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1949年6月 11 日,在蒋介石策划下,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式成立“最高决策委员会”,蒋介石任主席,李宗仁任副主席。

次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组建新内阁,正式公布: 阎锡山为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朱家骅为行政院副院长,胡适为外交部部长。

此间,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向福建步步攻击前进,这使蒋介石愈惶恐不安了。福建是台湾门户,门户大开,台湾亦难保了。蒋介石不由对朱绍良陡起恨怨之情——三番五次让你朱绍良构筑防御工事,你置若罔闻,眼下再行构筑工事,恐是亡羊补牢了。

蒋介石在台湾草山小洋房内苦思对策时,俞济时进来报告: 陈诚求见。

陈诚现在不仅是台湾省主席,他的职务已兼任东南军政长官了。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蒋介石对东南沿海诸省——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台湾非常重视。现在已是第一线战略重地,他让陈诚统管起来,心里踏实些。

陈诚报告,就目前东南五省兵力虽嫌不足,但与共军第二野战军抗衡仍胜券在握。他上任东南军政长官后,曾三次召开了军以上军官开会,要求各守其土,谁丢寸土,军法处置。众将官们开始畏缩不前,现在情绪高涨了。他作了海防部署;以定海为中心的舟山群岛和大陈岛、一江山岛,分别由周函、石觉、郭忏等部把守。几位战将表示誓与海岛共存亡。

蒋介石对陈诚一再告诫:对刘伯承要当心,刘伯承常用奇兵,稍有不慎,东南沿海的水将被搅混,礁石也会蹦起来砸人……

陈诚说:“刘伯承纵然指挥作战有方,但他对东南地形地貌及风土人情都很陌生,到东南成瞎子摸象。而我众将官恰恰占天时地利人和,据守获胜是有把握的。”

蒋介石说:“我把沿海交给你,我是放心的。因为我特别重视沿海,沿海海口多,第一是接受美援方便,第二进可攻,退可守。即使大陆尽失,沿海仍有岛屿可以凭借。此外,东南鱼米之乡,是我桑梓之地。确保东南,有充裕的补给,更重要的是我的故乡怎能落入共军之手?”

陈诚讷讷地点头,信誓旦旦地说:“委座放心好了,有我陈某在,东南便坚如磐石!”停了会儿,又报告说:“张国焘到台北来了,要求继续出版《创进》周刊,请求政府资助经费。”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创进》周刊是由大叛徒张国焘在上海创办的,着实为蒋介石王朝鼓吹了一年,甚至把蒋经国吹捧为“现代的救世主”。

蒋介石冷冷地说:“我看算了吧。张国焘这个人现在说话更没人听了。”陈诚说:“他说台北若不用他,便到香港去活动,谋个利党利民的事做。”

“凡是叛变共产党的人,也会随时叛变我们。张国焘对我们已经没有一点用处了。当作垃圾扔了吧。你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东南。东南不丢,我不仅占有辽阔的海域,而且是我未来的希望。目前共军连一只舰艇都没有,我将来反击大陆,沿海则是最坚实的基地!”

蒋介石又了解中南战事,直接与阎锡山通了电话。阎锡山报告,白健生一再电请:让撤离青岛刘安琪兵团由汕头登陆调粤北,由上海撤至舟山的各部也调粤北,由张发奎统一指挥赣南和粤北一带的战事。

蒋介石问:“是白健生的主意还是李德邻的主意?我看是李德邻的心思而让白健生说出的。”

阎锡山支支唔唔:“李德邻也提起过,不过电报是白健生发来的,也许是他俩磋商的吧。”

“不必睬他!”蒋介石鄙夷不屑地说,“李德邻与白健生总演双簧戏,一会儿李德邻在前面表演,白健生在后面指挥;一会白健生在前面表演,李德邻在后而指挥。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牺牲友邻部队,保住桂系部队。”

阎锡山问:“青岛已经陷落,总裁的意思是让刘安琪光复青岛?”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蒋介石说:“不必要了。原驻守上饶的胡琏兵团不是已到潮州、汕头了吗?让、让胡、刘兵团开赴海南岛吧。”阎锡山明白,蒋介石要胡琏、刘安琪两兵团退至海南岛意在保存实力,必要时退到台湾。便说:“卑职定遵总裁旨意从事。”

——白崇禧想守中南,同李宗仁密商,要蒋之嫡系部队胡、刘两兵团乃至汤恩伯从上海撤出的部队去增援,去做挡箭牌,去做殉葬品。而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即刻警觉到这一点。他的意图很明确:一定保住自己嫡系实力,削弱桂系白崇禧的左右两翼,使白崇禧孤身只影,孤雁出群。蒋桂势力抗争几年,现在都要借助解放军消灭对方……

接着,蒋介石又给马步芳打电话,当马步芳报告他已下命令给马继援准备再次出击,并已小股袭扰时,蒋介石说:“我让你做西北长官公署代长官,你应该明白我对你的厚望。疾风知劲草,战火炼英雄,莫要辜负我一片苦心呵。”之后,蒋介石再打电话到汉中。

蒋介石说:“琴斋呀,我有一点过去没给你讲清楚,你应该明白,你为保西北而战,并不是为李德邻,而是为你自己而战,当然也是为我而战——为你我而战,你就该知道如何作战了!”

胡宗南激昂地说:“学生定与彭德怀殊死相搏,再为校长增添光彩的!”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蒋介石没有追问胡宗南如何为他增添光彩。他知道,那是胡宗南的口号,或者是决心,或者是奋斗目标——现在的胡宗南,已不是两年前的胡宗南了。中国不是有“惊猿脱兔”和“魂不附体”的成语么?胡宗南现在正是此般心境。既然兵出秦岭了,而且有所举动,已是听话了,现在需给胡宗南鼓励和指点方略,于是说:“琴斋呀,指挥员要想取胜,首先需造势,有利的态势是走 向胜利的转折点。围棋讲究‘弃子争先',目的在’势',行动在‘机',兵书上讲’攻其必救',都是乘机变势之意。所以你要‘先制之利'、‘先发制人'、‘先声夺人’!”

胡宗南说:“学生记住校长的教诲了。”蒋介石说:“你放心去做,只要将领有必胜信心,处绝地也可以复生!过几日,我便前去和你一同去指挥的!”

胡宗南慷慨回答:“只要宗南尚存,西北绝不丢失寸土!”

蒋介石没有快活,却声音沉重地又说:“我忘不了1937年12月,韩复榘据有黄河天险,并拥有10万兵力,他曾战前表示拼死抵抗,出击,结果不战而逃,让日军长驱直下了,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再次重演悲剧的!”说完,蒋介石把电话挂了。

……胡宗南放下电话,痴呆呆地坐着。他知道“先制之利”、“先发制人”、“先声夺人”的重要性。但他感到力不从心。为何蒋介石最后又用韩复榘架警示自己?那声音听似平静,却含着杀机的!当年韩复榘不战而退,被蒋介石杀了……

胡宗南十分清楚,退却,是军人的莫大耻辱。两个月前屯兵秦岭,那是自己战略性退却,尚有一圈遮羞的光环。”我不能做陈长捷第二,固守,固守,全军被歼!”他为自己率部撤出西安而庆幸,一旦自己主力被歼……是啊,一个指挥官被打成光杆司令,没有了兵,奢谈升迁晋爵,连一个普通商贾都不如……冒险攻击,会不会落得张灵甫的下场?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胡宗南一想到张灵甫,他便不寒而栗,他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时,张灵甫在他部下任营长,并提升为中校团长。此后,张灵甫青云直上,出任第七十四师师长,这个师一色美式装备,时称国民党部队五大主力之主力,达五万馀人。并兼任南京首都警备司令……1947年 4月,国民党齐头北进,企图一举摧毁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张灵甫为抢头功而突击冒进,全军被歼于孟良崮,张灵甫毙命……

——摆在胡宗南面前有两个人,一是韩复榘,是张灵甫。畏首不前,不战而退,则被蒋介石处死;贸然攻击,则被共军全歼,被送往黄泉。但是,现在既然已把部队摆在前面了,立即再撤回秦岭,蒋介石恼怒,国防部耻笑……

卫兵报告:“李长官到!”

李振来了,敬礼后把帽子狠劲一摔,没好气地说:“窝囊到这个地步,我特意来向你报告,部队在前沿,总不行动,雨季就要来了,供给运输必有困难;构筑的临时工事,一场大雨都要冲塌。我几次问裴主任,他说听命于汉中,再拖下去,队伍不攻自垮!”

胡宗南心想,我对部队的命运所负的责任比你李振大!他竭力平静地说:“我们的士气有所恢复,要爱护,要珍惜,目前这一步万不可轻率,我在考虑如何获胜的稳妥方案。”

李振反驳:“稳妥方案只有再撤回秦岭,可是再钻进大山,队伍要被大山闷死的!”“我没有让撤回秦岭去嘛,共军又开来两个兵团,”胡宗南规劝道,“搞不好,我们要吃亏。”

李振愈显得骄横:“共军是只虎,我也不是猫!我官兵纷纷请求早日攻击,长官们都被共军吓破了胆!”“放肆!一派胡言!”胡宗南猛地把桌子一拍,粗黑的眉毛倒竖起来,“不准你对我这样说话!”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胡宗南在任何时间、地点,都不允许部下对他不尊不恭,他必须时刻维护自己的权威。“官兵们滞留前方,都急得冒火……”

胡宗南威严地说:“你的职责是带好自己的兵,统筹安排部队行动,由我来管——我还没有被撤职!你去吧,我另有公务!”

6月 21日,马步芳亲自飞到汉中,与胡宗南协商布阵。几次商谈,决定以下部署——

(一)马步芳、马鸿逵两部担任西兰公路两侧永寿、麟游地区的防守;胡宗南部担任武功以南、渭河两岸的守备。如果共军主力使用于西兰公路方面时,马家部队退至旬邑、彬县地区固守。胡宗南的部队由扶风方向出击,策应马家部队作战。如果共军主力指向扶风、武功方面时,胡宗南部撤退到千河西岸固守,马家部队从麟游方面南下,攻击共军的侧背,将深入的共军包围歼灭之。如果共军同时指向胡、马两军当面时,即节节撤退到彬县、麟游、千阳、宝鸡三线设阵地,进行大规模的决战防御。

(二)马敦静军的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位置于干县以西西兰公路以北地区;马继援的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位置于西兰公路及其以南永寿、麟游地区;马敦静、马继援两军归西北军的长官公署指挥。黄祖勋的一九一师归一一九军军长王治岐指挥,该军开扶风、武功地区,归西安绥靖公署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以三个军的兵力,守备扶风、眉县地区;以三个军的兵力,位置于周至、眉县、宝鸡南秦岭北麓各山口,封锁秦岭,相机出击,策应作战。

(三)胡、马两部作战地域以麟游南山分水岭为线,线上属马家部队。

——如此布阵,其部队北依千山山脉,南临秦岭山脉,西接关山山脉,易守难攻,是颇具谋略的。

6月 22 日,胡宗南飞赴宝鸡,向裴昌会谈了胡、马商谈的最新军事部署,命令做好一切战前准备,随时待命出击。之后,在第三十八军召开团以上军官会,他痛心疾首地说:“校长对我们西北官兵关怀备至,而我们没能如愿地回报校长。现在共军疯狂至极,我们本该赴汤蹈火,死而无悔,但众弟兄们真不争气,像大少爷一样,无所事事,打起仗来束手被共军俘虏过去,调转枪口来杀我们,杀得可凶哩!这是我们的奇耻大辱……”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胡宗南说的是实话。凡是被俘的军官,经一段时间学习,都在解放军里任了职;许多士兵被俘后,参加了解放军,打起仗来判若两人,个个勇猛冲锋,立功受奖者数以千计。

胡宗南说到这里,沉默良久,接着又说:“我们优势还有,生产军械的各兵工厂俱在四川大后方,我们的武器会源源不断地运来,保障弹药充足。我不明白,怎么现在都打不起精神,都不想战场立功光宗耀祖了?每次战斗下来,我是都给你们领章上加花的,是对得起你们的。实在说,你们对不起我哟……”

胡宗南的话并没有刺激。他看得清楚,师团长们都把头埋在胸前,像是秋后霜打的茄秧子,蔫蔫儿的没有一点精神。

……散会后,军官们都争着往餐厅跑,与刚才在会场里的表现大相径庭,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喊,眨眼间把一张张桌子坐满了。

胡宗南在李振西等陪同下步入大餐厅,坐到贵宾席上。他环顾一张张杯盘整齐的圆桌,望着各师团长热闹场面,本来心情不快,但强颜露出一丝笑意,并向大家举杯致意,以示亲切。为了表示与众军官亲昵,他又走到各桌上去坐,在席间表示出很亲切随便的样子,问问这个师长的年龄、籍贯,又问问那个团长家中双亲身体可好。他不停地为每个人送菜,自己略微动动筷子。他不再喝酒,端着白开水与各军官碰杯,表示同大家同餐共饮。

胡宗南只吃了几口菜,见众军官开怀大饮,猜拳划令,他看不惯,便提前退席了。军官们一齐起立表示欢送。他本想找几个师长、团长谈话,又觉得那是徒走过场,谁不会在长官面前慷慨陈词几句?

当他走出门口,听到里面更加放肆地猜拳划令声,不禁心头注入一股悲凉……

胡宗南返回汉中,副参谋长沈策拿着国防部的电报说,要在最短时间里擒获叛逃的葛高参。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给姜长海发报,令他捉拿处之!”“姜长海已经殉国了。”胡宗南吃了一惊。

沈策又报告:“原潜伏的组织,有四个电台中断联系了。”

胡宗南瞪大了骇异的眼睛,脸色由红变白,手也颤抖个不停。几天来,他曾亲自几次询问西安夜晚灯还亮吗?西安市民还有面粉吃吗?回答是西安夜晚亮如白昼,市民供应充裕,市民喜气洋洋……

“胡先生。”胡宗南抬头一望,不知什么时候,罗列也站在跟前了。罗列说:“李振刚才报告,第六十五军有一个团长又突然失踪了,还带走了一个勤务兵。”“是叛逃,还是被擒了?”“还没有查清楚。”

像喝醉了酒的人连连被击,胡宗南猛然清醒了。他感到自彭德怀率大军西进以来,大西北的苍穹仿佛被雷轰似的崩裂了,墙垣倾坍,军心恐怖不堪。如果说从前他的军旅生涯,他的部队就像控制着一匹训练有素的、在大西北广阔原野里驰骋的马,那么现在,他的部队却像一匹大汗淋漓的疯马驮着他在秦岭峰巅上奔跑,他已没有能力驾驭这匹马,只是骑在颠颠簸簸的马背上失去驾驭能力地奔来撞去,竭力挣扎,稍不留心,便连人带马跌落万丈深渊了。

“我们要采取紧急防范措施,”罗列道,“安定我军心,鼓舞我军心。”

胡宗南心中充满惶恐与愤怒,脸色异常严肃地说:“第一,要严密管理制度,凡军官不得私自外出;第二,要增强抗御共军的威胁思想和不屈的勇敢精神;第三,天气酷热,给官兵发放一些防暑的银两。”

罗列听了十分高兴,尤其第三条发放银两,虽是收买军心,但他理所当然地拿得最多,于是说:“胡先生想的是万全之策,第一条和第二条我去办,并附加赏罚条款;第三条需胡先生写个条子,让沈参谋长办。”

胡宗南对沈策说:“你就去找财务处,说我说的便是了。”

沈策说:“胡先生一向对财务管理严格,没有你的手迹是不能动款项的,还是你写个字吧。”

于是,胡宗南坐到桌前写条子。可是因为他心情惶恐和烦乱,当他拿起笔蘸墨时,竟把笔尖伸到茶杯里去了——把一杯绿盈盈的茶水染黑了。

罗列知道他心烦所致,心中窃笑,却说:“官军们拿银两,定要感激胡先生,往后绝不会再有叛逃者,若打起仗来,会一人投命,足惧千夫的!”

即将与彭德怀西北决战,胡宗南想到国民党两位名将,后背一阵凉气

胡宗南写完条子,严正地说:“大战在即,战斗中,要靠士兵们去拼,流血捐躯,我向来视士兵弟兄为骨肉,发放银两是我对众弟兄的一片心意,不准任何人苛扣。发现苛扣者,一律从严处理!”

一连几天,胡宗南头似涨得如斗大,昏昏沉沉的。蒋介石的话总在耳畔回响,解放军的身影总在他眼前晃动。是啊,违背蒋介石的旨令当然后果可怕,更可怕的是解放军再乘胜西进,用不了多久,整个大西北便全落入彭德怀之手了。即使退到秦岭,彭德怀岂能置之不理?会调重兵围攻,万炮轰击——到那时,远没有援兵,只能束手待擒,坐以待毙了!

现在,彭德怀所部毕竟长途跋涉,又经咸阳之战,极度疲劳,此时出击,或可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蒋介石又像前年一样亲自来授勋章,全国电台广播、报纸宣传……那是何等荣耀啊!

奇迹,属于富于胆略的指挥官!指挥官富于胆略,便能创造奇迹!

胡宗南又经一番苦思冥想,决意听从蒋介石旨意,及早将第一野战军赶出西北。当晚,他给前线指挥所主任裴昌会打电话:“做好战前一切准备,随时待命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