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开国大典,军委一再催促三野在建国前解放厦门,叶飞十分着急
第10兵团夺占平潭岛,解放泉州、漳州之后,时间已至1949年9月底。此时,北京正在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央军委一再催促三野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解放厦门。对此,叶飞司令员十分着急。
9月26日,泉州,第10兵团指挥部正在召开作战会议,总结前一阶段作战情况,研究关于攻打厦门的作战部署。
叶飞说:"我首先分析地形和海浪情况。厦门岛的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自然形成南、北两半部。西、南、北三面临大海,离大陆最近处宽1海里,岛东南多山,沿岸多沙滩和断崖。北半岛为丘陵,地势平坦开阔,沿海多淤泥和峭壁,其长13公里,宽11公里,厦门岛西南是鼓浪屿,面积只有1.9平方公里,距厦门岛约700馀米,距大陆最近处约1000米。四周多为礁石,登陆地段较少。

"现在据可靠情报,汤恩伯的具体部署是第74师3个团守厦门北半岛,第181师守东面,第29师一个团、要塞总队、第68军一部守厦门市区,第29师两个团守鼓浪屿。在阵地编成上,分有前沿阵地、主抗阵地和纵深核心阵地,阵地内的工事大部分为钢筋水泥结构。前沿阵地一般设有雷区、铁丝网、鹿砦、外壕,构成环形防御体系。这些工事修得很隐蔽,与海礁、岩石的颜色差不多,不易观察,非到近处不能发现。我们从来还没有打过如此设防的岛屿。敌人又有海空军,我军却没有海军掩护。因此,我们以木船渡海登陆攻取厦门这个任务是艰巨的,我军完全没有经验,不能轻敌。"
"鉴于以上情况,对于厦门、金门作战,我提出三种方案,供大家参考。"叶飞继续说道,"这三个方案就是'金厦同取'、'先厦后金'、和'先金后厦'。在军事上和历史上金厦是并称,金门厦门唇齿相依,相邻并列,扼合湾与大陆海上交通要冲,紧紧拱卫闽南大陆,是东南海防要地。哪个方案更合适些,大家可广泛发表意见。"
与会人员议论开了,有的同意这个,有的同意那个。最后,大家要求叶司令员分析一下三个方案的利弊。

叶飞把大家的意见集中了一下说道:"金厦并取可以造成敌人指挥及兵力火力的分散,使其顾此失彼,可求全歼;但征集船只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先金后厦可以形成对厦门的完全包围,暴露厦门的侧背防御弱点,便于乘隙攻击;但先攻金门,厦门的国民党军就有可能逃跑,不能全歼。先厦后金当面敌情清楚,距离近,便于准备,攻击易于奏效,但一旦厦门攻下,金门的国民党军可能逃跑,不可能全歼敌军。"
三个方案,各有利弊。大家权衡再三,认为国民党军虽然在拼命作固守的准备,但也暴露其恐慌动摇的心理。汤恩伯并没有坚守厦门的决心,应该趁敌军士气瓦解之际,一鼓作气,同时攻下金厦。
会议最后决定:第28军攻取金门,第29军和第31军两军攻取厦门。
10月上旬,第10兵团对各军的准备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第29军有运载3个团的船只,第31军也有运载3个多团的船只,而第28军筹集到的船只仅能运载1个多团。时不我待,于是叶飞司令员决心改变原定方案,先攻取厦门,然后再攻击金门。

10月7日,叶飞司令员把这一决心电报野司,野司首长复示:"如考虑条件比较成熟,则可同时发起攻击,否则是否以一部兵力牵制金门之敌,此案比较妥当……请你们依实情办理,自行决定之。"
兵团决心先攻取厦门,确定以31军和29军攻取厦门,以28军攻取大、小嶝岛,并作攻金门的准备,待攻占厦门后,再打金门。
10月10日,第28军与第29军一部,先后渡海攻占大、小嶝岛,歼敌3个多团。
厦门血战在即,叶飞反复思考从哪里先下手,又怎样全歼敌人。叶飞判断敌人反击部队集中在厦门岛腰部。渡海登陆,佯攻鼓浪屿,造成敌人错觉,调动敌人纵深机动部队南调援救,这是佯攻方向;主攻方向放在厦门岛北部高崎。首先渡海登陆强攻鼓浪屿,这是调动敌人很重要的一着棋。
想到这里,叶飞拍了一下巴掌,道:"就这么干,尽管险点,但胜利的把握也大。"

于是,他拟定了具体作战部署:以第31军的第91师和第93师1个加强团,担任佯攻鼓浪屿任务;以第29军和85师、第86师和第31军第92师,在集美强大炮兵群的火力支援下,从西、北、东北登船,多路在厦门北部高崎两侧30里的正面登陆突破,夺取高崎滩头阵地,然后向厦门继续攻击。同时,把第28军配置在大小嶝岛、莲河、围头沿海阵地,监视金门国民党军,并以炮火压制金门进行牵制。
10月15日,进攻厦门的战斗从鼓浪屿拉开序幕。
攻克鼓浪屿一战,关系到战役的全局,拿下这个小岛,不仅可以在敌人背后插上一把锋利的刀子,迅速封锁鹭江和控制厦门港,断敌退路,而且可以钳制敌人预备队,阻止其北上增援,减轻北岛石湖山、寨上、高崎方向我军登陆突破的压力,使敌人腹背受击,处于被动地位。

鼓浪屿小小弹丸之地,由于风景优美如画,素有"海上花园"之称。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这里划租界,开洋行,建教堂,设领事馆,成了"万国租界",因此国民党军以两个团的兵力防守此处,倾注了约5000馀人的兵力,企图凭借海峡屏障、峭崖陡壁,据险防守,背水一战。
4时30分,天气由晴转阴,东北风渐起,炮兵提前30分锺开始射击,但命中率不高。
6时,第31军首先开始行动。军长周志把第91师的"济南第2团"和第93师的277团放到主要突击方向上,让他们在这节骨眼上去啃骨头。
"济南第2团"团长王兴芳接受任务后十分高兴,王兴芳当时38岁,他个头高大魁梧,四方脸盘,眼睛深沉。他在动员会上大声地对指战员们说:"记住我们的口号:船船突击,人人突击,英勇抢滩,守住阵地,歼灭敌人,光荣到底。我们一定要把新中国的红旗插上鼓浪屿!"
王兴芳团长的话像在战士心上点了一把火,山坡上顷刻间爆出一片炸雷般的呼号。

"1、3营登船"王兴芳看了看手表,果断地下达命令。
"叭、叭、叭"三颗红色信号弹凌空而起,绽出三朵鲜红的火花。
"1营、3营,起渡。"王兴芳站在船舷上,沉着地下达命令。
船队出江口人海湾后,风越刮越猛,波涛汹涌,有的船缆绳拉断,有的船桅杆打折,战士和船工协力搏风击浪,奋勇前进。
当先头船航行至距岸200米左右,"咣、咣、咣"几颗照明弹凌空而起,黑幕立刻变得惨白,岸上强电力的探照灯把整个海面照得亮如白昼,海面上的船也都被照得清清楚楚。敌人开火了。炮弹拖着白色的光,横空而过,在船群里掀起一片片冲天水柱。机枪不停地扫射,海水汹涌滚荡,风声、浪声、枪炮声汇成震耳欲聋的狂啸。50多岁的船工张锦娘,同丈夫和三个儿子同划两条船,丈夫和小儿子中弹倒下,她顾不得去搀扶他们,接过船舵一边继续驾船,一边鼓舞战土们奋勇杀敌。
9时30分后,突击船队开始单船零星抵滩,登陆。风狂浪大,部分船只被漂回,大部分船只也没能在预定的突破口抵滩,登陆部队遭到重大伤亡。11时后风浪更大,3个二梯队营的船只大部分被漂回,只有两个排登陆上岸。情况万分危急!

"济南第2团"的1连8班,是"青年战斗模范班",他们抵岸后,班长丛华滋高喊口号,带领战士勇猛突击。战士们一个个跳下船,越过浅滩,冲上滩头,向敌人猛烈射击。新战士张国荣早先一听枪炮声就发慌,此刻看到自己的战友躺在血泊中,两眼顿时全红了,他恨不能长出18只手,使18支枪,把敌人杀个干净。他抽出大刀,迎着铁丝网勇敢地冲了上去。
敌人的迫击炮弹像冰雹一般落下来,炮弹炸处火光闪闪,飞溅的泥沙刷刷地落下,硝烟熏得人睁不开眼。两个战士穿过烟雾,刚冲到敌人设置的铁丝网跟前,就被地堡里的机枪子弹击中。
滩头上为数不多的战士仍在同几倍于他们的敌人拼杀。有的被震昏过去,可一清醒以后,又扑向敌人;有的右手被打断,就用左手操起石头向敌人砸去,有的被敌人抱住了就仰身一倒,一起滚进火堆里。
副团长田军带领的第2连一个排漂到鼓浪屿西南面,准备单独登陆,因船被击沉而落水。后来,他们又登上另一只船,迎着炮火,破浪前进。

"把武器带好,要多带手榴弹,一上岸就跟敌人拼。"田军下着命令,一面对1排长刘重武说:"现在还有21个人。你带一个组,我带一个组,一上岸咱们就左右夹击打。"
船底刚一接触沙滩,战士们就扑通跳下齐腰深的水里扑向滩头。几个战士刚冲上滩头就中弹倒下去了。"快把队形散开!"田军大声喊着,身先士卒冲在前头,他端着冲锋枪猛扫一阵儿,又扔出几颗手榴弹。
猛然间,前沿两个地堡喷吐出火舌,礁石上的弹着点激起一簇簇火星。
"第一组,上!其他火力掩护。"田军一声令出,两个战士就抱起足有25公斤的炸药猛然跃起,转眼就钻进弥漫的硝烟中。他们时而高,时而低,迂回前进,动作十分敏捷、灵活,眼看就要靠上地堡了,敌人从工事里扔出一排手榴弹,随着爆炸声,一个战士被气浪掀倒,另一个炸药包被弹片击中引爆了。
"第二组,上。"田军又命令。2连文书抱起一包炸药冲进火光和硝烟里去,只听"轰"的一声,地堡给炸塌了,卧在滩头上的十几名战士迅速突上去,并连续拿下了周围的另外两个地堡,有了一小块立足之地。

只隔很短的时间,敌人开始反击了。"放近些打。"田军果断地说。敌人越来越近,火力越来越猛。田军突然一声:"打!"顿时,机枪开火,手榴弹开花,烟雾腾起,弹片在空中呼啸横飞,子弹似雨浇水泼。敌人倒的倒,滚的滚,逃的逃,有的死死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敌人并不罢休,一个波次没退下去,又一个波次更凶猛地涌上来,像潮水一样。战士们纷纷跃出工事,同敌人展开肉搏战。后续部队没有上来,阵地上只剩下七八个没有负伤的战士,许多同志伤亡,田副团长也负伤了。
这时,又有百来个敌人怪叫着冲过来:"快缴枪吧!你们没路走啦,被我们包围了!"
阵地上最后只剩田军和警卫员小张。不久,田军被海浪冲走。小张抱住一个冲上来的敌人跳下悬崖,同归于尽。

第91师炮兵2连政治指导员赵世堂在抵滩时,船只被击沉,他带领10馀名战士强行涉水登陆,突入前沿阵地,直插日光岩西侧制高点,最后只剩他一人,仍然坚持战斗。
鼓浪屿的战斗虽然首攻受挫,但达到了牵制和调动敌人的目的。汤恩伯以为鼓浪屿是解放军的主攻方向,急调第二梯队兵力增援,同时又将厦门腰部的机动部队南调,造成了我军从厦门北部登陆的有利时机。
在鼓浪屿战斗打响后,第29军2个师、第31军1个师的先头部队分别起航,从北、西、东三面攻击厦门。第31军92师由西段东流至石湖山间登陆突破;第29军85师由中段的高崎至西侧的石花山、花屿间登陆突破;第86师由东段的锺宅至花屿间登陆突破。
西段登陆部队的战斗,极其激烈。

第92师2个营率先抵达登陆地点石湖山、寨上时,遇到一片1000米宽的淤泥滩,又逢落潮,一脚踩下去淤泥便陷没膝盖。登陆部队被敌人发觉后,遭敌密集火力封锁。第274团8连3排伤亡大半,就在这十分危急情况下,负伤来不及包扎的8班长崔金安挺身而出,指挥全排剩下的12名战士攻下山腰地堡,坚守阵地苦战4小时,打退敌军5次反扑,并在兄弟连队策应下,夺取了山头。
寨上突破是与石湖山的战斗同时展开的。寨上面积不大,敌人却筑了上中下三层地堡群,挖了壕沟及一些野战土木工事,构成了立体交叉火力网。第279而1营在寨上突出部西侧强行登陆后,就一直被敌人的火力按在七八百米长的海滩上,寸步难行。
敌人接二连三打起照明弹,趁着光亮用各种枪炮猛烈射击,在战士们前进的路上筑起了一堵密不透风的火墙。
部队的建制完全被打乱了,几个连队搅在一起,情况非常危急。忽然,泥滩后头响起一阵高喊声:"我是黄冠亭,是你们的团长,冲上去消灭敌人啊!不要忘记咱们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第273团1营营长刘金文听到第274团黄团长的声音猛地起身,朝后面大声叫道:"4团老大哥也上来了,敌人长不了啦!重机枪快给我打……重机枪……怎么搞的……"他又气又急,偏偏在需要火力支援时,重机枪又哑火了。
通讯员闻声跑过来:"营长,重机枪灌上泥了打不响,有两挺机枪因找不到支撑点,不好瞄准。"
话音刚落,副射手主动跨到前面,抓住机枪脚架放在肩上。机枪手一拉枪栓,仇恨的子弹朝敌人喷吐出去。这时,重机枪和几挺机枪也排除了故障,"哒哒哒"地叫起来了。
敌人几个火力点的射击稍一停顿,刘营长便抓住这个时机大声呼叫:"冲啊,冲过泥滩就是胜利!"
敌人集中火力,猛烈地朝泥滩扫射,迫击炮弹接二连三地在人群里爆炸。
又有一部分后续部队抵滩了,上千人都挤在这狭长的地段上。敌人的火力经过重新组织后,打得更加凶猛。部队刚往前靠了一点,又被敌火力压了下去,情况已到了十分危急的关头。冲,上不去;退,没有船,无数的生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忽然,黑糊糊的泥滩上闪出一把雪亮的锋刃,直插敌人的阵地。原来是第275团2连2排部分战士冲了上来。
"2排长!"刘营长指了指前方的水埠说:"你们左侧是1连,你们从右、他们从左边上去,两边打狠一些,我负责组织掩护。"
"放心吧,营长。"排长王德民借着照明弹的光亮答道,他向旁边叫了声:"4班长。"
4班长王家宝提着一挺机枪爬过来:"排长,俺在呢!"
"你到左侧去把那个地堡狠封住,掩护其他人从正面上去!"王德民一挥手,王家宝立即提着机枪跃出礁石。
"5班、6班跟我上。"王德民带上两个班,弯着腰,冒着密集的弹雨,飞也似地跑了几十步,滚过凹部向前沿阵地接近。

敌人仍然把主要火力集中在滩头的登陆部队上。被潮水淹没得就剩下一二百米的海滩上,一些战士又中弹倒下。
这时,王德民等十来个人快接近地堡了。敌人发现了他们,射孔里的机枪一转,封锁了前进的道路。
"快散开!不要窝在一堆!"王德民左右挥手命令道。战士们迅速散开,卧在一道浅沟里。前面敌人机枪打得大伙儿抬不起头。王德民就地一滚,趁敌人机枪停顿的瞬间,飞身跃出浅沟,几步就靠到了第二道铁丝网跟前。他一回头,身边只有两个战士跟上来,他对他俩说:"现在就咱三人,我们死也得啃掉地堡。"
王德民转脸一观察,发现前面不远的高地上,有一门敌人的迫击炮在响着。他立刻掏出手榴弹,刚准备投掷,突然"轰"的一声,敌人炮阵地被一阵烟雾吞没了,炮也哑了。
"打得好!谁甩的手榴弹?好准啊!"他顾不上多想,转身对旁边两个战士大喊一声"冲过去!"自己立刻从被炮火炸断的铁丝网缺口冲上去。

忽然,右侧有一个黑影在蠕动。王德民心一紧,赶紧把枪口对着黑影。黑影越来越近,原来是1连1排副排长杜树和。
两个人见了面都高兴得不得了。"对啦,那门炮是你撂手榴弹炸的吧?"王排长问道。"是啊,是刘营长命令我从左边打,支援你们,刚好遇上敌人那门迫击炮在遇凶,我立刻掏出两个手榴弹用带子扎在一起,瞄准它扔过去。"
王德民听了杜树和简单的叙述,立刻握住他的胳膊:"好样的,现在咱们两个人就是一个战斗小组。"
"没说的,俺听你的!"杜树和睁着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地堡说:"今儿不把这家伙炸掉,俺就没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同志们。"
说完两个人飞身而起,几步蹿到了地堡前,背紧紧贴着死角,眼睛看着头顶上黑榴糊的射孔里吐出的火舌。可惜,他俩没有炸药,要不然这时完全可以让敌人坐上土飞机了。王德民把仅有的2枚手榴弹的盖子拧开,勾出拉火环儿,然后咬着杜树和耳朵吩咐了几句。杜树和掏出一个实弹夹,"咔"地上到卡宾枪上,做好准备,眼睛死死盯着射孔。射孔里的机枪一停火,王德民左手握着手榴弹,右手猛拉火弦,对准射孔塞进去,"咣,咣"两声爆响,杜树和猛一转身,端起卡宾枪照着黑糊糊的射孔,"突突"地扫上一梭子弹。碉堡里的敌人被打得猝不及防,乱作一团,没命地夺门而逃。他们顺势夺下了第一个地堡。

不一会儿,一个多排的敌人沿着交通壕扑过来,妄图夺回被打掉的碉堡。他俩打着打着,弹药光了,他们在地堡里转了转,想再找些弹药,可是子弹、手榴弹都在刚才那一阵子打光了。他俩商量着只有用石头拼了,反正不能叫敌人逮了去。他们钻出地堡,手里拿着石头,等敌人到了只有10来米远时,他们就用石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这时,海滩上响起了急促的冲锋号,大部队又一次组织冲击了。就在这当儿,地堡左侧掩体一挺机枪复活了,朝着进攻部队猛烈打着。王德民大吼一声,操起一块石头朝敌机枪砸去,杜树和跟着也扔去一块石头。敌人尖叫一声以为是手榴弹,立刻弃枪而逃。王德民一个箭步冲上去,端起机枪追敌人打了一梭子。
不久,王德民负伤晕倒,阵地上就剩下杜树和一个人了,他把两支卡宾枪往背上一挂,操起那挺机枪,转身朝前冲去,他在阵地上飞快地运动着,利用壕沟中的掩体,打一阵儿,换个位置再扫一梭子。就这样,杜树和孤身一人,坚守住了已经夺取的地盘。
担负进攻石湖山的第274团3营,航行中偏离方向也被风刮到寨上突出部。在哪里登陆,就在哪里突击。一个晚上的几次攻击都未奏效,现在是第几个攻势,谁也记不清了,部队陷在泥泞中。
16日晨,第92师4个营占领石湖山、寨上一线。此时,第29军从岛两侧登陆策应。

中段的高畸是扼守厦门岛北部的重要关口,国民党军在这里设重兵据守,自吹是"海上堡垒"。第29军85师从高崎和神山两处同时打开缺口,主攻部队趁夜色秘密地在高崎东侧的白莲尾、湖莲一线抵滩,先头班越过堑壕时,国民党守军才从酣睡中惊醒过来。经过激战,16日晨6时,"海上堡垒"就土崩瓦解了。同时,另一主攻团也在西侧的神山前沿抵滩,随即攻克神山。
东段,第86师在锺宅、下马一线登陆。这里多陡壁,且经人工削修,高达三四丈。先头部队2、3营,在夜色掩护下登上陡壁。国民党军发现后,即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进行反扑。登陆部队与敌苦战数小时,打退了敌军的数次反扑。第258团2营最后只剩下50人,但依然坚守阵地。
16日拂晓前,第10兵团的突击部队在20多里的进攻正面上,全线突破了敌74师在厦门北岛前沿阵地的防御。
上午9时,北半岛登陆成功,我军夺取并巩固了高崎这个最主要的滩头阵地,生俘敌74师师长李益智。
上午11时,汤恩伯慌忙将已南调的部队北调,途中被我军击溃。我指战员由高崎向厦门本岛追击。

战后,被俘的国民党军74师中将师长李益智说:"从来没想到你们这样打厦门,也没有想到你们从石湖山攻上来。"我军此战先攻鼓浪屿,攻厦门又选择锺宅至石湖山多泥滩多陡岸地作为主攻方向,实出他们意料之外。
16日下午,我军推进到厦门岛腰部的仙洞山、松柏山、园山和薛岭山一线。汤恩伯调集1个师反扑,被我军击退。厦门警备司令毛森又令他的特务营乘卡车增援,被我军截在山口,未等跳下卡车就全部毙命。黄昏,国民党军已不能有组织地抵抗,纷纷向南逃窜。
连日来,汤恩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漳州丢失,蒋介石发了一通火,现在,厦门眼见不保,蒋介石又来电警告:"厦门不能丢,必须死守。"汤恩伯知道,此时他纵有三头六臂,也阻挡不了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攻势。见大势已去,汤恩伯顾不了许多,驱车逃到海边,准备坐军舰溜出厦门。到郊外海滩后,他忙用报话机呼叫兵舰放下小艇接应。适逢退潮,船只难以靠岸,急得他在海滩上团团转,直跺脚。
叶飞监听到汤恩伯的求救呼叫后,立即用报话机命令部队迅速向厦门港追击。"活捉汤恩伯!"叶飞司令员命令说。但追击部队只顾追击敌士兵,而忽视了同后方的联系。汤恩伯在海滩上呆了1小时后,夺路而逃。叶飞大声说:"可惜!让汤恩伯又跑了,否则,我们新账老账一起算!"
17日凌晨,厦门岛上的枪炮声从北部和西南部一步步退缩,由密集到稀疏,最后都集中到东南方向的角上去了。
上午11时,厦门战役结束,此役共歼敌2.7万人,其中俘敌2.5万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