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恩爱20年无子,她愧疚领养一女,不料养女却怀了丈夫孩子

自古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这句古训用在女人的身上尤为残忍。
受封建传统思想所影响,子嗣血脉代代相传,倘若一个女人不能生育子嗣,那么她就得主动为自己的丈夫纳妾,否则这个女人就是绝家族血脉的罪人。即使是受过先进教育的人,在子嗣方面也很执着,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李国秦是李鸿章的侄孙女。李鸿章是清朝有名的中兴之臣,他的家族中也是才人辈出,很多都身居要职。身为李家人的李国秦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学习琴棋书画,家中对她的教育也十分的重视,实属于真正的大家闺秀,奈何她自己的婚姻却不能自己做主。
早在晚清时期已经开始逐步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仍有许多富庶人家保持着一妻多夫的封建陋习,刚好处于过渡期,国人的思想还需要慢慢的转变。李国秦的父亲为人比较古板,虽然也是留过学,受过先进教育的人,但仍改变不了他的封建迷信思想。
他有三女,李国秦乃是他的大女儿,第一次操持女儿的婚姻,他当然希望女儿能找到幸福的归宿,但同时也必须达到八字相合,门当户对的条件。

婚姻全靠八字合
第一个来提亲的是大女儿青梅竹马的玩伴,知根知底,人品家世都很不错,孩子们也聊得来,足以匹配女儿了。于是父亲拿着两人的八字去合,结果很是让人遗憾,卦象显示两人八字不合,在一起会相互影响,甚至会有累及家族的大祸,父亲便直截了当的拒绝了这桩婚事。
经过父亲的精挑细选,他终于又为自己的大女儿物色到一个各方面都很出挑的年轻人,此人便是李国秦以后的丈夫张福运。
尽管此人比自己的女儿大了十几岁,但他是中国留学生中读哈佛的第一人,家世条件也很是优渥,在其父亲眼里这个人有文化知礼数,出国留过学接受新思想文化教育,长相上还算是清秀,关键是他们的八字相合,可谓是再适合不过的女婿人选。于是,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而这一切作为女主角的李国秦却没有过多置喙的馀地,即使她不想自己的婚姻如此仓促,她甚至都不了解这个人,但到底骨子里的陈旧思想作怪,父母之命不得违背,不是这个人也会是其他人,于是她就这样嫁了。

子嗣艰难
两人的婚后生活也算是恩爱,虽说不上琴瑟和鸣,但也是相敬如宾其乐融融。李国秦端庄大方,秀美可人,接人待物也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张福运对此也十分满意,脸上增光。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结婚20馀年,两人都没有子嗣,这对两夫妻来讲实属遗憾。
李国秦曾暗自看过医生,在得知自己的身体不易受孕之后,对于丈夫她越发感觉愧疚。期间张福运也曾试探过妻子的口风,如为了孩子纳妾云云……但被她断然拒绝了。
受过新思潮影响的李国秦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多一个都接受不了,她实在无法忍受与他人共享丈夫。
从张福运的试探出我们也不难看出,他虽接受过新思想先进的教育,但刻到骨子里的封建思想认为子嗣很重要,是自己血脉的延伸。男人娶妻纳妾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多少辈的老祖宗都是这么过来的,何况他是因为没有子嗣才要纳妾的,他的这种大男子主义思想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也为他以后的婚姻出轨埋下了苗头。

引狼入室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李国秦收养了一个女儿,一是为弥补她与丈夫没有子嗣的愧疚,二是这女孩生活不易,心生怜悯与欢喜之意。所幸的是丈夫对这个女孩也很喜欢,夫妻俩对养女悉心教导。因为无法生育,李国秦基本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这个女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女儿越发的亭亭玉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女俩的关系越来越好,在李国秦的眼里,他们的相处仿佛亲父女般的亲近,一家人和和睦睦。
她曾畅想着女儿到出嫁年龄的时候如何,她会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在挑女婿的时候一定要为女儿把好关。可是造化弄人,命运偏偏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日防夜防的防着丈夫纳妾,没想到她竟然亲自为自己培养出了一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凶手。
有一天,她所谓的女儿来到客厅告诉她"我怀孕了",孩子的父亲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女儿名义上的父亲!李国秦的世界仿佛都坍塌下来,恰巧这个时候丈夫回来,并直接说到,"是的,我喜欢她,我也需要这个孩子"。
面临着丈夫出轨,"女儿"成为了自己的情敌这双重打击,李国秦几将崩溃,更令她绝望的是,丈夫一定会留下这个孩子。

解脱
经过了几天不眠不休的自我折磨,她终是做出决定,离婚。即使丈夫许诺李国琴是正妻,她是妾,他只是为了孩子,但被爱伤透了的李国秦明白,一步退步步错,及时的回头才能摆脱这痛苦之源。
她实在无法面对背叛自己的最亲近的两人,她无法在他们面前强颜欢笑,他们的背叛永远都无法得到原谅。
张福运一直在强调劝解李国秦:"你这么多年没有工作过,也没有一技之长,离开了我你该怎么生活?只要你接受这个孩子,那么我们还是欢乐的一家人。"
一家人,变了味的一家人是他们的,不是李国琴的。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李国琴何必将这些针尖再扎在自己的身上,委曲求全地像只受伤的刺猬独自舔舐伤口。
受伤的李国秦是明智的,她以决绝的态度离婚,茫然的看着这虚华的人世间,已找不到归路。跌撞的走到山门下,既看淡人间事,亦无所牵挂,剃度出家皈依佛门。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