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药公司开会,特邀开国中将出席,几句话让总经理大气不敢出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美,妙不可言。古人云:"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朱自清先生曾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言语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在许多关键的时候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孔庆德将军便是出了名的"铁嘴",被周恩来总理戏称为"孔大炮",意思是说将军说话的威力敌得过大炮,能上纲上线,也能粗言粗语。将军在湖北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孔铁嘴,说得也是十分形象了。
一、生死护送卡尔逊
美国驻华使官卡尔逊曾经在《中国的双星》一书当中这样写道:"孔穿一身皮毛衣服走起路来迈着豹子似的起伏滑步,他一路上真是顶呱呱的,能叫出营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一张利嘴,再加上出色的记忆,这便形成了将军独特的个人魅力。

1938年,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接到一个任务,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下达。罗斯福希望卡尔逊可以深入考察中国当时的情况,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卡尔逊的考察重点是八路军的战略战术,然后汇报给罗斯福,借此来考虑美国是不是要援华。共产党方面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的土地。但是当时,八路军被日本人封锁,怎样把卡尔逊送到晋察冀军区成为了关键。
经过多方考虑,接到护送任务的是当时任八路军第129师769团一营营长的孔庆德。很快孔庆德将军便接到了卡尔逊。这位国际友人很快便被孔庆德幽默的说话风格吸引,二人非常谈得来,没用多久的时间便成为了好友。一路上虽然危险重重,但是孔庆德总能够在危险的时候护住卡尔逊。
当时卡尔逊要完成罗斯福布置的任务,只得穿过日军正太铁路封锁线。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孔庆德将军一路上和敌人斗智斗勇,还在闲暇之馀教会了卡尔逊许多的中国话,这一份从容的气度深深的感染着卡尔逊。不仅如此,一路上只要有危险,孔庆德将军总是冲在最前面。

最后,孔庆德将军完美完成任务,还和卡尔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八一电影制片厂便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名叫《孔庆德护送卡尔逊》,很好的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军人的气度。更重要的是,孔庆德将军一张利嘴,幽默风趣的说话方式,让卡尔逊印象十分深刻。能够在危险的环境中,还能够保持这样的气度和风采,将军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二、说得几位经理哑口无言
医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在当下,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花了很大的气力。人不可能不生病,人吃五谷杂粮,当然是很容易得病的。人体这个特殊的系统,有点小病小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讲,小感冒或者小手术是可以承受的,如果碰上大病,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来治疗,有时候都不一定能行。在我们当下,都这样困难,就更不要提孔庆德将军所处的革命年代了,有很多前辈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牺牲了。
从战场上下来的孔庆德将军怎么会不了解这样的情况呢?将军曾经担任过炮兵司令,但是因为身体跟不上,就退下来了。但是将军也一直没有闲着,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一次,全国各大医药公司开会,地点定在武汉总医院。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孔庆德将军出席。
中国人讲究说话办事留一线,日后才好相见。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当着很多人面说别人的不对或者让对方下不来台。像这样的全国性会议,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几乎上是不会有人在这样的大会上去说什么的,就算是有什么也会是私底下再来说,再来解决。但是孔庆德将军根本就不管这些。虽然将军是孔圣人的后代,但是身上更多的却是武将的做派,说话喜欢打"直球",直接一来就震慑住对方。

孔庆德将军和各地代表一一握手之后,便走上台去发言,面对着全国各地医药公司的代表,将军直言不讳:"本来我是不想说的,既然大家喊我说几句。那我就说了。我这个人不是很会说话,但是我这个人对于人民群众是很有感情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制药行业的佼佼者,我向你们提个要求好不好?"听到这里大家都鼓起了掌,主办方还在想,孔老肯定是要鼓励几句,给大家加油打气。
结果将军接着说:"我们的军队经济困难。希望你们一不要卖假药;二不要卖贵药。"说完便走下了台,台下各地的代表和经理,面面相觑,张口结舌,大气都不敢出。安静了一会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将军说这些话是有依据的。在当时,全国有几次假药事件,影响非常的大。将军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十分生气。耿直的将军希望借此可以让台下的这些代表回去之后,能够多注意这些事情。毕竟,台下坐着的每一个人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们只要加强监督,就有可能防微杜渐。将军说经济困难,其实是想说,国家经济困难,百姓生活十分不容易。生病了去看病,结果吃到了假药,这怎能不让人愤怒呢?

像孔庆德将军这样,在全国的大会上"打直球"的人,也是非常罕见的。但是,同样也反应了将军的无私和无畏。正是有了像将军这样的人,才可以让一些人清醒地认识到有些底线不能碰,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只有心中警锺长鸣,才能够杜绝一些惨剧的再一次发生。
三、嘴不闲,爱说爱管不平事
将军"铁嘴"的性格一直到老年依然不变,甚至是更加突出了。
晚年的将军嘴不停,脚不闲。嘴不停就是将军只要看到了不平之事便会说,不但爱说还爱管,颇有几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风范,加上将军嘴皮子贼溜,根本没几个人说得过他。脚不闲是指将军喜欢下基层了解情况,大家想什么,说什么,将军心里都是门清儿。基层工作是最辛苦的,也是和群众接触最多的,最能够反映出问题和老百姓的想法。"千里之堤溃于蚁",一座美丽的大厦的毁灭是从最底层开始的。这些都让将军不得不重视这些问题。将军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一点儿也影响将军"一颗红心心向党",真的是做到了为革命付出一切。

因为将军常常到一线,和群众接触多了,民间流行的顺口溜,将军可以直接把这些背出来。
像通过日常生活反应工作状态的:"收音机,四方步,一看就是三总部;三菱车,Bp机,一看就是大军区;敞着怀,腆着肚,一看就是人武部。"真的是应了那句话,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别看老百姓可能学问不高,但是对身边的事情真的是很关注。有收音机,迈着四方步的就是"三总部"的特点;有三菱车,Bp机的就是军队;敞着怀,不注意形象,腆着肚子的就是人武部的人。不同的工作就会带着不同的习惯。其实,老百姓还是很关注工作的人员的。
还有吐槽的:"上午三讲,中午三杯,下午三模,晚上三陪。"又比如:"到北京才知道官小,到广东才知道自己钱少,到海南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等等。将军是记住了特别多顺口溜,在合适的时候就冒出几句来,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军还可以通过这些顺口溜了解到一些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可以说也是一绝了。

将军是该说的时候说,该做的时候做。孔庆德将军一生节俭,但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将军十分慷慨。2008年5月19日,97岁的将军通过湖北红十字会向汶川捐款5000元,他的儿女和孙女也在将军的带领下捐了款。当时在筹备的电视剧《将星孔庆德》剧组也同时捐款5000元。年事已高的将军,天天守着电视机,时时关注着新闻,生怕自己错过了关于汶川的消息。一个退休的老人,能够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何况将军都已经97岁了,精力各方面都下降得很快,但是,将军依然如此,真的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
2010年9月29日凌晨1点29分,孔庆德将军因病抢救无效离世,享年100岁,永远的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