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什么说宋朝很“现代化”?这5种规范标准,至今都很惊艳
西方为什么说宋朝很“现代化”?这5种规范标准,至今都很惊艳
法国著名学者谢和耐曾指出13世纪的中国宋朝在人民日常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方面具备相当高的现代化,比西方提早至少500多年。

当时的西方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无论在经济发展、制度建立,还是在城市繁华上都无法与宋朝相提并论!那么宋朝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所谓“现代化”呢?

宋朝究竟有多”现代化“?这5条标准至今都很惊艳,领先西方500年
第一:海外贸易的“现代化”
东西方海洋贸易最早始于隋唐时代,以广东为最。到了宋朝,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可取胜于民”,于是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并进行规范化,宋朝制定了《市舶法》,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设立“市舶司”。
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走出去”、“引进来”政策,一方面宋朝对市舶司会让人远渡南洋招揽藩国商人前来贸易,同时大量购买香药、龙脑、珍珠等物品带回国内;另一方面采取激励制度,“招商引资”,各地市舶司招揽海外商人前来国内贸易,交易额达到5万贯或者10万贯者,宋朝会补助抽税差价进行奖励。

不难看出,宋朝《市舶法》的制定具备了招商引资、服务意识、政府补贴、绩效激励等一系列“现代化”举措,很是先进。
第二:商税市场的“现代化”
遍观中国各朝代,宋朝最重视商业,自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便开始实行商旅货物、大宗生意例行缴税而贩夫走卒小宗交易不缴税的规定,类似今天的企业公司缴税、个体工商户不收税,且缴税部门从州县到关镇都有,十分方便。

同时,宋朝对商业行为中的偷税漏税也有明文规定,一旦查获,罪证属实没收行业的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再分一半给查获者当奖励。而且查处商业违法还不仅针对商业行为者,对地方政府也有违法处罚规定,如果发现官吏扰乱商业秩序,敲诈勒索严重者流放一年。
除了这些,宋朝还规定不同的商人要以不同服饰区分行业从属,不同的货物要在不同的市场交易,大大增加了交易的准确性。

第三:金融变革的“现代化”
宋朝金融业的大发展催生了纸币“交子”的出现,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时代的纸币,比欧洲纸币要早600多年。宋朝的商人进行大宗交易、跨区域交易,只需要携带交子这种纸币,就可在当地完成现金结算,再也不用冒着巨大的风险沿途押送黄金白银或者铜钱这种携带不方便的钱币!
宋仁宗元年,由朝廷户部首次颁发官办交子126万贯,储备本金为36万贯,建立了备用金制度,为全国范围的商品大流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第四:社会救助的“现代化”
宋朝设立有《惠养乞丐法》、《居养法》、《养济令》,对经济贫困或有残疾、鳏寡等没有依靠、缺少谋生手段的人进行社会救助,而且真实地建立起完整的的社会救助体系,比如宋朝很多城市都设有居养院、养济院、广惠仓。
此外,施药局对无钱治病的病患人员提供救助;漏泽园为无钱家庭、横生之人提供丧葬帮助;慈幼局则是专门抚养孤儿的机构。

宋代社会救助制度的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地方,便是法度的细致化,《慈幼法》专门规范了收养孤儿的条件,同时还对被收养的孤儿生活进行跟踪与规范。
第五:民间娱乐的“现代化”
宋朝的“娱乐业”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发达和繁荣的,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供人游玩取乐,称为“瓦肆”,其功能与规模类似我们今天的万达商业综合体,集合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行各业,白天能玩,夜晚也开放,受到宋朝的保护与支持。

在瓦肆里有说书的、唱戏的、玩杂技的、耍猴的、变戏法的、玩歌舞的、玩烟花的,还有饮食小吃、衣服配饰各种行业,甚至催生出了各行各业的“娱乐明星”,比如勾栏歌舞的名角李师师,比如讲小说的张十一等等。
规范化、标准化、法度化、职业化,都是现代名词,但毫无疑问,宋朝在这方面的水平并不比现代差多少,几乎做到封建时代的极致。

从史籍资料里我们不难得知,宋朝在各方面都力求用“律法”来确立一种管理上的标准化,以方便生产、生活、娱乐。
比如《禁榷法》相当于宋朝的专卖制度,明确民间能经营什么,不能经营什么;比如《伪造交子法》对伪造者做出严厉的惩罚;比如《市易法》禁止寡头垄断市场、哄抬物价;比如《会计录》严格规定账簿的编造格式,方便财务管理等鞥,正是因为宋朝对规范化、标准化的追求,才保证了商业贸易、科学技术、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繁荣。

也无怪乎现代人穿越首选必定选在宋朝,不仅政治制度相对宽松,更在于其“现代化”程度很高,吃喝玩乐样样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