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蕙兰,一个整整活了100岁,一天不多,一天不少的传奇女人

我一生并非总是那么荣耀。或许外人看来,这种生活令人向往,求之不得。可是,我体验到的不幸太多了。-黄蕙兰
她被称为远东最美的珍珠,她是印尼糖王黄仲涵最为宠爱的H q ?女儿,她衣食无忧,全力支持丈夫顾维钧的事业发展,她是张学良眼中的坏女人,她有着独属于他精明的处世哲学,她就是黄蕙兰。
十六世纪末爪哇Y W S m被荷兰的占领C 4 1 K 5 V C。充满了危机与机遇,1858年黄志信便已经从被清朝统治的旧时代偷渡而? Q +来。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o l d w * Q : ? 9与智慧,于1863年3月自己开办“建源栈”商行。在这一片土地上k ~ ] )很快便拥有了一片d ? M P * U : Q r容身之地。
到了她的父亲黄仲涵p 2 r D接班的时候“建源栈”更是得到了长足q J : i F的发展I q V。靠着“一体化发展”o H F o r } 9 I b的经营要诀,他的商业帝国迅速成型,巅峰时占了当时印尼全国人民消费市场进半的份额,成为了K 8 &远近闻名的“糖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893年黄蕙兰出生了。

身为民国年间的名媛,黄蕙兰最广为人知的身份便是著名外交官顾维钧的第三任夫人,虽然他们没有走到最后,但是黄蕙兰对顾维钧妻子的身份依然保有很大的认同。少帅张学良曾经在一本回忆录里对黄蕙兰大加批判,说她与数位军阀有染。一再贬斥黄蕙兰是一位喜爱老牛吃嫩草,不恪守妇道的女人。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总是会依照自己T j t ! %的喜好去评价一个人好坏,她究竟是不是张学良所描述的那样,我们还得从她的成长历程说起。
黄蕙兰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家里光是厨房就分为欧式与中式的两种。相传他与夫妇进6 x - , K + C餐时,就有足足六名佣人在一旁伺候着3 g j H =。被母亲视为掌上明珠的她,在三M c 6 2 X o岁的时候更是被送了一条上面点X & n 8 K缀着足足80克拉的钻石的黄金项链。
黄蕙兰没有上过学,所有的教育都是请专门的家教任教。除了基本的c , n Z I G -知识之外,母亲最多让她学习的还是礼仪,舞蹈,美术方面的知识。虽然没有接受过系{ 3 - ~ 7统的学校教育,但是她天资. a & N聪颖,青少年时代即生活在伦Z L u 1 @ E A敦、巴黎、华盛顿或纽约之间,熟悉西方生活方式,能说法、英、荷等六种语言,富有天生的交际才能。这种与生俱来的才能更是为了她日后在国际交际中如鱼得水,为顾维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臂助作用。
1920年,经历了巴黎和会的顾维^ p E 2 c E钧在外交界的声誉与日俱增。经人介绍认识了有着“糖王”之名的黄仲涵女儿黄蕙兰。很快的,两个人便形影不离起来,再加上黄家的巨额财产能够给他在政治上带来难以想象的帮助,于同年的十月十一日便在伦敦成婚了。

虽然黄家很有钱,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眼中依然不是上流人物,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暴发户而已。与顾维钧的结合能够带给她,甚至这个家族难以想象. 3 q . K ; O Q的名望,这一份荣耀在当时是用金钱~ m K ] b X买不到的。
关于黄N h Y c ] t蕙兰与顾维钧的结合究竟是感情的因素还是政治与经济的使然一直有着两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不过即便当时黄蕙兰对顾维钧是憧憬他的身份,但到了后面也一定是有感情的,不然她也不会以顾维钧夫人的身份出一本书。
黄蕙兰嫁给顾维钧后,自此成为贵妇人。她挟慈父之多金,依w q % 6 0 h E x r贵婿之显要,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才r p : W P & G X P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活跃于国际外交权贵之中,“过着令人兴奋的日子。”
当时的国K @ ] X内战事紧张,外交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在一次与顾维钧前往英国的时候,发现驻英国大使馆极其破旧,黄蕙兰便自己出钱修缮b R C H a 0 Q y e了大使馆。
挥金如土的黄蕙兰在顾维钧的工作中有了更广泛的交际,她参加白金汉宫战后首次宫廷舞会,与英国大使和英王握手,出席杜鲁门总统就职典礼,几乎天天都有社交活动,使她倍感荣耀。

在黄蕙兰的帮助下,顾维钧的事业也逐渐迈向巅峰。很快的顾维钧坐上了北京外交总长的位置。在一次回京诉职中因为需要有一个住处,黄蕙兰便自掏腰包,花了数十万银f V t ) p A H P ]元购买了陈圆圆的故居作为“顾氏公馆”,又花了十五f W 3 | H 0万进行装修。这座宅邸后来还是孙中山晚年养病且逝世的地方,如今成为了孙中山] & p { C u ,逝世纪念地。
在金钱的能力下,顾维钧的外交生涯似乎被点亮了。他受到了前所未有有的尊敬,夫妻俩同时p i Z D b d活跃在国际的舞台a . 9 X f y ] l上,人们纷纷为黄蕙兰所侧目,称她为“远东最美的珍珠”。
但是在黄蕙兰如此挥金如土的帮助下,顾维钧的自尊心似乎受到了伤害,他认为黄蕙兰能够活跃在国际上完全是因为他的存在,不能够D & J = M让黄蕙兰掩盖住自己的光辉。所以他不让黄蕙兰做一些- W r M让他感觉到不舒服的事情,他只允许黄蕙兰佩戴自己为她购买的首饰,拒绝黄蕙兰的母亲为g 0 Y 7 r $ D T他们订购的“劳斯莱斯”,认为没有% D # J M必要花如此多的金钱做一些不必e 0 L G _ _要的事情。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得到黄蕙兰的认同,她认为外交J } t 0 ( 6 Q官是一个国家的面子,装点门面是有其必然性的。就此,他们开始产生隔阂,并且越来越深。8 = 2 d v

貌合神离的夫妻避免不了的结局往往是劳燕分飞,再加上黄蕙兰发现了顾维钧暗I ( { e A地里似乎另外心有所属。更是将她对顾维钧的不满爆发了出来。于是在j m t r三十六年后的1956年,她选择了与顾维钧离婚,独自前往伦敦隐居。
战争的炮火很快波及了过z ~ C K # s 来,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很快[ M D Q - 3 : m $被打破了。爪哇被日本占领,他家中的财产极度萎缩,他赖以生活的存款也被伦敦方面没收,她必须想到新的挣钱的方法,她决定去做演讲,把她所经历的一切讲给别人听。她戴上简单} f { * T的首饰,略施粉黛的站在演/ L H j m O { e Z讲台上将自己个故事娓娓道来,仿佛每说一便就是再次亲身经历一般。
她过起了以前从未有日子,那样的安静。以前所有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从她的世界里
后来有^ 7 7 W . d人问过她关于对丈, = K H夫的评价h n %时,她只是在自己的自传中轻描淡写的写道—他是个可敬的人,中国很需/ D P要他,但不是我所p - z / S 4需要的丈3 7 ] L G X V 0夫。
就是这样o N Z f | F o ^ 在晚年看透了世界的人,1993年十二月与世长辞,享年一百岁,一天不多,一天不少。结束了她传w @ % ,奇般的一k x M q L X 1 ^生,大起大落,一言难尽。
文/墨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