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因生于“七月半,鬼门开”的1888年中元节晚而得名。他幼年父母双亡,童年只念过5个月的书,14岁靠着削梨手艺挣下生存的饭碗,后来加入青帮。在他63年人生里,他是真正的起于微末,敢闯敢拼。

他犯过错,也立过功,曾通吃黑白两道,并在抗战前后的乱世中建立自己的事业,是个大流氓,却并非汉奸,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以一己之力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关于他有太多的话题与谜团,我们今天来细细品他。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一箭三雕,野心勃勃的杜月笙成为上海最有钱的人

19岁那年,加入青帮后的杜月笙很快凭借敢闯敢拼、老成持重、能办事敢任事而成为青帮大佬黄金荣最为倚重的人,时常跟随出入黄公馆,更是由于“散钱财,重情义”的为人处世之道,笼络到了许多帮众之心,逐渐成为帮中二把手。

不久,黄金荣因贪慕戏子路兰的美色而得罪了一代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被卢永祥绑了。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杜月笙挺身而出,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以谈生意为由,提出和卢永祥合作,也即卢永祥出军队,自己出鸦片,一起做大生意,既能解决卢永祥的军饷问题,还顺带给自己解决了鸦片护送、交易的危险问题。

这样一桩交易,顿时令卢永祥动心,二话不说就放了黄金荣。如此一来,有勇有谋的杜月笙一箭三雕,既救下了黄金荣,博得“讲义气重情义”、“有胆识有本事”的美名,与黄金荣从师徒变成异姓兄弟,也结交了军阀卢永祥,成为其座上宾,还顺势创立下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的“三鑫公司”,扩大了自己的生意,成为了上海滩最有钱的人。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从大流氓到上海滩大亨,别人存的是钱,他存的是交情

成为有钱人后,杜月笙一如既往的乐于助人,对此他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比如上海名律师秦联奎眼界高、心气傲,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人脉极广,对杜月笙刚开始的结交视若无睹。但此人有小赌怡情的习惯,有一次便因手气前好后坏,先大赢后大输,一晚上就输了4000大洋,不得不给赌场写下欠条,这才得以安全回到家中。

结果,当晚杜月笙就派人将欠条退回给他,言明:秦先生是靠头脑赚钱的斯文人,比不得刀头混日子的粗人,这4000大洋赢不得,现将其退回,来日方长,就当交个朋友。

如此一来,秦联奎大为感动,体面、尊严都被杜月笙照顾到了,从此将杜月笙视为值得结交的君子好友,交情极深。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此外,杜月笙虽然没怎么读过书,却十分尊重文人。有一次国学大师、狂生章太炎因侄子在租界与人发生纠葛,哪怕其名声大,却无权无势,不得不求助一向看不起的大流氓杜月笙,结果杜月笙不仅立刻帮其摆平纠纷,还亲自登门拜访,态度亲切的与章太炎汇报事件经过。临走前,知道章太炎经济拮据的他还悄悄将一张2000大洋的支票压在茶杯底下,既接济了章太炎,又不拂章太炎的面子,得到了章太炎的感激,从此来往频繁,交情深厚。

正是秉持着这一“别人存钱,我存交情”的为人原则,杜月笙在几年间遍交各界名流,几乎买通了整个上海滩的交情,成为了通达三教九流、通吃黑白两道的名副其实的上海滩大亨。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坚守爱国底线,为抗战而奔走却遭遇鸟尽弓藏

虽然乐于帮人,但对于合作对象的选择,杜月笙也有着自己的原则,比如坚守爱国底线,绝不乱来。

1937年初,日军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前往上海拜会杜月笙,说愿出3000万日元作为创办资金,与杜月笙合办中日建设银行,一起赚钱。但是杜月笙以家国大义为由,两次严词拒绝合作。再往后,只要遇到日本人登门拜访,他一律不予接见。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可见虽然出身贫苦市井,是名副其实的大流氓,手上并不干净,但杜月笙的爱国情怀丝毫不逊于达官显贵。尤其是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战火烧到上海后,不同于纷纷奔逃出上海的许多巨贾大亨,杜月笙不仅不逃,还找到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求合作,以自己的人脉组建了一支万人规模的抗日游击队,甚至给国军捐赠了第一架飞机、为国军空军征兵主动募捐。

在国军海军遭遇日本海军正面阻击时,杜月笙积极响应“江阴阻塞线”号召,不计损失凿沉了名下“大达轮船公司”的全部船只,只为将它们堵塞在长江和黄浦江的主航道上,阻挡日本军舰进攻。此外,他还成立了上海市救护委员会,专门筹资军备、救护伤员、赈济难民……可谓是为了抗战的胜利而日夜奔走,使出了最大的力气。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然而,当时中日力量悬殊,淞沪会战后上海失利,杜月笙只能选择离开上海,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回返。结果,此时国军“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薄情寡恩嘴脸显露,不愿昔日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荣归故里,重新掌握号令一方的权势,因此极尽不友好之态。深知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上海权势已经大半烟消云散的杜月笙预见继续在上海,会遭遇杀身之祸,于是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在那里度过他人生中最后一年的岁月,也是最清净朴素的岁月,于63岁之际溘然长逝。

十里洋场一朝梦,杜月笙63年枭雄梦,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无一遗憾

总结来说,杜月笙63年的枭雄生涯可谓十里洋场一场梦,有过晦暗悲惨的困苦,也有过风光霁月的功业成就,把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体会、到达的人生巅峰都走过了一遍,生已无憾死亦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