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新中国是在血火之中建立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7月4日,中央军委会议上,罗荣桓说道:"总干部管理部准备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9月份,朱德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评定军衔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直到1955年才定下来。在这一次评定工作当中,皮定均将军本来按照资历是报少将,毛主席看了之后,亲自修改为中将。能够让主席亲自修改的毕竟是少数,皮定均便是其中之一,可想而知,将军的重要性。

一、1955年首次授衔

要谈皮定均授衔的事情,就不得不提到1955年首次授衔的相关事宜。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新中国成立不久,共产党就要搞授衔,是否就像外界大家猜测的那样:共产党得到了天下,要开始论功行赏。其实,早在1948年,中央军委就提过军衔的问题,军队的管理一定要正规才行。因为在许多战役中,大家不知道谁更有话语权,不知道听谁的。部队是要讲究相互配合的,协同作战的时候到底听谁的呢?一旦没有指挥官这个问题会更明显。但是,由于当时打仗正到关键时候,并没有理出一个章程来。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就有过授衔的经历,像贺龙、萧克、叶挺便是在1939年授衔的。但是,这个工作我军毕竟是第一次做,还是不是很清楚,有了许多矛盾。1942年,又因为一些具体情况,军队的军衔工作被暂停。1945年,由于苏联红军援助我东北,进行过一次临时性的授衔。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我军各级干部即须执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确实如此,一支正规的部队必须要有明确的军衔制度,我军也必须要走这样的一条路。因此,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打算,相关的部门也在做相关的准备。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但是,很快朝鲜战争爆发,军衔的工作又一次被暂停。其实,当时中朝协同作战的时候,由于我军没有军衔制度,但是朝鲜有相应的军衔,在指挥上其实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951年彭德怀元帅表示:"规定职务识别,在目前的战斗中已感有必要。"可见,军衔的重要性。甚至是在后来和美军谈判时,对方要求军衔对等,也给我军带来了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

正因这些方面的原因,党中央下定决心让我军走上正规军的道路。在整个过程当中,参考了当时苏联的军衔。1952年11月26日将初步计划上报中央军委。

初步计划分了6等20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三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基本和苏联一致。1953年,我军综合苏联、朝鲜和当时的具体情况,修改了之前的方案,拿出了6等21级的新方案。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1953底,中央军委开了接近两个月的大会。彭德怀提出:"军衔主要是确定每一个军人在队列中的地位和职权,以便按职责条令得规定,履行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鼓励其在军队中的工作和上进心。"

这样论功行赏这种非常片面的看法便不攻自破了。一个部队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正规化和制度化。有了统一的标准便可以让大家都知道是怎样的一回事。有了目标,便有了前进的动力。

二、毛主席亲自修改皮定均定衔

1955年,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同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世界军衔制。军衔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军衔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非常细致。当时还有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事情,就是关于大元帅的人选。当时让毛主席担任大元帅,但是毛主席却说:"我不当那个大元帅。"大家都认为毛主席的功劳最大,但是毛主席自己不当,有人甚至出主意:"我们人大作了决定,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说:"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要他签署命令才行啊!"有人反驳道:"人大作了决定,国家主席就得签署命令。"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就这样争论了好久,还是没有结果。后来毛主席说:"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一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啊!"

因为毛主席态度十分坚决,所以让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感慨,纷纷效仿起了毛主席。刘少奇说:"不要评了,我现在不在部队工作了。"周恩来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邓小平说:"当什幺元帅哟,早就不带兵了。"李先念说:"我没想当过大将,我也不要评大将。"张鼎丞和邓子恢也说不要评了。罗荣桓给毛主席写信:"我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最小,给我授元帅当之有愧,我恳请不要给我元帅军衔。"叶剑英听说自己被授予元帅,也写信:"我诚恳的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许光达听说自己要被授予大将,也写报告:"给我授予大将军衔高了,希望将为上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一种根植于心的信仰和谦让的心。"想一想现在有多少人,这也争,那也争。总是不消停。看看这些老革命,心中难道就没有愧疚吗?

但就是这样以毛主席为首的一批人,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能担任。但是,面对别人的功勋时,又是那么的积极。

皮定均很早就参加革命,这一次评定工作当然也有他的名字。1955年,关于授衔的相关报告的资料,都报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当时皮定均的材料上写的是少将。按照资历来讲,皮定均将军授予中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毛主席看到皮定均的材料却觉得少将亏待了皮定均,直接批示:"皮有功,晋少中。"毛主席直接破格提拔皮定均为中将。

主要是因为中原突击战,给毛主席的印象十分深刻。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三、中原突击战,皮定均临危受命

1945年10月,皮定均担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的旅长,有7000多人,和张立雄的3旅都是主力部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统一战线协议,直接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22万人包围了中原解放区6万多人,扬言:"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

留给解放军的只有突围一条路可以走。那谁也打掩护?经过商讨1旅打掩护,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突围的方向。当时皮定均铿锵有力地说:"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敌人重兵压境,要保存有生力量,主力部队必须转移。皮定均带领7000多人对抗敌人22万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皮定均知道,面对敌人超出己方数十倍的兵力,只有智取才可以。

很快,皮定均将国民党军队往错误的地方带,一路上始终让敌人相信皮定均带领的是主力部队。整整3天时间,敌人被皮定均拖住,主力部队早已向西边突围转移了,越过平汉铁路的时候,皮定均知道,第一关是过了。

但是,危机却还没有解除。接下来,皮定均继续和敌人周旋。皮定均带领部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直接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将战线拉得非常长,横跨鄂豫皖三省,总行程达到750多公里,大大小小的战斗进行了20多次。也就是放敌人风筝,生生拖住敌人的脚步。

1955年授衔,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这功是什么功?

总共周旋了24天,想一想都觉得可怕,7000多人和敌人相对抗,最后还胜利了,7月20日和华中军区成功会师。这一结果直接震惊中外,创下奇迹。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毛主席认为皮定均对革命有功,应该授予中将。要知道,在1955年授衔的那么多人当中,只有皮定均将军和陈赓将军有这样的待遇。

毛主席没有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那些真正对家国做出伟大贡献和牺牲的人。像皮定均将军这样的人,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扛起重任,不惧死亡和炮火。在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当然一点儿也不为过了。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就是要去弘扬这些好的东西和正能量。不能让那些人的名字被历史湮灭,像皮定均将军这样的人,就像是一座丰碑,留在那里,等待我们后来人去瞻仰和努力去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