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近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探险小说被搬上银屏大获好评,也又一次掀开“楼兰古国”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火爆话题。历史上,楼兰是真实存在过的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存续800多年后才悄然消失,变成一片废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时至今日楼兰古国依然神秘无比,废墟旧址少有人见,当然,令人望而退步的不是古国的恐怖传说,而是3500元的高昂门票价,而外国游客不仅门票价照收,事先还要缴纳高达30万元的定金并且接受资格审核,才能参观。所以,楼兰古国的遗址全球至今不超过5万人见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楼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这么令人着迷?

据史料记载,楼兰古国建于公元前3世纪,到西汉时期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宗教习俗,人口一万多,士兵不超过三千人。

在西汉之前,中原根本不知道西域有这样一个小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联络大月氏人东西夹攻匈奴,张骞辗转西域十几年返回中原,不仅带回了西域特有的果蔬种子,也将西域的民俗文化盛景宣扬开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此后,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以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功成,歼灭和招降匈奴几十万人口,匈奴实力大损,汉朝开始开拓丝绸之路,西域三十六国也因此进入经济大繁荣,其中便首推楼兰。

楼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西汉通往西域、中亚,远赴中东地区进行商贸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在这里分为南北两道,玉石之美由此显赫四方,更是号称“西域中的乐土,沙漠中的天堂”。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而在汉朝与匈奴绵延百年的战争中,因楼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匈谁先占领楼兰,谁就对西域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它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就苦了楼兰这样的小国,刚开始它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秉持着两不相帮两不得罪,两方都送礼送人还送质子,艰难的存活,是政治上的墙头草,汉朝和匈奴谁占优势它就倒向谁一点。按理说,这样的国策没问题,毕竟是小国,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谁都得罪不起的它也只能这样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为何会说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究竟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痛恨?

可是在很多后代诗词中,却都存在着对楼兰的“怨恨”,比如唐朝诗人王昌龄便以《从军行》抒发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李白说:“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

杜甫也说:“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楼兰被当成了出气对象,深受憎恶,这又是怎么回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政治墙头草楼兰究竟做了什么,让中原人这么热衷于对它灭国?

汉武帝后期,汉朝国内因穷兵黩武与政治动荡而削弱了对西域的掌控力,西域被匈奴人再度纳入势力范围,天真的楼兰古国认为汉朝式微,向匈奴投诚,几次秘密杀害汉使,掠夺过往商客财物,谋财害命。

也就是说,楼兰的政治墙头草行为尚算正常,但是那种给你点颜色你就要开染房,不自量力的愚蠢行为才是惹怒中原人的真正原因,弹丸小国也敢狐假虎威上蹿下跳,杀汉使,杀汉人,那是在打脸汉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不灭楼兰,汉朝在匈奴面前多没面子,又如何扬名立威畏惧大汉、如何让万邦心甘情愿来朝、如何震慑西域维护丝绸之路?因此,汉武帝因此直接派大将霍光率领军队进攻楼兰。

霍光派属下傅介子假扮商客带着一箱子的金银珠宝晋见楼兰国王,楼兰国王大喜,安排酒宴,结果傅介子成功上演了一出“荆轲刺秦王”,在酒酣献礼之时刺杀了楼兰国王,并当着楼兰文武官员的面宣告:“楼兰国王安归背叛大汉,已被处死,楼兰臣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并当场立曾在汉朝做质子的王子尉屠焉为新王,改楼兰国名为鄯善,鄯善亲汉,害怕匈奴报复,因此举国南迁

此后一百多年西汉王朝衰微,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倒行逆施,中原陷入混乱割据进而失去了西域的掌控权甚至断了联系。据说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途经楼兰古国故地,此地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而楼兰的后裔国鄯善也经济文化一片凋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做了什么让中原那么憎恨?

几十年后,北魏秉承汉愿再次征服西域,鄯善因而灭国,至此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的楼兰古国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仅留下了一片废墟遗址,历经千年风沙侵蚀,大部分埋在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