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分土争霸。曹魏自官渡大败袁绍统一北方后,大有挥军南下横扫华夏之意,蜀吴需联合国力与魏国抗衡。魏国智武奇才如云,曹操以略谋天下,自然重视智囊团的质量。唐朝宰相朱敬在《隋高祖论》中说道:

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爱自秦汉,讫于周隋”。

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自朱敬“曹谋五人团”开始,后世将曹操首席谋士划定为五人,即荀彧与荀攸叔侄,郭嘉,贾诩和程昱。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称“汝乃吾子房;荀攸心思缜密算无遗策,有“谋主”之号;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是曹魏国的“奇佐”;贾诩频施毒谋计出必虐,位列魏三公之首;程昱运筹帷幄善断大事,被后世称为“勇冠贲育”。此五人为曹魏集团的开创及发展,屡出奇计功劳卓著,但在魏主曹操心中,有位谋士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他就是戏志才,曹操对他的倚重程度甚至超过荀彧与荀攸、郭嘉等人。

关于戏志才其人,罗贯中著写《三国演义》没有提及。陈寿的《三国志》中虽只有寥寥数语,但从那些简短文字中,就可以很直观地意识到,这位英年早逝的谋士,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性,甚至左右了曹操的一生。

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所写:

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而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在曹操雄视天下的霸业刚起步时,荀彧作为颍川士族的代表,就向曹操推荐了谋士戏志才,之后因为戏志才英年早逝,荀彧才推荐了郭嘉。戏志才殒命的原因,至今不得而知,在医学十分不发达的三国时期,盛年殒命属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曹操心忧的对荀彧说:“自从戏志才去世之后,每逢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就感觉没人与我讨论,颍川有很多奇谋善断的智者,谁可以继承戏志才的当初的职责?”后来荀彧就将郭嘉引荐给了曹操,在同郭嘉商讨重要事宜时,曹操终喜颜于色地说:“能帮助孤王成就大业的,就是这个人了。”郭嘉喜出望外,觉得曹操对自己而言,是位值得效力的君主。郭嘉为曹操献计无数,是曹魏智囊团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由此可发现,至少在王佐之才荀令君的心里,戏志才的谋略是高于郭嘉的。荀彧为曹操推荐了无数颍川名士,当年第一个想到的谋士,就是戏志才,只不过戏志才英年早逝,才给曹操引荐了郭嘉。在南朝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里,也有对戏志才的记载:

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锺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之其举。

在外常年征战的曹操,一起商讨军国大事的谋士非常多,荀彧为其引荐了不少优质的智谋人才,其中就包括戏志才,这些人在当时都是智慧怀天下的人才。《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成为“前四史”,戏志才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足以说明此人在曹魏阵营中确实存在过,并且在魏主曹操的心目中,地位非常之高。在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朕非戏志才,不帝也。戏志才在效力曹操期间,曹丕尚处年幼,戏志才的谋士魅力,竟也给曹丕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虽名不见经传,却智超荀彧郭嘉影响曹家两代人

只不过在医学不发达的三国时,戏志才英年早逝,未能在曹操的霸业征途上推波助澜,随后退出历史舞台,导致史册对其记载也只寥寥数笔。如果此人没有英年早逝,以他的才智或许能大大改变三国时代的格局,可能也没有后来司马懿家族什么事了,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或许就是这位戏志才了,三国演义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可惜天妒英才这个英才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草草凋零了,不禁令人惋惜!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考试也有许多必考的考点,所以中小学生学好四大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套四大名著书籍不仅书籍是正版的,还附带各大考点和人物关系图!让您的孩子更好地掌握人物关系和必考考点,说不定孩子领先的就是这么一点哦!只要95哦,上再多补习班也学不到的知识点哦!

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全4册)
¥95.2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