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情挑卓文君,为什么说卓文君是被司马相如算计了?
司马相如是汉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辞赋家,是一代才子,而卓文君也是汉代有名的才女。只是二人相见的时候虽然说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才子,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但是已经穷得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处于人生最低谷。而卓文君是一个赋闲在家离过婚的富家女子,家里是炼铁矿的富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家里有矿。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在朋友的引荐下被当作上宾邀请到卓府赴宴,宴会上司马相如弹奏了一曲经典曲目《凤求凰》更是直接俘获了卓大小姐的芳心,司马相如则在宴会结束以后给了卓文君一封情书,当晚就带着卓文君私奔了。貌似古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奔放很多,才第一次见面,就私奔了。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在得知了司马相如吃了自己一顿酒之后拐走了自己的女儿之事后非常生气。不但不给嫁妆,也不许女儿向家里要钱,直接断了两人的经济来源。这俩小夫妻一个是富家小姐,一个是书生,除了会写文章弹琴以外没有别的生存技能了,回到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以后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卓文君就对司马相如说“老公,咱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不咱回我娘家吧?”司马相如摸摸口袋,无奈,只能羞羞点头答应!回到卓文君娘家的两人并没有直接去找卓王孙,而是卖掉了车马,在县城里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小酒馆,卓文君亲自坐在前台招呼客人,司马相如则充当店小二。本来眼不见心不烦的老丈人这次想装着没看见已经不可能了,他可是县里的首富,女儿女婿沦落到当街卖酒,这在他这种层面的人看来是极其没有面子的事情,气得他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经不住亲朋好友的劝说,老卓只好顺着台阶下来,给了这俩口子一大笔钱和几十个佣人,把他们打发回成都了。意思是:“拿钱,滚蛋!”得了钱的俩人回到成都置办家产,买田地,买房子,就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我们说卓文君被司马相如设局了呢?

首先,司马相如在去卓文君家里吃饭之前并没有见过卓文君,更不能知道她的文彩才华之类的,何况卓文君当时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司马相如则是一个未婚的翩翩青年才子,这在当时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面都没见过,更不可能有所谓的一见锺情了,司马相如居然给人家塞提前准备好的情书,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他那个当县令的朋友知道卓文君,并设计让当时穷困的司马相如去追求卓文君。
其次,俩人私奔以后日子过不下去了,特有骨气的不去求老卓要钱,而是卖车卖马,跑到老卓的县城里开酒馆。这骨气是有的,只是为什么俩人要跑到卓文君老家的县城去开,而不是在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开呢?成都毕竟还是个市吧,人流量更多,做生意肯定也是更为合适。这俩人违背常理的返回小县城去开酒馆,其用心根本不是靠开酒馆赚钱养家糊口,而是通过这个行为去恶心首富卓王孙,让他花钱消灾呗。

司马相如手段高明,抱得美人归的他在发达了以后更是一度想着娶小老婆,被卓文君一篇《白头吟》给骂回去了,从此不敢造次,安安心心的写文章去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如何呢?欢迎关注我们,您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