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学者:古印度文明是中国建立的,战败的游牧民族都去了印度
印度女学者:古印度文明是中国建立的,战败的游牧民族都去了印度
近日,有一名印度女学者提出一个大胆而犀利的言论,认为古印度文明实际上是中国建立的,和现代印度关系不大。这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印度这个事事都要和中国作比较的国家,所以她的言论也让她被视作“印奸”。
那为什么这名印度女学者会有这么一个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都觉不可思议的言论呢?

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演化:外敌入侵,面目全非
众所周知,如今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就有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600年这一千两百年的吠陀时代之后印度文明制度从部落制进入到了瓦尔纳制度也即种姓制度。这种由雅利安人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绵延两千多年,虽然上个世纪印度共和国建立后被宣布废除,然而事实上它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种姓制度由高到低以祭祀阶层的婆罗门、行政军权阶层的刹帝利、平民阶层的吠舍、贱民阶层的首陀罗四个阶层构成,意思是个人社会地位取决于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很明显,当这种制度深入人心后对统治者是极为有利的。

在这样的种姓制度文明中最先诞生了第一个基本统一了印度的政权——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灭亡后,贵霜帝国、笈多王朝走马观花的上场,也是在这一公元四世纪前后,印度的经济和文化成就空前繁荣。但很快,公元5世纪后,中亚蒙古草原上的哑哒人也就是所谓的白匈奴人南迁,从阿尔泰山入侵印度,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占据了印度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白匈奴人的组成部分基本是被中国汉朝军队击败的匈奴残部,被打得惨了,中国北方实在待不下去才不得不西迁中亚,进而南下南亚,发现印度这个武力弱小的国家,一攻即破。白匈奴人的入侵与征服几乎将印度的经济和文化摧毁一空,杀人盈野,所过之处如同时代断层。

直到公元528年,北印度各王公联手剿灭了白匈奴人,但在这之后印度内部的各小邦也变成了一盘散沙,开始纷纷独立自主。他们的种姓制度与社会文明迥然不同于中国同时期的大一统封建专制社会,其局限性与分散性显现,文明缺乏一个统一的信仰与内涵,此后整个印度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直到公元七世纪戒日帝国统一北印度,算是出现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

公元十二世纪,在中国遭受重创的突厥残部西迁中亚,循着白匈奴人的路线经由阿尔泰山南下,入侵印度,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了穆斯林王朝,史称古尔苏丹国,也叫古尔王朝。
无独有偶,在古尔王朝之后,公元十五世纪在中国遭受明王朝重创的突厥化蒙古人再次西迁、南下,攻占了整个印度,在南亚和中亚建立了强盛的莫卧儿帝国,直到19世纪,因为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入侵和内部衰落,莫卧儿帝国分裂、消亡。而不管是哪个人种、民族入侵、占据印度,都实行了种姓制度以加强自己的统治,统治的便是之前的印度人。

证据实锤:在中国战败的游牧民族建设了古印度文明
在我国的历史认知中,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为主的北方草原政权都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这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历朝历代南北交融、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
按照这种历史学认知,印度朝代的变迁深受中国的影响,不管哪个中原农耕政权打败了草原游牧政权,草原游牧政权残部为了生存都会选择西迁。而西迁至中亚后,要么定居下来,要么继续西迁去往欧洲,要么继续南下去往印度,定居下来的人畜无害,西进欧洲的造成了两次欧洲大屠杀,南下印度的更可怕,每一次都是横扫印度,摧毁前朝统治,灭亡原先的王朝。

印度著名女学者米尔卡丹妮通过一系列考古成果,包括历史变迁中印度人种外貌的亚洲化、生活习性、出土的印章石刻属于甲骨文的一部分等,同时结合中国现存的文献记载,提出古印度文明实际上是中国建立的,很靠谱。

但同时,也很不可思议,因为此前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没有过这种声音。
特别是,米尔卡丹妮还在这一言论的基础上提出,距今四千年前整个古印度文明事实上也是中国夏王朝的统治区,这玩笑就开大了吧?要知道中国夏王朝距今四千年,传闻中的统治区一直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一下子从黄河流域跑到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