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痛恨汉奸,但是他做了汉奸后,世人却对他充满同情

汉奸是我们给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起的一个称呼,中国历史上不缺少坚贞不屈的忠臣,也不缺少奴颜卑漆的汉奸。从小时候起我们对汉奸的态度就是谴责加痛恨。如秦桧之流更是被做成跪像,在岳王庙前跪了近千年。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汉奸,他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人们对于他当了汉奸不仅没有痛恨和谴责,反而每当提起他的时候,都会同情不已。

这个人就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陵。李陵一脉从战国时期就是军伍世家,到了他祖父李广更是让匈奴人闻之胆寒,被称为飞将军。随着李广去世后,李家逐渐的没落了,或许是当时名将辈出的原因,李家几乎没有再得到过汉武帝的重用。
到了李陵这一代,李家的下场更是悲哀了。李家不仅没有找回祖先的骄傲,成为大汉一代名将,反而被汉武帝满门抄斩。

作为李家的后人,李陵从下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兵法韬略皆备。少年时,李陵带八百骑兵前去探查匈奴的兵力,这一去就是两千多里。李陵带领着这只八百人的队伍胆大心细,将匈奴的情况摸得非常清楚。
而后汉武帝下令攻打匈奴之时,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大军的总指挥,李陵负责管理后军的粮草辎重。他将军队全部交给了李广利指挥,只让李陵去管理军队的粮草辎重。归根到底,不是李广利才能卓著,只是因为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李陵见其他将士都已经随军出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不顾一切地向汉武帝磕头,请汉武帝让他率领一支队伍参加战斗。李陵本想在春天的时候和酒泉的军队一起夹击匈奴。然而,汉武帝却认为李陵胆小怯战,强行命令李陵立刻前去追击匈奴。
接到命令的李陵无奈之下,只得率军追击,却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匈奴三万铁骑将李陵和他所带的五千汉军牢牢地包围。匈奴首领本想一举歼灭李陵的全军,却不想汉军越战越勇,好几次都差点冲出了包围圈。

在见识到了李陵所指挥的汉军的战斗力后,匈奴单于更加不愿意放走李陵,又调集了八万骑兵。眼看着敌军的兵力越来越多,汉军虽然竭力应战,在杀死数千骑兵后终于寡不敌众。而汉武帝在接到李陵的求援信后,却没有及时地派出援兵。随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难以为继的李陵决意向假装投降。
不久之后,李陵投降的消息被汉武帝知道了,汉武帝勃然大怒,派出了试着公孙敖前去打探消息。公孙敖本是李广的仇敌,为了报复李广,公孙敖回来之后向汉武帝说:“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了,现在正在为匈奴操练兵马”。汉武帝听到公孙敖的回复后,直接下令将李陵的亲人全部处死。

满门老少被全家抄斩使得李陵心灰意冷。自己本是汉朝的将军,以5000人马对阵八万匈奴骑兵,寡不敌众之下无奈诈降,却没想到自己所效忠的皇帝不问情由就将自己满门尽灭,有国不能归。心如死灰之下,只能真的投降了匈奴,实在是令人扼腕不已。

虽然李陵投降了匈奴,做了汉奸,但是历史却是公正的。人们在提起李陵的时候,只有同情而没有指责。他本应该是个英雄,却因为被自己人所陷害,成了汉奸,成了一个悲情英雄。不得不说,被人称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这件事上对李陵是亏欠的。本是一员良将,却被汉武帝活生生的逼着当了汉奸,此种做法不得不让后人诟病和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