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渡营长时间失联,各级多次询问,韩先楚得知消息先抱怨后笑了
1950年3月5日,解放海南岛工作准备就绪,战略布置完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一营被确定为"渡海先锋营"率先执行偷渡任务,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着。
这是一支令"旋风"司令韩先楚引以为傲的部队,在辽沈战役突破锦州的艰巨任务中成了尖刀营。该营最大特点的是既顽强,又机智灵活,善于打恶仗、硬仗,敢打敢拼,能攻善守。在海上练兵中,成绩突出,绝大多数同志克服了晕船,极少数人有点晕船,也都能坚持,能吃大苦、耐大劳。他们军事技术过硬,能在船上进行有效射击。
黄昏,在韩先楚和师领导作了简短有力的讲话后,在负责这次潜渡指挥、师参谋长苟在松的带领下,"渡海先锋营"的800名壮士,高举着紧握铁拳的右手,庄严宣誓: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渡海作战任务!

随后,14只帆船同时扬帆,由琼崖纵队司令部侦察科长郭壮强领航,以一连三排基准船为前导,向预定目标疾速进发……
一、风正船疾,前期进展顺利
尽管3月5日晚的天气经过多次测算,但韩先楚仍放心不下,怕天有不测风云,他在归途中几次停车观察风向,掏出手绢在空中测试风向、风力,像挂念着远出探险的亲人,惦记着那14只战船!这毕竟是他的部队第一次渡海,第一次跨海作战啊!
回到军部,韩先楚不是去看参谋人员插在楼上阳台上的小旗,就是打电话给海边的邓师长,询问那里的情况。
他几次观察小旗,见小旗在猎猎舞动,他觉得风向还不错,心里好像得到了安慰,放心多了。"为什么没有消息?……"他几次跑到电台那里去询问,没有确切的消息,他是坐不安、睡不稳的。
突然报房里响起了"嘀嗒"声。报务员高兴地收到渡海营第一次发来的电报:"风向好,船速快。"大家一听,如释重负,喜出望外。

不久又收到荷在松的一份电报:"各船联络很好,前进顺利,已前进20来海里。"
得到消息后,大家奔走相告。
作战参谋忙着量海图,计算着航程然后大声报告说:"报告首长,先锋营还有三分之一的航程,如果按现在的速度进发,拂晓前可以登陆!"
天有不测风云。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又收到潜渡营发来的电报:"风停,船速很慢……"
二、当机立断,奋桨伪装前行
俗话说:"有风行一天,无风行一年。"
"这没有风怎么办?"韩先楚的心情比大家更急,他想:还有三分之一的航程,如果光靠人力划桨,拂晓前到不了登陆地点,等到天亮以后,登陆的困难就大了。

韩先楚几次催作战参谋要报务人员主动跟潜渡营联系。参谋每一次都回答说:"电台一直开机呼叫,对方没有回话。"
指挥所和潜渡营电信联络完全中断了。大家对潜渡营官兵的命运更加担心,并在心里产生了各种猜测……
兵团和野战军首长也一次又一次地询问,从上级机关到部队,所有的人都在关心、惦念着潜渡营的行动,挂念他们的安危!
指挥部的人们都在焦急时,潜渡营已经驶抵十六七海里以外的主海域,谁也没有想到风力逐渐变小,后来变成了风平浪静,船只几乎在水平如镜的海面上,全靠人力划行。已是午夜,天空云轻如棉,月明星稀。
苟在松参谋长问了领航员。领航员说海上的太阳升起得早,从现在的情况看,明天是个能见度很好的晴天。

苟参谋长心里想,若不能赶在拂晓前登上岸,也许会成为灾难性的一天。他心里虽然着急,外表却面不改色,镇定自若。
指挥船上,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苟在松参谋长,认为风是没法靠了,看他有什么办法?
苟在松当机立断,下令挂起红灯信号。
各船上的指挥人员见指挥船上挂起了红灯信号,立即命令船上的战士们用备用的划桨、铁锹、补船用的木板、饼干箱板、竹竿等各种能划水的东西,分成两班,轮流划水,奋力前进!
在这先到一步就能生存,晚到一步可能死亡的艰难处境中战士们争分夺秒,奋不顾身。有许多人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手上磨起了血泡,累得胳膊肿了,上气不接下气,仍争先恐后地划,百折不挠地向前!

6日天亮后,船只继续靠人划,加速前进时,突然天空中出现4架敌机。敌机一架接一架低飞经过船队的上空。
指挥人员判断敌机在执行侦察飞行,立即命令各船指战员全部脱下军装,将武器遮盖好,伪装成渔船。
敌机继续盘旋,在船队周围投下几颗炸弹,只见水柱冲天,没有炸中船队,显然,敌人不知真伪,只是火力侦察。潜渡营不还击,不暴露,继续前进……
潜渡营已快接近海岸了,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已清晰可辨。当大家非常高兴时,突然从岸上呼啸而来的炮弹,落在了船队前面几百米处,掀起了一排水柱。
精明的指挥员判断,敌人只是一些射程不远的小炮。我船队并不在他们的射程内,他们老远就开炮,仍是火力侦察。
苟在松和罗绍福等人果断地决定:仍然不还击、不暴露目标,继续向海岸线、向预定登陆点奋力前进。

随机应变,混敌船队抵岸
由于船队没有减速,继续开进,引起敌人怀疑,敌人又出动了飞机、出动了船队。
潜渡营指挥船和各船上的指挥员,几乎同时发现自己前面海平面出现十几个黑点,上空出现盘旋的敌机……
在双方对进中,指挥员很快判明那些黑点原来是11艘故帆船,分成三路向潜渡营成包围形开进。
潜渡营的14只船,处于敌人的海空和岸上炮火三面火击之中,处境十分危险!
潜渡营的指挥员和全体战斗员,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的,浑身是胆,临危不惧,团结一致,与敌周旋,还是不主动暴露自己,勇敢地向敌靠近。
指挥员十分冷静,决定在自己没有暴露前,不先开火硬拼,而是采取与敌斗智斗勇,命令所有船只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绝对听从统一指挥,大胆勇敢地靠拢敌船,与敌船混在一起,使敌机无法空袭,失去作用。一旦被敌人识破,暴露了自己,要集中火力猛攻敌中路,杀出一条血路,强行登陆。

指挥员如臂使指,随机应变,指挥基准船上的掌船的厮轮老手,驾轻就熟地接近敌船,又迅速地从敌船右脑驶过去,动作熟练,神色自若,敌人没有发现破绽,更不好开火。
潜渡营14艘船,一艘接一艘靠近敌船而过,敌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这是些什么船、要干什么,于是,只是掉转船头,尾随潜渡营的船开进。
此时,潜渡营直向国民党军防备不甚严的白马井一带海岸开去。
国民党守军完全没有想到这支来路不明的船队竟是人民解放军伪装的全副武装的登陆部队,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将登陆点选在白马井一带。
三、抢滩登陆,胜利捷报回传

潜渡营的船快速前进,并展开成战斗队形,奋力冲向滩头。一连三排冲上海滩后,迅速占领西边的一个村子。三连三排向东架好了机枪,高度地警戒可能出现的来敌。三连三排迅猛地向纵深疾进,任务是与琼纵接应部队联络。
一部分部队登陆上岸后,被守备这一线的敌人发现,顿时,战壕里树丛后、岩石和沙丘后出现了敌散兵,向海滩冲来,朝登陆战士和船队射击。
登陆部队立刻还击,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敌人。
岸上出现了一股敌群,潜渡营利用船上的炮和轻重机枪射击敌人,顿时,敌人血肉横飞,死伤一大片。
尾随的敌船本来已离远,其中有两艘船上的敌人大概听到了枪炮声,又掉头赶来,出现在潜渡营船的后边六七百米处。

敌机也再次飞临潜渡营船队的上空,投下几颗炸弹,落在水里爆炸了。
潜渡营再次处在敌人三面火力合击下,形势十分严峻。
潜渡营的官兵们,沉着应战,勇猛顽强地抗击敌人。
潜渡营的一艘配备两门迫击炮、载有一个排兵力的船,突然被敌人机关炮击中,船被炸开好几个洞,伤亡10多人。战士们发扬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精神,在船大量进水,快要下沉的情况下,边还击敌人,边驶向滩头,然后登陆占领了阵地。
基准船的舵手傅世俊的胸部中了一弹,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他紧紧地把着舵,让船直奔海滩。他忍着剧痛,喊出了他生命最后一次强音:"快登上岸去……"语音刚落,就牺牲在舵位上。
潜渡营的干部战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驾着船通过敌火网,冲向海滩,一艘紧接一艘,锐不可当!
指挥人员身先士卒。干部跳下船后,战士们紧紧跟上,并始终保持战斗队形,扑向滩头阵地。
战士们在冲锋号声中,越过浅水,冲过沙滩,扑问海岸,杀向敌阵,占领了有利地形,消了守.…

"渡海先锋营"的红旗,终于插在海南岛的大地上。这是3月6日下午1时40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将永远记载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潜渡营全部登上岸,正要向预定目标冲击时,突然发现一大批敌人沿着壕沟、注地冲来,企图反扑,阻止潜渡营向纵深发展。
海滩两侧也发现敌人在运动。敌人企图很明显,要切断潜渡营的退路,全歼登陆部队。
指挥员们十分冷静,迅速地组成以轻重机枪为中心火力网,战士们枪上刺刀,手榴弹握在手中,只等敌人逼近,就与他们短兵相接。
正在这关键时刻,敌侧后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

琼纵的领航员一听就知道是他们的接应部队来了。琼纵接应部队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潜渡营官兵的战斗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指挥员一声令下,一齐杀向敌阵。
敌人受到两面猛攻,死伤惨重,贪生怕死者,惊慌退逃。
潜渡营与琼纵一总队接应部队胜利会合,相互握手问候,欢呼雀跃。然后向白沙根据地转移。
潜渡营胜利登上海南岛的消息,终于传到雷州半岛,传到韩先楚军长的耳里。
韩先楚埋怨地问作战参谋:"我们都等得快要急死了,这样重要的消息,为何这么晚才传来?"
作战参谋解释说:"经了解,是渡海部队的电台掉到了水里,修好后才联络上的。
韩先楚听后,脸上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