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打王近山2匹战马,王大怒捆之!徐向前:好你个王疯子
马通人性。在军队中,战马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战士们亲密的战友,更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尤其对于战马之主人,更是将其视若珍宝。在我军的开国将领中,爱马之人比比皆是,中将王近山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在红军时期,王近山一天内痛失两匹爱马,凶手还理直气壮,后来徐帅的处理让王近山敢怒而不敢言……
以少胜多,创造神话得宝马
1934年5月,时任红28团团长的王近山,成就了以一个团的兵力歼灭了国民党军一个旅的战场神话。也就是在那场漂亮的胜仗中,王近山从敌人手中缴获了几匹漂亮的纯种阿拉伯血统的宝马。这些宝马都有着华丽的外国名字。这些宝马除了体形健美、流畅,毛色鲜亮、光滑,它们各自的气质和脾气都不一样。因为这些宝马实在太漂亮了,所以大家一致同意了王近山的意见,把几匹马的外国洋名字分别改成了"美人" 1-4号。

1号是匹白灰相间的斑点马,也是最漂亮的一匹。2号是全黑色的,那一身光亮的纯黑色,真是耀眼的华丽!永远弓起的颈背,总是向前的马首,精神极了。4号是一匹枣红马,溜光溜光的,棕红色的皮肤、匀称分明的肌肉饱满有力。要说脾气最刚烈就是通体白色的3号了,无论是谁都驯服不了它,从它身上被摔下来的骑手起码有一个班。
说来奇怪的是它真的和王近山有缘,他只是拉着3号在草地上转了两圈,和它聊了会儿家常。咦,大家都不敢相信,他们居然成了亲密伙伴了。"美人"被降服不是靠骑术,更是靠他们之间的缘分。王近山经历过那么多的战斗,他常说马是最通人性的。这些"美人"跟着王近山赴汤蹈火,所以他特别喜欢它们。
谁知道,在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就降临在了王近山这些无言的战友身上……
痛失爱马,凶手在前仇难报

那是在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时,红28团在王近山团长的率领下渡江。他当时看到河水并不深,为了加快全团的渡江速度,就组织部队成6路纵队涉水渡江。而唯一的浮桥就让平日里格外娇贵的几匹"美人"先走浮桥过江再让机关后勤装备器材等部门上桥过江。
竹筏扎起的浮桥摇摇晃晃,所以渡河的进度比较缓慢。谁知道就在这时骑马来了一个年轻干部,指着正在浮桥上的战马叫唤开了: "谁他娘的让你们这样干的?快把马拽下来从水里走,人从浮桥上过。"
其实,当时部队已经有三分之二渡过江了。牵马过江的警卫员们也没把这个来人当回事儿,还继续在桥面上行进。哪知快到对岸时,这个人看到没有人理睬他,就大声骂了起来,越骂越气,掏出腰间的手枪,砰砰!几枪就把"美人" 1号和2号给打倒了,只见它们在浮桥上挣扎了几下便裁滚到嘉陵江里去了……
几个警卫员都吓懵了,纷纷跑到王近山面前,话还没说就全哭了。王近山没等听完汇报,心里已经全明白了。他怒目双睁,从腰间枪套中拨出手枪,咬着牙甩出了一句"带路",就在前呼后拥之下,快步向浮桥走去。

刚刚20岁的小伙子团长面色铁青,快到浮桥时,只见他伸起右手,一面继续前进,一面举枪发射: "砰!砰!砰!……"行进间的朝天射击,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紧张的气氛伴随着嘉陵江的水浪一阵阵的高涨起来。
当他面对着枪杀了自己宝马的那个"不速之客"时,先是围着这个人转了一圈,上下打量了一番。因为早在他来到这里之前,警卫班的人已经把那个"不速之客"的枪给下了,并在此时把他的枪交给了王近山。王团长几乎从喉头里挤出了两个字: "捆了!"
警卫员们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只两个人稍一出手就压住了他。这个人还试图挣了几下,没有成功,便高声喊道: "你们快放手!谁敢违反战场纪律,老了就枪毙了谁!"
全场安静极了,大家听到他继续喊: "你们违反战场纪律!不服管理!该枪毙!"
王近山站在浮桥边,伤心地看着倒在嘉陵江里自己心爱的宝马,看着被马血染红了的江面……

当他重新站到那个"不速之客"面前时,他的态度极其冷静,双眼圆睁,双手叉腰,满身的杀气。他语速稳定,态度坚决地宣布道: "我们的战马在红军时期就是为红军从事革命事业工作的,它们就是我的战友。换句话说,它们也是红军28团的战士!要知道,你今天枪杀了我们的红军战士,枪杀了我们28团全体指战员的战友,我告诉你,你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我会让你走的明白。我叫王近山,红军28团团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和要交办的事,我都会成全你。
"不速之客"倔强地瞪着王近山,激烈地吼着: "歹麦皮(这是大别山地区骂人骂到极致的恶毒语言)!老子就不相信你敢动我一根毫毛!我生不改名,死不改姓,老子的大名:杜义德!看你'王疯子',敢把我怎么样!"
王近山听到了耳熟的乡音,突然间沉默了。他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自己老父亲的身影,老人家身穿棉布长衫头戴一顶十分破旧但洗剔干净的礼帽,慈祥地对王近山说: "文善哪(王近山原名王文善,参加革命前自己把名字改为了近山),你要记住:家乡人不打家乡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王近山想着父亲的交代,瞬间清醒了。他又回过头看了一眼那个"杜义德",看着同样戴着八角帽、头顶红五星的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红军干部,该怎么办……

他再一次看了看躺在嘉陵江中自己心爱的宝马,和等待自己处理的湖北老乡,他犹豫了。他面对自己的同志,难道真的动得了手吗?此刻,他的理智逐渐战胜了冲动,因为他毕竟不是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他是王近山!虽说是血气方刚的20岁小伙子。但是,他毕竟已经锻炼成为干练成熟的红军指挥员,他越来越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
徐帅出面,握手致意两无言
夕阳中,一簇人马向浮桥这边赶来。骑马走在正中的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所有的人列队向徐总指挥敬礼。徐向前下马,径直向杜义德走去,他站在杜义德身旁,大声问道: "谁干的?"
"是我王近山!和别人没有关系。"王近山大声向徐向前报告。
"好你个'王疯子'!连我派的监军你都敢捆?我就不信,你还反了?"

徐向前生气地看着王近山。说实话,他是亲眼看着王近山在红军队伍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并且打心底里喜欢这个自己一手培养的打仗勇敢、心眼灵活、外貌俊俏的小团长。他看着王近山问: "难道还要我动手?"
王近山走到杜义德身边,伸手解开了绳索,从口袋里掏出警卫员收缴的杜义德的手枪,递还给杜义德。他回到徐向前面前,不做任何解释和争辩,此时,他想得更多的倒是那两匹非战斗减员的宝马,他的心头着实疼得厉害啊……
徐总指挥的山西口音较为浓重,虽然声调不高,但句句分量坚定、厚重。他说: "你王近山竟然敢违反战场纪律,还捆了上级派出监督渡江的特派员,一定要严肃处理!给个处分是要你接受教训,避免今后再犯错误。"
王近山静静地听着,态度诚恳,没有发出任何异议;反倒是杜义德走近徐向前,轻声地在总指挥面前为王近山求起了情。

王近山的双眼已经全然没有了平日的风采,他默默地向嘉陵江中走去,走向横躺在嘉陵江中的那两匹他认为是自己亲密战友的宝马尸体。他俯下身去,轻轻地抚摸着宝马已经僵硬的躯体,他在流泪。他的警卫员们也都走入江中,来到他的身边;红28团的干部战士也陆续走入江中,他们陪着自己的年轻团长把两匹宝马从江中抬到了岸边。大家谁都没有发出声响,只是默默地在挖掘土坑,准备为自己的无声战友送行。
杜义德不知何时站到了王近山的身旁,就在掩埋战马尸体的时候,他和大家一样脱帽致敬。他的心情也是不平静的,也许正在为自己的草率感到内疚吧。

送完了无声的战友,徐向前来到王近山和杜义德中间,缓和气氛地说: "你们互相认识一下!我看你们是不打不相识啊。"
在徐向前的撮合下,王杜两人面对面站着,杜义德想和王近山说些什么,王近山伸出了手,大概算是和解,还是告别?两人都没说话,也有可能心里都在想: "从今之后,老子再也不想看到你!"
时光飞逝,正如徐帅说的,在嘉陵江渡口发生的这一幕,让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开国中将的王近山和杜义德,结成了不打不成交的忠诚战友,在日后的革命道路上多年搭档合作,并为开创新中国的诸多战役共同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