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大意”,失荆州是必然
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偶然,也有更多因果关系的必然。历史上有些必然的历史结果,有时候我们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却被认为是偶然因素。我们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非常推崇关公。关公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莫过于失荆州,《三国演义》把关羽失荆州的行为归结为“大意”,也就说关羽失去荆州是偶然因素。关羽失去荆州到底是偶然因素还是必然因素呢?其实我们都被《三国演义》忽悠了,关羽失去荆州绝对不是偶然因素,而是必然结果。

211年,刘备受刘章邀请进入益州。后来刘备与刘章交恶,刘备在庞统的建议下决定拿下益州。非常不幸的是庞统于214年在雒城战死,刘备的西征大军遭受巨大损失。为了尽快占领益州,刘备调诸葛亮、赵云和张飞等人进入益州,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等人入益州之后,刘备很快占领了益州。此时刘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战略构想,只要刘备再占领汉中,刘备的就会实际上占有荆州和益州。正当刘备的事业春风得意的时候,刘备的盟友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孙权也不是一个好人,他只借给了刘备一个郡不到的地方,却想索要整个荆州。刘备以攻占凉州为借口,拒绝了孙权。孙权派军队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率领五万大军下荆州,和关羽的三万大军汇合。在荆州地区的刘备军队已经多达八万多人,孙刘战争一触即发。此时曹操占领了汉中,如果刘备夺不回汉中,益州将失去北方门户。刘备为了夺取汉中和孙权议和,孙刘两家平分了荆州。孙权占领了江夏郡、长沙郡和桂阳郡,刘备占领了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虽然刘备和关羽失去了两个郡,但是最重要南郡还在刘备手中。所谓的关羽失荆州,其实并没有失去整个荆州,只是失去了荆州的三个郡。

刘备占领汉中、上庸等郡以后,实力大大增强,刘备趁机晋位为汉中王,决定走当年刘邦所走之路。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关羽主动出击南阳郡的曹仁。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为了救援襄樊,派于禁和庞德前往救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躲避关羽的进攻势头甚至都准备迁都。曹操在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决定联合孙权围攻关羽。孙权看到了占领剩馀荆州的希望, 孙权抛弃了盟友,转而和曹操一起进攻自己昔日的盟友。吕蒙白衣渡江突袭了荆州,关羽在孙权和曹操的联合夹击下失败。关羽不仅失去了荆州,自己也被俘虏之后也被杀死。
如果仅从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关羽失去荆州确实有偶然因素。如果孙权不忘恩负义偷袭关羽的话,关羽不会失去荆州。如果糜芳和傅士仁不临阵叛变的话,关羽也许不会失败。如果关羽不被吕蒙蒙骗把荆州精锐部队都调到前线,吕蒙也不能轻易战领荆州。其实种种偶然因素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必然因素,一个个偶然因素也都源于之前的必然。

关羽出击曹操的时候,刘备不知道吗?最开始的时候,刘备有可能不知道。但是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他肯定知道。但是刘备并没有阻止关羽的军事行动。说明此时刘备和诸葛亮的想法一样,他们也都寄托于关羽能够取得胜利。其实刘备集团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刘备打败曹操占领汉中之时,就已经滋生。这也不能怪刘备集团,他们过了那么多年苦日子,猛然间骤富产生一些骄傲情绪是难免的。但是这种情绪产生在危险的战争年代却非常危险。正是由于这种情绪的存在,刘备才没有派军队支援关羽。关羽才会主动出击曹操。关羽出击的时候,显然没有到天下大变的时候。但是立功心切的关羽却主动出击。就连当年制定《隆中对》的诸葛亮也没有建议刘备阻止关羽的军事行动。所以关羽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关羽一人的失败,而是整个刘备集团的失败。

关羽长久以往的性格缺陷也是失去荆州的重要原因,而且是最重要原因。关羽的能力远比不上关羽的心气,关羽是一个特别自负的人。整个刘备集团,除了刘备等少数几个人外,其馀人皆不在关羽眼中,就连诸葛亮也未必镇得住关羽。关羽太过骄傲自负,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关羽立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非要和马超比试一番。诸葛亮不得不写下一封书信,夸赞关羽,说马超非他的对手,并称关羽为美髯公。马超得知关羽的态度之后会怎么想,马超的部下会怎么想。刘备分封各路将军的时候,关羽又耻于和老将黄忠同列,并且说了不少难听的话。最后还是诸葛亮安抚了关羽。刘备和诸葛亮没有及时制止关羽的傲气,他们反而不断惯着关羽的性格,导致关羽越来越目中无人。关羽临出征之前,痛斥了没有完成任务的糜芳和傅士仁,声称得胜回来再处理他们,最后他们两个投降了东吴,关羽失去了荆州基地。关羽不仅处理不好己方阵营的关系,他也处理不好和盟友的关系。关羽进攻曹操之时,孙权曾经希望跟关羽结成儿女亲家,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仅没有答应,还辱骂了孙权的媒人。这个典故在《三国演义》被说成:虎女安能配犬子。按道理说关羽出征曹操,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他巴结孙权还来不及呢,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得罪孙权。受到侮辱的孙权转而和曹操联合,夹击关羽。也许孙权要求结为儿女亲家有其他别的目的,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关羽都应该先稳住孙权。关羽之所以会失去荆州,和关羽骨子的那股傲气有分不开的关系。

关羽是刘备集团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也是一个可以镇守一方土地的将领。刘备非常看中关羽,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让关羽镇守足以看出关羽的能力。关羽在攻击曹操的时候,水淹七军,打得曹操闻风丧胆。不可否认的是关羽确实一个人才,但是关羽的能力远远不足以对抗曹操和孙权两家的联合。不要说关羽没有这个能力,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也未必能同时对抗孙权和曹操的联合。刘备占领汉中以后,虽然实力不是最强的,但是他的势头却是三方中最盛的。刘备强劲的势头,让曹操和孙权都感受到了压力。孙刘联盟并非牢不可破,孙刘联盟也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联盟。如果刘备进一步壮大的话,曹操的压力最大,孙权的生存空间也将会被挤压,所以曹孙走向联合,他们联合扑灭关羽这个共同的敌人。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快速败亡,以至于刘备集团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荆州就已经丢了。

就算关羽不主动出击,曹孙俩家也会主动去挑战关羽。只要荆州三郡还在刘备手中,孙权的江东门户始终向刘备敞开。孙权的卧榻之侧绝不允许刘备酣睡,孙权一定会盯着刘备索要剩馀的荆州,索要不回来就会武力抢夺荆州。孙权也想建立孙刘联盟,不过他要建立的是自己绝对安全,自己占据主导权的孙刘联盟。曹操也一定要拔出刘备在荆州的这个据点。天下人谁人不知道诸葛亮的夺取天下策略。刘备从荆州出兵可以直接威胁到曹操的统治中心,将会成为曹魏政权的心腹大患。如果刘备只能从汉中出兵,那么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威胁到曹魏的统治中心。曹操是宁愿把剩馀的荆州让孙权占据,也不会让刘备占据。曹孙两家都有剪除刘备在荆州势力的需要,他们走向短暂的联合只是时间的问题。只不过关羽主动出击,让这一天提前来临。
所以关羽失去荆州绝对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长时间演变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