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张学良50年,花了多少钱?蒋介石:他一年花费够养活一个团
作为北洋军阀之一的张作霖虽然名声不大好,但是骨气却令人钦佩,与日本人寸土不让,若有他在日本人根本无法那么容易进入东北三省。而他的儿子张学良,名声不错,却是源于兵谏蒋介石联合抗日。爱国,他是爱的,但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很复杂。
张学良在父亲张作霖死后接管东北,成为东北王,却在东北不放一枪一炮,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人三个月就占领了东三省,这一沉重事实让他饱受诟病。

然而,1936年12月12日,为了促成第2次合作抗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囚禁了蒋介石,又在名声与道德上扳回了一局。此后,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国共联合抗日,他却被蒋介石囚禁,这一囚禁就是半个多世纪。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蒋介石囚禁了张学良半个多世纪,花费有多少呢?

囚禁他,奉养他,一生纠葛既爱又恨
蒋介石与张学良曾是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但西安事变后,关系彻底变质。从西安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囚禁了亲自送他回南京的张学良,除了不给他自由和权力,却也没在其他方面有所刁难,甚至是尽最大可能去满足。
张学良从小锦衣玉食,是个贵公子,花钱如流水,被囚禁期间为他服务的人员就有200人左右,佣人、司机、警卫连、特务连等等应有尽有。这些人当然也不单纯是侍候张学良,也起到囚禁、监视的作用。

但某种程度上,张学良却又是自由的,后来去到台湾,他需要谁去专门陪聊天都可以,或者是在修身养性做学问方面需要哪些人才,蒋介石都能为他安排,比如张学良在被囚禁的初期,曾经研究过很长时间的一段明史,看过很多相关书籍,并且颇有心得,做了很多笔记、卡片,甚至与相关的明史专家进行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他还兴趣广泛,对佛教有很深的研究,并且喜欢打网球、钓鱼,以至于蒋介石专门给他建了一座网球场,让特务刘乙光等人专门陪他打球钓鱼。
此外,在台湾期间,他住的是别墅,吃穿用度也很可观,生活水平条件甚至比在大陆被囚禁期间更好。

而这些人与事都是需要花钱的,关于这个问题,蒋介石有生之年曾经回答过,他说张学良一年的花费,最起码够一个团的人一年的花费!
要知道,当时一个标准团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他们的吃穿用度,再加上武器弹药装备,一年下来一个团的保守费用需要二三百万银元。而这样一笔钱,蒋介石一用就是50多年,高达一亿三千万银元,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可谓天价。当然,这笔钱不是张学良一个人消费的,还有负责囚禁他的那些200人左右的团队所消费的。
或许,这种花费在我们看来也并不值得,若是将其放在民生上面,又可以做出多少于家国有益的事情?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仇
当然,蒋介石曾经也是想杀掉张学良的,毕竟在1949年败退台湾之际他就杀掉了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过西安事变的杨虎城,而当时蒋介石亲自添加的暗杀名单上的三个人之一就有张学良。只是,蒋介石的这一想法被夫人宋美龄多次阻止,最终夫妻俩达成了协议,囚禁张学良一生而不伤他性命,甚至给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而关于蒋介石为什么会给囚禁中的张学良提供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后人也是颇多猜测,有说蒋介石是故意做给人看的,毕竟当初西安事变他是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而非站在民族大义的层面联共抗日,后来他能活下来完全是兵谏的效果,他也不想背负太多的骂名,所以给张学良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此外,有说是二人拜过把子,兄弟感情在,也有说是与张学良交往过的宋美龄心念旧情,从中斡旋,努力提高张学良的待遇。

只是,对一个没有自由的人来说,生活条件再好有什么用呢?
就像是被笼着的金丝雀一样,他向往的是浩瀚的天空,而不是香喷喷的食物与豪华的住所。可是,就像是报应,若非当年张学良在民族大是大非上的一次错误,直接导致东北三省遭受的巨大损失,甚至日本之所以能在后来发动侵华战争,也源于他“提供”的东北三省这一“军事基地大后方”,他用50几年“没有自由却富阔”的人生去赎罪,相比起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丢掉性命的中国人来说,何其微不足道?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曾亲自带着张学良去送蒋介石最后一程。当时张学良送出一对挽联,写的是“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仇 。”可见在生死面前,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冲刷后,当初的那些恩怨对两人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至于张学良,说到其本人,至今很多国人都闻名贯耳,不少人甚至说假如蒋介石没有囚禁他或者早点将他释放,他能为抗日战争做出多少贡献、报效国家云云。只是,讲真,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到底如何却是尚未可知,并未得到过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