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官员照片,县太爷断案
晚清官员真实面貌照片,从中可以看出清朝灭亡的秘密。大部分照片是由英国摄影师威廉桑德斯拍摄的,他在清末上海开了一家照相馆。照片的题材集中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保存了晚清社会的重要图像。

顶戴,是指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在帽子上的一种特殊装饰。一品官员用红宝石、二品官员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明文镂花金,九品用阳文错花金。

在古代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这一点非常重要。早在春秋时期,就规定“诸侯无二嫡”,即诸侯不能娶二妻。《大清律》严格规定,“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如果有妻子在场,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予以惩戒。如果有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

照片中的三个人是朝廷的官员。他们有大肚子,看起来非常有派头力,不怒自威。

当时英国正在举行国王加冕仪式,清政府官员给英国送去了“万国咸喜”的锦旗。多么讽刺的一幕,要知道,不久前,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署《辛丑条约》。

晚清官员的真实写照,他们享受着最奢侈的生活,有许多妻妾。面对即将灭亡的清朝,他们根本不在乎,只在乎如何当一个更大的官。

科举制度是人们成为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清末,政府腐败,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捐官”现象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就是花钱买官做官。

县太爷、师爷。跪在地上的囚犯甚至不敢抬起头。清朝的老百姓不得不为诉讼支付高额费用。一旦进入审判或调解程序,被告和原告都必须付钱。

门当户对,清朝也是如此。在清朝,它更多的是为了两个家庭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联姻。

如前所述,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至于小妾的数量,没有规定,这意味着有钱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力量纳妾。《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道,“男人可以自由地娶小妾,选妾并不要求门第或财产,因为选择的唯一标准是外表美丽。妾 可以用一百两黄金买到,有时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