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十万大军成瓮中之鳖,长春和平解放,心战发挥巨大威力
1946年10月中旬,国民党军又集中8个主力师70万人,采取“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方针,向安东、通化地区进攻,妄图先占南满解放区,再进攻北满,进而抢占整个东北。这时,肖华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磋商,拟在通化前线永陵一带歼灭运动中之敌,后来该敌集中防守,不为佯动所诱。肖华审时度势,认为向宽甸进攻的敌人对我威胁最大。这路敌人是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号称“千里驹”,到过印缅作战,装备精良,是国民党军的嫡系,杜聿明起家的老本。
但该敌错估我军力量,趾高气扬,并曾多次遭我打击,新兵增多,战斗力降低。这次孤军冒进,突出于安沈线以东地区,处于运动之中,距南北两路援军较远,加上这一带地势险要,群众条件较好,便于我军隐蔽集结和实施围歼。鉴于情况紧急,肖华当机立断,一面报告,一面决心放弃安东,组织新开岭战役,集中四纵全部兵力,歼敌二十五师。肖华率轻便指挥所赶赴宽甸前线,指挥第四纵队把敌二十五师调动至新开岭地区我之预设战场。31日晨,四纵以8个团的兵力发起总攻。11月2日在我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敌二十五师8000馀人全部被歼,俘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5800馀人,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首次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范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来贺电:“庆祝你们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大胜利,望对有功将士传令嘉奖。”新开岭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迟滞了其对临江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民主联军的士气,为坚持南满和保卫北满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开岭战役的胜利,未能改变在南满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这时,辽东军区被迫放弃了安东,国民党军又步步紧逼,攻占了通化、辑安等重要城镇,进而向长白山压缩。在这种严重形势下,为了加强南满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决定成立南满军区(亦称辽东军区),肖劲光任司令员,陈云任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兼政治委员,肖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并任南满分局副书记。陈云、肖劲光于11月底到达南满,12月中旬在七道江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讨论了坚持南满斗争和作战问题。陈云在会上就必须坚持南满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形象地说:东北的敌人好比是一头牛,牛头和牛身子是向着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牛尾巴,如果我们松开了这条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危险。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抓牛尾巴是个关键。
陈云又全面分析了形势,反复说明留下坚持的重要意义和可能性。最后他说:“我是来拍板的,拍板坚持南满。”陈云讲话以后,肖华率先表示赞成坚持南满的决定,多数同志也表示赞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制定了以积极防御粉碎敌人进攻的作战方案。七道江会议,统一了干部的思想,确定了坚持南满的基本方针,为保证南满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七道江会议一结束,就开始了四保临江的作战。从这时起直至1947年4月初,在3个多月中,肖华积极协助肖劲光指挥四次保卫临江的作战。这期间,肖华不断深入各部队,指导进行战时政治工作,开展立功运动,执行俘虏政策,解决后勤供应,以及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进行群众工作。保证了我军在地区狭小、物质困难、冰人雪地的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连续作战,在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三下江南配合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临江的四次进攻,歼敌36000馀人,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坚持了南满,保卫了北满,巩固和扩大了南满根据地,并迫使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人战略防御,而民主联军则开始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
1948年5月,辽东军区机关改组为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5月下旬,肖华和肖劲光率领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由通化市乘汽车北上,27日进到长春东南的李家屯,担任指挥解放长春的任务。

6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在吉林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和东北局的指示,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的方针。同时调整了部署,决定以8个师和1个炮兵团为围城部队。围城指挥所给各师部署了具体任务,命令干6月22日前,所有部队进人指定位置,于是,10万大军兵临城下,在长春城外方圆50里周围,形成一个封锁区,使长春的国民党军成为“瓮中之鳖”。
长春位于松辽平原中央,是中长铁路的终点和东北的铁路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侵略军在城内修建了许多坚固工事,国民党占领长春后,又进一步加强与增修,使长春成为一个碉堡林立、沟壕纵横、有着坚固防御体系的大城市。1948年,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奉命来固守长春,提出“加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刮粮食”的方针,其兵力有新七军、六十军两个军及地方游杂部队等共约10万人。

东北野战军的严密经济封锁和坚决的军事打击,使长春国民党守军内外交困,军心浮动。在这种情况下,又对长春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6月28日,围城指挥所召开了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肖华在会上作了围困封锁长春的政治工作报告,阐明了发动群众封锁长春的重要性;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口号;要求“政治攻势的开展,必须与军事的围困、经济的封锁密切结合”,号召发动群众,创造多种生动有力的形式瓦解敌军。报告还提出了围城的政治工作任务,以高度的战斗动员保证围城任务的完成,并在围城中贯彻攻打长春的战场练兵和开展驻地群众工作。会后,一个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群众运动,迅速在部队中展开。广大指战员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攻势。强大的政治攻势,发挥了心战为上的巨大威力,长春国民党守军大量逃出城外向人民解放军投降。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底至9月底,三个月内共接收国民党军投诚官兵13700馀人。
1948年10月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全歼国民党守军9万馀人。锦州大捷,引起东北战局的急剧变化。同一天,蒋介石在长春空投手令,严令郑洞国立即突围。10月17日,经过积极争取,长春国民党守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毅然率部起义,国民党守军新七军官兵也纷纷投城。10月19日,陷入绝境的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郑洞国率馀部放下武器。至此,被围困了5个月的长春,兵不血刃地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胜利结束。中共中央给东北野战军来电祝贺长春大捷。

长春解放后的第三天,肖华和肖劲光奉命率领围困长春的第一兵团(9月改此番号)日夜兼程南下,参加沈阳外围作战。11月,肖华调任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他又肩负起创建新兵种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