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的《寒江独钓图》,看到鱼竿后,网友:渔翁是现代人?

文/博白
钓鱼这个题材,在我国古代的绘画里头,一直是许多画家的最爱。因为钓鱼的环境本就清幽静雅、超尘脱俗,因此将这种画面画入画中,无疑是一件非常有E D 6 j X s情调的事情,而且题材本身已经让这幅画的6 y q s X }意境不落凡尘,_ = Y e确实高雅。钓鱼这件事,从古至今,总有一群乐此不疲的人。当然,也不乏一些了不起的大人物,比如姜太公就是一个。今天,喜欢垂钓的人也J [ 0 F大有人在。喜W G ; -欢钓鱼的人,大多喜欢的是体验垂钓的过程。至于是否有鱼获,3 z z已然不是重点。这种情调,其实古人的境界远胜今人。

在许多古画I E ^ 5 V里头,画家很喜欢画独钓图。而此类画作都有} 6 D s 7 y T z P一个共同点,茫茫无际的江面,除了一只小船和一个钓翁之外,再无其他。整幅画的元素w ` n * q c M 4非常少,但恰是这种少,更加凸显了“孤独”的! $ A : N意境。在诸多钓鱼图里头,s H e _ u m v z ]有一幅创作于一千年前的《寒江独钓图》最是特别。这幅作品出自宋代大画家马远之手。马远的山水画,风格非l M A V Y B ` j J常鲜明,尤其是他的布局结构,更是严r | Q Y谨。我们不妨p ` ^ f o J } i来欣赏一下这幅《寒江独钓图》,参照下图。

上图就是传说中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非常简单,宽阔的江面上,横陈V p g X ~着一只小舟。船上有一个钓叟,蓑衣和斗笠全被他放在了船上,而自己呢?蜷缩着身子,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鱼线。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好玩。因为钓_ Q ? +翁坐到了船尾,重量全都集中到这里,因g R *此我们能看到船头已经微微翘起。不过,钓翁却丝毫不紧张,显然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状态。画家这种夸张的创作手法,将U 5 % 9 ) ` O空白处的想象空间发挥到了极致,确实十分高明。而马g % J v远的山水画创作,在留白的造诣# . C ^ Z [ } J上,确实堪称经典。这种风格,在马远的其它作品里头,也经常会看到。

这幅《寒江独钓图》,画家运用了铁线描的S H u手法刻画了水中的水纹。除此之外,四周全是空白,然而,恰是这种空旷,让这幅画的意境显得尤为寒冷和孤寂。这种意境,像极了柳宗元的《江雪》。画家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原理,给观众营造了一幅邈远空旷的世界,确实妙不可言。但是,这幅画有一个$ m 6细节却让人大U = l A h )呼震惊,这个细节就是钓叟的鱼竿!大家不妨看看图中的红色小圆圈,是否发现异常?原来这个钓叟的鱼竿,居然还有一个. F 2 v v m )轮滑!这可不得了!

自带轮滑的鱼竿,在我们今天当8 , @ B 1然不算奇怪。这种轮滑的鱼竿,充分利用了滑轮的物理学原理,不仅可以通过甩竿,将鱼线抛到远处,还可以通过滑轮的物理特性,减少钓者的气力。换言之,知道这个原理的人,一定深谙轮滑的物理特性。可是,这幅《寒江独钓图o 1 t T N Y》是创作于1000多年前的画啊!即使有人知道这个东西好用,可是当时的工艺技术能够达到吗?难怪许多网友看到这把鱼竿后,纷纷大呼:“渔翁穿越了?”“渔翁是现代人吗?”~ E u [

这幅《寒江独钓图》,确实是马远的精品画作f : v r e。他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意境,十分享受。但是,渔翁的钓G ( r竿,钓竿上的滑轮,却又让它增加了几分有趣和神秘。
你相信1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能用滑轮鱼竿钓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