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被妈妈踹了两脚死亡,打孩子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
3月31日,法制日报发表里一篇关于6岁的孩子不听话,被妈妈两脚给踹死的新闻,看到之后不由的感到唏嘘。

如果说上面的这位母亲是无心之过的话,那么另外一则海南的新闻则是一场人间的惨剧。

- 一失足成千古恨
现实生活中,这种熊孩子不听话,被父母暴打的例子不在少数。笔者也是一个有孩子的人,我儿子今年9岁了。有时候,孩子不听话确实令自己很愤怒,我儿子也没少挨过打。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在愤怒,作为家长也要保持应有的理智,尤其是对于孩子。
每次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真的是恨的牙齿都痒痒,就是想拉过来暴打一顿。根据调查,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有打孩子的行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得打两下让孩子长长记性。

我不反对打孩子,毕竟老祖宗曾经说过:“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作为教育中的一种方式有时候确实有它积极的效果。但是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记住自己犯过的错误,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
当家长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智,导致打孩子的时候手上没有轻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建议家长们在愤怒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选择这个时候去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教育。打孩子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打而打,很多的父母在打完了孩子以后就完事了,而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

- 打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
不要拿成年人的思想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因为在你看来是错误的事情,可能在孩子看来是正确的。我们在打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为什么挨打,让他们记住自己是因为什么错误挨打,这样才能起到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的效果。
记得我和弟弟小的时候,每次犯错误了,父亲在当时都不会打我们。尤其是我弟弟,从小就是个吃货。每次犯了错误,父亲总是带他到卖羊肉串的地方或者是小饭店里,先给他弄几个好吃的。等吃完饭以后,父亲的怒火也消了,但是回到家以后,直接拿根麻绳一捆就给吊起来,皮带啪啪的就轮上去了。抽一皮带就问一句错在哪哪里,以后还会不会再犯。

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方式好,而是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先把自己的愤怒控制住,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出现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的情况。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既可以做到不会失手把孩子打伤,又能够有效的教育到孩子。
尤其是在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不要用一些质量比较硬的东西,比如棍棒、衣架之类的,这些东西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到孩子脆弱的骨骼和内脏。皮带和平底鞋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较柔软,打起来既疼,又不会伤到孩子。

- 身体哪些部位不能打
要注意的是有几个地方一定不要去打:
第一、后脑勺,人的后脑骨比前额骨要脆弱得多,尤其是孩子在还没有完全发育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打重了,很有可能会伤到孩子的神经系统,导致孩子的智力出现问题。
第二、肚子,肚子是人体脏器的所在,但是肚子上却没有骨骼去保护,向上面那位妈妈,两脚连续的踹在孩子的肚子上,这种力量直接就会导致孩子的内脏劈裂。
第三、后背,在孩子的脊柱还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根本抵抗不住一些硬质物品的钝击,像木棍、铁棍之类的东西很容易给孩子的脊椎造成损伤。
第四、脸上的部位,很多家长喜欢揪孩子的耳朵和打耳光,这两种行为容易伤及孩子的面部器官,严重的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失聪或者是面部神经紊乱。

最安全的部位就是屁股和腿部,当然这两个部位只是相对的安全,还要看你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如果是皮带或者平底鞋的话,在孩子感到疼痛的同时,基本上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
当然了,打孩子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其它的方法来给孩子造成惩罚,像没收玩具、没收零食、不准玩游戏以及罚站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这些方式都没用用处,已经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那么诸位家长可以按照我前文说的方法,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选择打还是不打。即使是打也要注意打孩子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毕竟打孩子是为了用体罚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家长在丧失了理智的情况下,一通暴打。这样打孩子不仅没有起到效果,一不小心还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 体罚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还有一点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记住的,那就是一旦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惩罚,不要“秋后算账”。第一是孩子的记忆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进行惩罚,孩子很容易就忘了自己犯下的错误。第二就是当你“秋后算账”的时候,孩子是不会意识到你为什么打他的,而且会产生抵触的情绪。
最后要说的就是,惩罚是为了什么?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错误,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规范。所以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是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当你带着自己的坏情绪去惩罚孩子的时候,和教育孩子就已经离题万里了。
无论是哪种惩罚,归根结底都要有它的意义,没有意义的惩罚还不如不去对孩子进行惩罚。
本文由老吕说文史原创,欢迎关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