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极必伤张爱玲:3年间为躲避跳蚤搬家180多次,疑似恐怖性神经症
有人说鲁迅之于近代文学是一座山,多少写作者使出浑身解数攀登翻越,想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而不能,与之相比,张爱玲是一条河,她迂回婉转,徐徐前行,以一个巧妙的方式,绕过了高山,画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张爱玲以其卓越的天分,避开对民族精神的探讨,专写普通女子心中的情感,勾勒出了民国的另一番景象。
如今时过境迁,那个混乱的时代已经远去,张爱玲的文字却踏过时间的长河留存下来,成为无数恋爱中或失了恋的少女沉吟的佳句。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当然是: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句诗一样的话是写给她的爱人胡兰成的。张爱玲时年24岁,已是上海文坛小有名气的作家。胡兰成则是社会上的名流,可以说是文人雅士。胡兰成的谈吐与作风吸引了年纪轻轻的张爱玲。两人相恋不到一年就结了婚。
这场婚姻与张爱玲心中所想大不相同,她以为这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事情,是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另一个人。但胡兰成是个风流人士,他身上有旧时代男人的恶习——一个男人应该有许多个女人。
胡兰成先后与周训德、范秀美恋爱,张爱玲起先还能容忍,但她绝不是个只知从一而终的贞洁烈妇。她全身心地爱着胡兰成,眼里就容不得一点杂质,在意识到退步无用之后,张爱玲决绝离去,他们的婚姻不过维持了短短两年。

第一场婚姻就这样草草结束,张爱玲承受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她一直逃避感情,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也许是张爱玲决定敞开心扉,也许是上天眷顾佳人,也许只是这个男人实在合适。张爱玲找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剧作家赖雅。张爱玲与赖雅的结合可说是幸福,也可说是不幸。幸福的是张爱玲终于遇见了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不幸的是这个男人太老了。赖雅在他们结婚后不久即卧病在床,此后的十二年都是张爱玲在照顾他。
为了照顾赖雅,张爱玲在这一时期频繁地进行社交活动,以赚取日常花销所必需的钱财。这段时间里,张爱玲虽然劳累,但不可不说是快乐的。快乐的生活随着赖雅的去世而消失。张爱玲再度失去心中所爱,她自己也不再年轻,没有勇气和精力去寻找爱情。此后的岁月里,张爱玲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远离社会的人都有一些怪癖,没有的人,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会慢慢形成。张爱玲属于后者,在1984年到1988年三年多的时间里,张爱玲搬了180多次家,搬家的原因甚是奇怪——肉眼看不到的虫子。
张爱玲称这种虫子来自南美,极小,但生命力顽强。既然小到看不到,还为之烦心,那一定是感受到了。可是那幺小的虫子,眼睛都看不清,身体真的能有感觉吗?也许张爱玲是用了小说中的手法,将她内心惧怕、却无力驱除的事物形容为虫子。也确实有心理学家指出,张爱玲晚年可能患上了恐怖性神经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以恐惧某一特定对象或处境为主要表现。
张爱玲的晚景凄凉常常成为媒体奚落她的一点,然而张爱玲过的仍旧是作家的生活,她还是完成了诸多作品,包括后来被改编为电影的《色戒》。文学中有一句话,文人的不幸是文学之大幸。这话用在张爱玲身上正合适,正是她的情伤和一颗感受情伤的心让她写出了世间真情。
参考文献:
《张爱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