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我们大家敬爱的周总理,在南开大学求学时,邓颖超(原名邓文淑)与张若名同为天津女子第一女子师范的同级学生,当时我国国内的“五四”运动正开展地如火如荼,天津也不例外,有一些进步青年成立了进步团体——觉悟社,其中这些进步青年的发起人中就有咱们今年的主人公周恩来与张若名。这些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一起探讨与当局的斗争形势,研究救国救民之道,觉悟社的成立,成为了当时天津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五四运动

1920年1月,天津的进步团体觉悟社,发起了向反动派当局游行请愿活动,在天津当局发动了大批军警逮捕、镇压请愿代表后,当时的进步青年张若名与周恩来等觉悟社一班领头人,赶忙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心通过更大规模的请愿示威活动来营救被捕人员。

当请愿队伍高呼口号,浩浩荡荡地到达天津省府大门口时,天津省府大门紧闭,任凭请愿队伍在外面高呼爱国口号,省府内部一片寂静、毫不理睬。当时的周恩来与张若名等四人被参加请愿游行活动的进步青年们推选为请愿代表,要求面见省长。

当游行示威人群在省府门前无人问津之时,周恩来、张若名等四位请愿代表灵机一动,从省府紧闭的大门缝隙间,冲入了省府。但是当他们冲进省府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埋伏已久的反动军警的一拥而上,就这样随着周恩来等四位请愿代表的被捕,其它在省府门外聚集的进步青年们也被冲出的军警用警棍、高压水喷射而驱赶、冲散。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青年周恩来

周恩来、张若名等进步青年,在监狱中继续与反动当局展开着一系列力所能及的斗争,最后经过半年多监狱内外的斗争,他们才最终被营救释放。重获自由的周恩来和张若名等进步青年经过请愿游行与牢狱之灾后,觉得通过示威请愿等和平途径救国救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随即经过一番商量后,他们决心通过旅欧求学寻找救国之道,随后他们一起从上海乘坐波尔多斯号法国游轮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试图寻找救国救民之道。

在法国时期,周恩来在巴黎组织发起了中国少年共产党,这时的张若名便是法国巴黎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由于张若名的聪慧与勤快,她的法文进步很快,在当时的这批法国巴黎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党员进行学习时,经常由张若名领学《马克思主义》等进步刊物。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时合影

就在这时,张若名与周恩来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转眼时间到了1924年,列宁在1月21日逝世,当时法国共产党的里昂支部决定举行列宁追悼大会,但是法国政府规定不许外国共产党员参加列宁追悼大会。但当时的法国少年共产党主要负责人,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派张若名前去参加追悼大会,并要求张若名当场发言。

结果是前去参加追悼大会的张若名,差点就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虽然后来并未被驱逐出境,但是一直生活在法国警察的监视之中。加之张若名的祖父是河北清苑县一带的首富,同时父亲也曾做过反动政府的官僚等出生问题,此时的张若名还因出生问题,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最后,心力疲惫的张若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退出在法的中国少年共产党,从此不再介入政治,专心留法读书,回国后用知识报效国家。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王珞丹(右)在《建党伟业》中饰演进步女青年张若名(左)

1919年,周恩来与张若名在天津开展“五四爱国运动”时,邓颖超虽于张若名同为一届同学,但是当时的邓颖超才15岁,尚未到达谈情说爱的年纪,而那时的张若名大邓颖超四岁,小周恩来两岁,已经是19岁的青年,并且由于两人同属学生中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恋情在学生中间已经属于不用公开的秘密。所有人,包括邓颖超在内,都觉得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对,但是因为后来张若名的决定,致使她与周恩来在革命和爱情的道路上分道扬镳。

后来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的一书中曾这样写过:

当周恩来后来写信与邓颖超示爱时,邓颖超还诧异地询问周恩来若名姐姐呢?怎么最近的书信中不在提起若名姐姐了?

后来邓颖超在与侄女周秉德谈及恋爱观的时候,才提起周恩来与张若名分手的具体细节。因为周恩来认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道路,决定不惜牺牲生命,用自己的终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他要找的终生伴侣,必须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这样的同志,又必须要经过艰难岁月的磨练与考验,而如果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张若名的确不适合。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周恩来和邓颖超

不过这与张若名的出生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张若名出生在一个当地地主兼官僚的封建家庭当中,她当时能主动投身到“五四运动”当中,已经顶住了来自家庭与亲人们的巨大压力,因为张若名的家庭是非常反感革命的,曾多次要求张若名不要在外抛头露面。

在张若名不听家庭劝阻后,张若名的父亲还曾登报与女儿张若名脱离父女关系,并不再为张若名提供学习、生活所需费用。而在法国勤工俭学当中,张若名不仅遭受了法国警察的跟踪盯梢,还经受了同志之间的猜疑与审查,这对于一位出生大家的小姐来说,无疑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最终选择了放弃,从新开始新的生活。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192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时照片

这些显然是不符合周恩来的择偶标准的,反观邓颖超的革命意志与革命道路上的表现,一直以来同周恩来互相搀扶,互相帮助,而且邓颖超的革命意志非常坚定,无论自己受到多大风险、多大委屈都能坚持革命斗争下去,所以周恩来最终选择了邓颖超这位志同道合,当之无愧的革命兼生活伴侣,来陪伴自己终生。

邓颖超的同学,周恩来的初恋张若名,为何最终与周恩来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