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了杨虎城,行刑前被19位革命者保下,自述:我只是个当兵的
他杀了杨虎城,行刑前被19位革命者保下,自述:我只是个当兵的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被日军占领了,三十多万武装精良的东北军在蒋介石的不得抵抗的政策下,一枪没放就全部撤出了东北三省。
日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东北,并且在东北扶持起了伪满洲政权。而国民党政府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却对日本首先采用了“不抵抗”政策,对国内却又采取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加快了对共产等人的大肆搜捕和镇压。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尝到了甜头,而整个东北三省的轻松获得,更加助长了日本想要侵略中国的野心。
在这个国家危难,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内抗日的声浪越发的强烈起来。负责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将士们主张全面抗日,厌恶内战。作为两军最高领导人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经过慎重考虑后,与红军进行了进一步的联系,达成了三方合作,团结抗战的决定。1936年12月12日,在蒋介石菲临西安督促剿灭红军的时候,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依然发起了兵谏,胁迫蒋介石通电全国联合抗日。

从西安回来后,蒋介石立刻扣押了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一扣押就是永别,在全国解放的前夕,张学良被押往台湾软禁了54年,而杨虎城将军却被在软禁了12年以后连同家人被毛人凤派特务秘密的暗杀了。
全国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国民党弃守重庆,蒋介石指示军统局长毛人凤将杨虎城暗杀。1949年9月6日,毛人凤派出特务20多名将杨虎城将军一家8口秘密的带到了重庆戴公祠,用匕首将杨虎城和他的妻子儿女全部捅死,其中就包括我们曾经在书本里学过的“小萝卜头”。为了掩盖自己暗杀杨虎城将军的真相,毛人凤命令特务将镪水倒在了杨虎城将军的面部进行毁容。

对于杨虎城将军的一生,毛泽东曾经评价:“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在这些杀死杨虎城将军的特务中,有一个人叫杨钦典,是监狱的守卫,接受命令秘密处死了杨虎城将军后,良心未泯的杨钦典在其他特务走后,秘密的收敛了杨虎城将军的遗体加以保护,并保护了其他19名被关押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良心未泯,保护了这些革命同志。当杨钦典被判处死刑的时候,19名革命同志为他争相奔走,杨钦典得以被释放回家务农。

在随杨虎城将军一起赴难的家人中,并没有将军的年长子女,由于我党保护的及时,杨虎城年长的子女并没有被国民党逮捕而得以为杨虎城留下了后代。
五七年后,杨虎城将军唯一的后代杨瀚通过几十年的查找,终于找到了当时参加那场暗杀的凶手中唯一活下来杨钦典。当所有的人都以为杨瀚是来为杨虎城寻仇的时候,杨瀚却很平静。
他对杨钦典说,我并不是来找你寻仇的,时过境迁,找到杀害杨虎城的凶手只是自己多年来的心愿。面对着杨钦典这个已经快90岁的老人,杨瀚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这一刻,杨钦典的表情凝固了。沉默了片刻,这个90多岁的老人弯下了腰,对杨瀚深深地鞠了一躬,掩面痛哭。用哽噎的声音说道:“对不起,我只是个当兵的。”

面对老人的回答,杨瀚说到:“祝你活到110岁,这些事情不能怪在你的身上,那是因为那个历史时代的原因,我就是来看看,在新中国的和平年代你过得好不好。”
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啊,这种事情并不能完全的怪在杨钦典的身上,在那个年代谁不是身不由己?混乱的年代谁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朝不保夕得过且过。所有的人和事只不过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有的人是被历史所褒奖,有的人是被历史所唾弃的。正如杨钦典所说的:对不起,我只是个当兵的。

杨虎城将军虽然逝去了,但是在他成为历史的那一刻却是光芒万丈的,而杨钦典虽然活着,却始终是活在无限的悔恨和痛苦之中。死去的可能比活着的更幸福,活着的可能比死去的更痛苦。无论是已经逝去的杨虎城将军还是仍然活着的杨钦典,他们都没有责任,他们都只是历史的受害者而已,真正的罪人是那些发动历史,发动战争的人。

很庆幸在这个年代,我们是活在了和平之中,远离了战争,远离了那个黑暗的年代。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这种美好,保护这种生活。只有铭记历史,消灭战争,才能阻止悲剧的重演,才能使人类真正的获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