孝道联系在一起这一条,蓄起长发同时还是古人对于美的一种理解。《太平御览》记载了汉武帝召见卫夫子时,所说的一段话:"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欢乐。"

卫夫子的一头如瀑青丝深深吸引了汉武帝,汉武帝心里高兴,就把卫夫子纳入宫中了。可见在古人的评价标准里,一头漂亮的长发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除此之外,长发还经常出现在古人的诸多作品里,包括诗词、乐曲、文章等等。
例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我们可以由此发现,"发丝"对于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他们眼里,长发甚至成为了一种语言和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寓意。
与此同时,"长发"还是夫妻情谊的一种象征。当一对男女结为夫妻的时候,通常会将他们称为"结发夫妻"。
当割断头发的时刻,即寓意着情谊断绝的时刻。以长长的发丝作为二人情谊的联结,长长久久,绵延至永远。这就是古人为什么一直执着于蓄起长发的原因了。

2、 民国流行起"光头"新风尚
说来,国人开始对头发"动手",最开始也并不是起源于民国,而是起源于明末清初。那个时候,满族的统治者占领中原,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融合。
清朝统治者为了尽快地让自己带来的文化和新的统治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他们自上而下地推行了许多让社会"焕然一新"的政策措施。
其中就包括命令男士剃满族传统的"阿哥头"。头部的前半部分是光头,后半部分则是蓄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这就是中国人剃发的开始。到了民国的时候,光头的部分延伸至整个头颅,男士们被勒令不许再蓄着长发,不许再留辫子。
这个风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开始主要发生在学生和警察群体,后来逐步推广到社会上的普罗大众。1928年的时候,"剃光头"从一种自发的风尚转变成了一种"命令"。

也不知是哪一所学校,直接就下令让男学生们必须剪掉辫子、剃成光头,女学生们必须剪成学生头、不准烫发和化妆,统一穿上学生装,这样才可以进入学校上课。
不仅仅在学校,社会上也掀起了"光头之风"。就连冯玉祥、蒋委员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起了剪头的带头作用,他们纷纷将长辫子剪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光滑的"卤蛋头"。
一时之间,民国的理发店竟成了最炙手可热的行业。理发师们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客户,应接不暇,当然也赚了很多。
不过也有人念旧,念着孔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一套,并不愿意剪掉辫子、换成光头。但是由于这变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改革性质的活动,带有某种"禁令"的意味。
所以他们不想剪也没办法,最后都被相关人员五花大绑着去剪了。那一阵子,民国的大街上都是清一色的光头,每个人的头颅结构如何,都让人一目了然。

3、 "光头之风"成因
时代进步,社会思潮发生改变。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写满了战火和屈辱的历史。我们的国门和文化被西方列强的炮弹强硬地打开,那时的国人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剧烈的冲击。
其中就包括社会文化和思潮等方面,因为我们是落后的,所以我们才会受挨打。因而我们在挨打之中,也不得不努力向对方学习,这样才可以尽快进步。
除了穿着、饮食和教育等方面,我们已经在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还包括"光头之风",这也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清末的人们无论男女,都蓄着长发,这显得封建落后,而且会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所以那时的国人向西方学习,剪掉辫子,兴起"光头之风"。

社会各项新生活运动的展开。1934年,中国新生活运动正式展开。自此开始,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在努力改变旧状,企图寻求更先进、更文明的生活方式。
许多相应的号召和指令下发,"光头政策"就是其中一项。当然,"光头之风"的蔚然盛行,应该是包含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的。
只是西方文化的冲击、造成我国旧有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发生重大改变,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