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假谈判真入侵,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为实现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于1936年10月11日下达了《10月份作战纲领》,拟集中主力,向北发展,扩大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十月份作战纲领》要求红四方面军以1个军进至靖远、中卫地段,选择渡河点并加紧造船,11月10日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以期可能在10月份保持西兰大道于我手中”。
10月25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渡过黄河;随后,红四方面军九军、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也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28日,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军从靖远渡过黄河后,留下后卫的五军看守渡口和船只,便向一条山方向杀去。
挡在前面的是青海军阀马步青的部队,红军在“打通国际路线”、“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的口号鼓舞下,打得英勇顽强。把守一条山村寨的马家军,被李先念、程世才的红三十军先头部队歼灭。程世才又带两个团控制了五佛寺渡口,夺取了那里的船只。九军在孙玉清军长和陈海松政委指挥下,消灭了打拉牌的守敌,将马禄旅600馀人包围在锁罕堡的土围子里。到11月初,红军巩固了黄河西岸的前哨阵地。
11月6日,四方面军总部制订“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拟消灭平番、大靖间的马步芳部队,攻取大靖、平番、古浪、凉州,发展创建甘北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打通国际路线,取得军事援助。

这时河东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10 月 20 日开始,蒋介石调集近 20 个师的军队,企图以南攻北堵战略,在黄河以东的甘肃、宁夏边境地区聚歼红军。蒋介石亲自飞抵西安进行督战,国民党军由固原、秦安、陇西、兰州呈弧线向红军展开全线进攻。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红四方面军第四、第五、第三十一军等部顽强抗击,第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壮烈牺牲。
国民党军的进攻,迫使中央调整原先的计划部署,提出:第一步打破南敌,第二步才是宁夏战役。而且不进行第一步,是不可能有第二步的。随后,中革军委为实现“根本停止”南线敌人追击的第一步重点目标,决定在海原、打拉池地区发动“海(原)打(拉池)战役”。对左翼的毛炳文、王均两部予以牵制;对右翼的东北军王以哲部进行争取;重点打击中路胡宗南部。
为此,中革军委特成立前敌总指挥部,任命彭德怀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各部进行“海打战役”。30 日,彭德怀下令发起战役。11月初,前敌总指挥部为贯彻中央继续争取实现夺取宁夏的计划,做出如下部署:集中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在海原以北、同心城以西地区,求歼胡宗南部一至两个师,以停止敌人的追击。红军虽多次设伏诱歼胡宗南部,但左路敌军在控制靖远后已逐步和中路胡宗南部靠拢,诱歼计划未能实现,进行宁夏战役的基本前提丧失。

据彭德怀后来回忆,他认为是张国焘令第四、第三十一军撤离前敌总指挥部指定的作战位置,致使“海打战役”未能实现:“张国焘到了打拉池后,敌王均两个师尾追四方面军并截断部分前进。我与张国焘面商,只要被截断部分在正面阻拦该敌前进,一军团即可从追敌侧后进攻,在打拉池布置伏击阵地。这样,灭王均部是完全可能的,这样还可与四方面军北渡主力取得联络。张口头同意,却秘密令王宏坤部向同心城方向撤走,破坏了当时的作战部署。(11月1日)我又与张商,在海原和同心城之间设置伏击阵地,歼灭王均部。他口头又同意了,实际上他又令四军东撤了,使伏击计划又被破坏。”“张国焘多次破坏了作战部署,使我们不得不放弃豫旺以西大块土地。如果我军当时把王均部消灭,西安事变就可提早,我军就可能控制兰州和西兰公路以至甘肃全省。”
“海打战役”失利,其严重的恶果是,胡宗南部于10 月底至 11月初打通了增援宁夏的道路,进至靖远、打拉池、中卫等要地,占领了黄河东岸,将黄河东岸红军主力与河西部队的联系切断。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指出:“胡、毛、王、关各部北进,我宁夏计划暂时已无执行之可能。”至此,中央正式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
11月8日,中央秘密制订了“作战新计划”,征求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贺龙、任弼时5 人的意见,准备在两星期内做出最后决定。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长征计划”。该计划要点是:

红四方面军已过河的3 个军组成西路军,以在河西创立根据地、负责直接打通苏联为任务,准备以一年完成之。红四方面军未过河的2个军组成北路军,红一、二方面军组成南路军,均在 12 月上旬出动,逐步到达黄河沿岸,准备渡河入山西。如此时我与蒋介石、阎锡山谈判不成,则第一步占领同蒲路,第二步出至冀豫晋之交,第三步到直鲁豫之交渡黄河,第四步到皖鲁,第五步到鄂豫院,第六步到鄂豫陕,尔后再转回西北,以一至两年时间完成之。
根据上述新的战略行动计划,11 日,中央正式命令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为统一领导,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由陈昌浩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西路军3 个军,加上骑兵师、妇女独立团、回民支队以及机关人员,全军共 21800 人。
西路军成立后,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兵分三路向西挺进。三十军为第一纵队,在右翼,由一条山地区向大靖前进;九军为第二纵队,在左翼,由镇虏堡向古浪进发;五军为第三纵队,经关家川等地在九军之后跟进。总部和直属部队随三十军行动。
左翼前进的红九军,在干柴洼与马步芳部第一〇〇师两个主力旅激战一天,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之后,闪开敌人,向前突进,13 日逼近古浪县境。马步芳部的主力旅,在飞机的掩护下,立即向九军发动了猛烈围攻,九军将士奋勇迎击,杀伤敌人2000 余名,但是由于众寡悬殊,参谋长陈伯稚壮烈牺牲,自己也伤亡了2000 多人,损兵三分之一,元气大伤。最后,杀出一条血路,到达永昌。九军的损失给后来战局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由于五军是小军,兵力不足一个师,渡黄河之前损失已很大,因此此后西路军主要靠三十军作战了。
三十军利用九军攻占古浪之机,乘虚向西疾进,先围凉州,进占城西四十里铺,并致书被困凉州的马步青,告诉他红军只是路过这里,并无攻取凉州之意,切勿派兵拦堵。马步青还算听招呼,龟缩凉州。

11月19 日,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根据地……扩红、筹资,准备灭敌。”并指示与于学忠、“二马”在共同抗日的条件下谈判外交。21日,西路军总指挥部移驻永昌县城。23日,西路军发布《告指战员书》,号召全军指战员,战胜一切困难,建立永、凉根据地,为执行党和军委给予的光荣任务而英勇斗争。
马家军视地盘为命根子,生怕红军抢了其地盘,因此从 22 日起,马家军不断向西路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山丹、永昌、凉州一线,地处河西走廊的蜂腰部,北临大沙漠,南靠祁连山,中间是条狭长的“弄堂”。人烟稀少,村庄零落,大路两旁,尽是荒凉的戈壁滩,极利于敌人的骑兵运动。西路军在这极其不利作战的地域,边建根据地,边奋勇作战,从东起凉州四十里铺、西至山丹300馀里的地段上,陷入艰苦的鏖战之中。

鉴于部队遭受的不利局面,徐向前、陈昌浩电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国焘,报告西路军在永昌、山丹作战不利,处境困难。张闻天、毛泽东电告徐向前、陈昌浩:“正讨论帮助你们,但坚决反对退入新疆。你们作战方法应改变一下,集中最大兵力,包围敌之较弱一部而消灭之。另以一部兵力钳制敌之馀部。”经过这段时间的恶战,西路军减员 3000 馀人,战斗力大不如前,但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苏维埃山丹县政府等苏维埃政权,沉重打击了马家军,吸引了黄河两岸 10 多万敌军西向。这对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无疑是个极为有力的配合。
尽管塞外奇寒无比,缺衣、少食、饥饿、疲劳、伤亡等困难,无时无刻不困扰部队,但西路军将士士气昂扬,一路征战,一路高唱:“我们是铁的红军,钢的力量,工农的儿女,民族的希望,不打通国际路线,不是红四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