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闫芳,将太极拳推向了深渊,失落的传统武术怎么办?
这段时间,以武功闻名于世的马保国大师被一个门外汉打的鼻青脸肿,用一句“年轻人不讲武德。”爆红网络,近些年来,这样的大师似乎越来越多。
顶着所谓大师的名头招摇撞骗,获得不少关注的同时,也引得了大量流量,从中得到了不少利益,然而最后却纷纷以打脸而告终。
闫芳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网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把她称之为“最强太极推手”,她的掌风可以隔空击倒数人,她曾经带着她的弟子们获奖无数,她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大都是一身白衣飘飘,颇有几分大师的感觉。
有人说她是太极大师,有人质疑她是江湖骗子,舆论甚嚣尘上,她的隔空打人骗局也被揭穿,经历这一切,吃瓜群众开始懵了,闫芳,她到底是算大师还是小丑呢?

1.大师初长成,纺织女工的奋斗史
1954年,闫芳出生在河北石家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困的家庭让她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长大之后辍学在纺织厂打工,然而这个倔强的女人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那时候她是工厂的一枝花,年轻貌美加上为人颇有手腕心机,很快就获得了一众男员工们的喜爱,但是骄傲的她怎么会看上这群普通的工人呢?
不久之后,闫芳吸引了一位当时在当地颇有财富的老板,老板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果然不久之后她就离开了那家纺织工厂,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不过纺织厂人来人往,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她的未来。
只是不久之后,当昔日的工友们再次见到闫芳的时候,他们惊讶了,从纺织厂女工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石家庄公大感光化学研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与此同时,闫芳也开始了她大师的准备之路,开始学习太极拳。

1985年中华武术被列为非遗项目,国家也开始大力扶持武术事业的发展,河北地区的多种武术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项目,闫芳似乎从中看到了机会。
1987年闫芳拜了当地颇有名望的拳师吕德合学习,吕德合并不知道闫芳的野心,但觉得这个女子似乎是对太极颇有热爱之心,于是便将她收入了门下。
不久之后,闫芳离开了,改而投入了石家庄武术协会副主席马虹的门下,过了几天之后,她又继续回到了吕德合的门下学习,吕德合不愿意再收他为弟子,然而她却一哭二闹三上吊。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她的请求,师徒之间有了隔阂,然而闫芳却毫不在意。
过了不久之后,她似乎觉得在吕德合这学习已经满足不了她的野心了。1989年,听说著名太极大师李经桐开始收徒,闫芳急急忙忙的赶往李经桐处,然而此前闫芳所拜的师傅吕德合本来就是李经桐的弟子。李经桐的再次收徒与礼规矩不和,于是便拒绝了闫芳的请求,没想到闫芳再一次上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闫芳这次如愿以偿了,她的太极馆门前迫不及待的挂上了李经桐的名头,一路费尽心机,成长堪称励志,可是总让人觉得这位大师似乎太过没有规矩。“这个娘儿们也不是特别好惹。”这是他的师兄项国员的原话,为了达成目的,闫芳从来都不好惹。
2.大师还是小丑?
虽然闫芳越级拜师的行为确实令人不齿,但是毕竟是一家之事,说的多了也不好,因此李老便在其中充当了劝和的角色,师兄弟也就不再提这一茬的事情。
拜师两年之后,闫芳考过了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武术裁判,后来武术定段考试开始,她又成为了第一批武术六段的人。
说到这儿,似乎有点大师的味道了,然而闫芳并不满足于此,她要的是一次爆火,一次彻底的出名,名利双收才是她的目的,可是,大家都知道,在武侠小说之中,功利心太重的都是成不了真正的大师的。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学艺,因为热爱武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不好惹似乎也不伤大雅,虽然说同门师兄弟看不起她,但是只要有实力,称一句大师也不为过。
只是,闫芳后面的所作所为,就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了,一系列迷之操作似乎只是为了火,只是为了收割韭菜,投机取巧似乎一直是她最善于做的事情。
那个时候,微博刚好兴盛起来,于是,闫芳趁势火的一发而不可收拾,2004年,闫芳成为了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的副主席,一时间名利双收,很多人为了奉承她,开始叫她大师,她当然也乐在其中。
当然红的太快,翻车自然也是很快的,闫芳最火的一段视频就是隔空打人的那个视频,颇似电视剧电影中的特效镜头,一挥袖子,一批人纷纷倒下,让人震惊的同时也引来了一片质疑声。
于是记者采访打假,视频上的一切没有在记者身上发生,闫芳解释道:“你不是学习太极的人,你的体内没有内力,所以你不受影响。”话里话外就是你不懂太极,所以你无法打假。

后来,白岩松直接在节目中撕破了闫芳的伪装,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什么大师,从头至尾就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吃瓜群众只当了个笑话看,可是,这件事情折射的社会问题,却并不简单。
3.传统武术的衰落催生出繁荣的“大师”市场
其实,看了闫芳的故事,大家也不难明白,这不过就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骗术罢了,只不过是披了传统文化的外衣罢了。
这些年来,大师们换了一批又一批,用的套路似乎只有那一个,“你不懂所以你才觉得我在骗你。”感觉侮辱智商的同时还顺带羞辱了一把知识量,这才让吃瓜群众大加愤怒,而那些大师,早就割完韭菜跑路了。
然而,这些人却带来了一大堆的社会问题,观众兴致勃勃的来看,失望满满的回去,怀疑的不再仅仅只是这些“大师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武术也觉得有些怀疑,失落的传统武术究竟由谁捡起?

真正的大师选择了隐世,任凭一群跳梁小丑在街头巷尾,在电视节目之中耀武扬威,武术的传承发生了重大的错位,国家的重点保护不仅仅没有保护好传统武术,反而给了许多投机分子可趁之机。
其实要说这些“大师”完完全全是骗子倒也不对,毕竟,他们其实是有一点真才实学的,只是名利心太重,只是太过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想要给人以巨大的震撼,然而却是适得其反。
传统武术的衰落与当今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待催生出来了繁荣的“大师”市场,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骗局被揭穿后,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等后人委托项国员等入室弟子向社会公开声明:“因为闫芳的假太极拳推手,把中国的太极拳推向了深渊。”

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高的民众们,不可能被这样反科学的神功一次又一次的迷惑,所谓大师的迷惑操作,不过是让人啼笑皆非罢了,“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这个社会问题是急切的需要扭转和关注的。
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实事求是的传承,不是过分的夸大,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夸夸其谈,文化的继承所来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大师们”少一点吧,脆弱的传统文化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和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