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名字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符号。一个好名字可能为日后的人生增加不少砝码,一个好名字甚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现代人取名字的时候非常注意名字的含义。有时候取名字也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特征。比如刚建国的时候,建国、解放、建军、前进、爱国、爱民这样的名字比较多。后来跃进、卫红、文革、东风这样的名字多起来。到了八九十年代女孩子名字出现比较多的有英、红、梅、娜、侠、静等,男孩子则斌、伟、亮等比较多。21世纪后,家长给孩子取名字除了继续拥有时代特点外,还更注重“另辟蹊径”。最近十来年,子轩、紫萱、梓轩、子墨、紫陌、梓墨等带“子”、“紫”和“梓”的名字大量出现。《流浪地球》中的韩子昂设定为全剧唯一的90后(99年出生),他的名字就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有人说想想五六十年后的场景,一群子轩、紫陌在跳广场舞的画面,那个画面多美啊。还有一些家长给汉字取名字的时候取一些生僻字,这样让名字显得更具有个性,但也会出现不少问题。也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更加随心所欲,比如之前有个小夫妻给孩子取名为“王者荣耀”。此外现在也比较流行父性在、前母性在后,然后取一字名或者两字名。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不光现代人注重取名字,古人更加注重取名字。在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古代稍微有点身份的成年男子既有“名”,还会有“字”。“名”也叫“本名”,一般出生三个月左右的时候父亲给孩子取名。“字”也称为“表字”,一般男子加冠冕礼以后自己取字。一些有地位的女子也会取名取字,如李清照。

古代称呼名字也有一定讲究。如果称他的字,那是对人家的尊重。一般同辈人之间相互不叫名,而叫字。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其名,一些长辈为体现关爱或者重视晚辈也多叫其字,不直呼其名。如果这个人跟你有仇或者不认识你则可以直呼其名。一般说来叫字显得尊重,叫名则显得无礼。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项羽,其实原名叫做项藉,他名籍字羽。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明文规定只能叫其项籍,不能叫他项羽,更不能称他为项王。只要叫项籍的马上就能升官发财,凡是叫项羽或者项王的一律不予重用。项羽大部分前部下都屈服于刘邦的淫威,叫项羽为项籍。这些人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好处。不过也有人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郑君就是其中一个。这个人也许我们不大熟悉,不过他的儿子郑当时是后来的一个狠角色。郑君因为宁死不愿意叫项籍,所以有生之年一直受不到重用。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司马迁这个人对刘邦不太感冒,但是却很喜欢项羽。所以他不仅把项羽写入了本纪,还不叫他的名“籍”而叫他的字“羽”。这等于用实际行动把项羽提升到和刘邦一个级别。班固受到汉朝家天下影响很严重,他在写《汉书》的时候把项羽写入列传,而且还称为项籍。由于司马迁的《史记》影响非常巨大,后世一般都称呼项羽,而并不是项藉。

项羽虽然是失败者,他最起码有自己的名和字。有名有字也是身份的象征。刘邦则非常可怜。做为大汉的开国君主,起兵之前连自己的名都没有更不用说字了。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刘邦出身非常低微,从刘邦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刘邦的出身。刘邦的父亲在史书中一般称为“刘太公”。现在看起来刘太公的名字蛮高大上的,又是“太”又是“公”,但是现实却远不是这样。我翻阅了《史记》、《汉书》、《前汉纪》、《资治通鉴》等好多史书,都没有找到这位刘太公具体叫什么名字。当然有的后世文献记载称刘太公名叫刘煓,还有模有样的记载他的字为执嘉,号为显初。我觉得这些都不可信。为了严谨起见,我们尊重秦汉正史,所以也就只能委屈一下这位刘同志,暂且就像别人一样喊你为刘太公吧。我翻阅了一下中国古代典籍,终于给这位老同志的名字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所谓太公在古代往往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人家的儿子当上了皇帝,自己后来也混上了太上皇的位子(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名义上比皇帝还要大一点。),大家尊称人家一声太公怎么算都说得过去。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不好意思直接叫人家老刘或者刘老头,就以刘太公称呼这位刘同志。这位刘同志连名都没有,更不用说还有什么字和号。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太公家里也没有什么家财,没有什么地位。

为中国生下一代明君的伟大母亲似乎比老刘更惨。老刘再不济还有个姓,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姓刘。刘夫人连一个姓都没有。这当然不是刘夫人一个的悲哀,是传统社会中所有女性的悲哀。这个刘夫人我们不知道她的姓,不知道她的名字,史书中也只知道她叫刘媪。司马迁写史一向是以写实著称,他没有考究出来刘夫人究竟叫什么名字,所以就只能叫她刘媪。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猜想。所有的猜想都放在这个“媪”上。有的说“媪”是名,更多的人说这个“媪”就是老妇女的代称。由于中国古代盛行同姓不婚,我们还可以肯定的是刘媪绝不姓刘,刘是刘太公的姓。可怜的一代国母,在历史上仅仅留下刘媪一名,翻译成我们现代汉语也就是刘老婆子、刘老太太、刘老妈子、刘阿姨。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刘邦原名叫做刘季。刘季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名字。如果你知道“季”字的含义,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古代兄弟旁行称为“伯仲叔季”。“伯”是老大,比如刘秀的大哥刘字“伯升”。“仲”是老二,伟大的孔子字“仲尼”,也有人称他为孔老二。“叔”是老三,刘秀排老三字“文叔”。“季”是老末,刘邦就是典型代表。刘邦其实并不是老末,他其实是老三。那么为什么会叫刘季呢,为什么不叫刘叔呢。可能当时刘太公和刘媪只想生三个男孩,他们决定不再生了。所以取名为刘季。事实证明,刘邦也确实是他们两个最小的孩子。刘邦的小弟刘交是刘太公和第二个老婆所生。

刘邦也觉得刘季这个名字太土、太没有涵养,完全不适合自己的身份。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名改成“邦”,“季”做为自己的字。至于刘邦什么时候改名为刘邦,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他当上汉王之后,也有可能是他当上皇帝以后。“邦”字在古代和“国”是一个意思。刘邦改名为“邦”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拥有整个中国,他要君临天下。从此“刘邦”诞生了,“刘邦”这个名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闪耀的名字之一。千世万世、古今中外都会用记住“刘邦”这个名字。

一代天子竟然没有名字,成功之后给自己取名字,竟流芳千古

说句题外话,为自己改名字的皇帝并只有刘邦一人。比如汉宣帝把自己的名字从刘病已改成刘询。改名字最疯狂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发达之后的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更过分的是,朱元璋不仅给自己改名字,他还给自己的祖辈改名。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名字是自己取的,他父亲的名字也是他取的。给自己老爸取名字,朱元璋也算是中国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