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朝鲜,并把第七舰队开到了我国台湾海峡,武力干涉中国内政。到了这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在入朝之前,毛主席曾经专门点名,要粟裕担任抗美援朝总指挥的任务。

但我们知道,最终还是由彭德怀承担了此次艰巨任务,那为什么粟裕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

粟裕与毛主席

在1950年的七月,为了探讨出兵朝鲜的问题,按照毛主席当时的指示,周总理先后召开过两次国防会议。会议最后决定,抽调25.5万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这部分军队包括当时的战略预备队的四个军,以及下属的炮兵和空军。东北边防军的任务就是保卫我国东北边境线的安全,如果在必要的时候,这支部队可以出兵朝鲜参加战斗。

当时的粟裕将军就是东北边防军的司令员兼政委。后来,陈毅又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亲自向粟裕传达了要他担任抗美援朝总指挥的指示精神。

得到毛主席的指示以后,粟裕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副重担,立即开始准备战前筹备工作,调配人员物资、搜集敌方情报、制定计划。但是,这个时候粟裕的身体健康却出现了问题。

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

其实,在此之前,粟裕就被多种疾病折磨着,肠胃病、高血压,以及美尼尔氏综合征,但最严重的还是常年不明原因的头痛。

当时,粟裕的头痛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两只眼睛甚至已经不能左右环视,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

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自己到时候顶不下来,那指挥上是要出大事的。所以粟裕不得不向毛主席说明情况。中央得知粟裕的病情以后,同意了他到青岛进行治疗。

到了青岛以后,经过半个多月的疗养,粟裕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因为粟裕的病情,中央最终改派彭德怀为抗美援朝总指挥。

之后,粟裕又辗转到了苏联进行治疗,但最终还是没有解决头痛的问题。

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

那么,粟裕这种头痛的毛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在1930年的时候,当时的红四军向赣南地区进军,粟裕任支队政委。在水南地区,当时的国民党军唐云山部队向我军发起了突袭,一场激烈地战斗由此展开。

正是在这次的战斗中,粟裕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头部受伤。战斗结束后,战地医生在昏迷不醒的粟裕头部受伤位置,发现有一枚弹片嵌进了颅骨里面,按照当时的条件,是没有办法把这枚弹片取出来的,无奈只好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三个月以后,粟裕归队,但是也从此落下了病根。一到过度劳累或者紧张的时候,粟裕就会犯头痛的毛病。而且还不能用手去碰,一碰就像针扎一样。别人都以为是因为上次被炸伤,但却不知道,那些弹片竟然一直在粟裕的头颅里面。

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

这样的剧烈头痛,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面,一直折磨着粟裕。有的时候,实在痛的受不了了,粟裕只好用凉水来冲头。

1984年,粟裕去世。在火化遗体的时候,粟裕的家人在他的颅骨上发现了三块黑色薄片,后来发现这就是三块弹片。

家人们非常吃惊,这才知道这就是折磨了粟裕多年的头痛元凶。现在,这其中一块弹片就陈列在军事科学院的院史馆里。

【本文由“野谈历史”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禁止转载】

抗美援朝,毛主席点名粟裕为总指挥,为何他最终没有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