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一个条约:让中国在欧洲有一块“领土”,国人可以自由出入

在最初的北极科学调查活动发展中,北极圈周围的各个国家都接连建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科考站,而中国却迟迟没有办法成立我国的科考站,因此在那个时期,中国的北极科考是一段空白。
但是,突然出现的一个1928年的条约却让中国有了在北极圈立足的“身份证”,从此中国也在欧洲有了一块“领土”,那就是《斯瓦尔巴条约》。
共享条约
斯瓦尔巴群岛是位于北极地区的群岛,斯瓦尔巴意思为“冷岸海岸”,是挪威国界最北端的土地,是最接近北极地区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
从17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出,探险家们陆陆续续将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和岛屿都做了归属,成为了不同国家的领土,而斯瓦尔巴群岛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完全不具备能够自立门户的能力,只好成为各个国家的眼中肉,谁都想要他,却不能够独自拥有它。

因此,这些都想要分一杯羹的国家只好通过协商制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享这片土地的条约,也就是《斯瓦尔巴条约》。
《斯瓦尔巴条约》给予了英国、美国、丹麦、挪威、中国、法国等18个国家使用斯瓦尔巴这片土地的权力,但是挪威始终都是充分拥有这里的主权的国家,这里也因为这一个条约成为了北极地区的第一个也是为一个非军事区。
所谓非军事区,就是非武装区,居民的所有安全由挪威负责。缔约内的国家的公民完全可以自由进出斯瓦尔巴,并且可以在当地挪威法律的约束下自由生活。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作为缔约国之一的中国的所有公民都可以在欧洲的这一方小土地上进行正常的活动,比如中国在2004年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的中国北极黄河站,全球的第八个在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北极科考站。

《斯瓦尔巴条约》的制定时间是1920年,众所周知,1920年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时期,本身国内就已经足够令人焦头烂额了,怎么会想起来去签订一个关于北极地区的领土缔约呢?
一场稀里糊涂的条约签订
当时邀请北洋政府去法国巴黎签订《斯瓦尔巴条约》的正是法国政府,而法国政府邀请北洋政府去签订这个缔约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多。
按照传统的条约规定,一个条约的生效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国家和一定数量的人口,规定要求条约内国家的人口数量必须占有全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定百分比,因此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就被邀请去了这一场看似与中国无关的缔约签订会。
聪明的主办方法国,在邀请了人口大国中国后,这个条约很容易就达到了生效的条件,同时对自己也毫无损失,反而让日后的中国感谢了当时法国的邀请,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而当时被邀请的北洋政府也是不知所云,反正去就是了,也不没有损失,既不用割地赔款,也不要得罪各国,反而能够拥有一个欧洲国家的永久面前,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个条约是毫无用处的。
战乱不断的国内,国库赤字,百姓生活困苦,哪里来得精力去研究这个远在欧洲又极其寒冷的地方,更别说和别的国家一起开发这片土地,寻找这里的“宝藏“,能保护好国内的宝藏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这份《斯瓦尔巴条约》上的中国署名是段祺瑞。段祺瑞是当时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也是后来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当时的段祺瑞一定不会想到,八十多年后的中国会万分感谢他当时签下的字,让中国得以紧随世界发展的脚步,在科考上不落后世界。

意外的英文文件造就了中国科考站——黄河站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并不知道我国早在1920年就拥有了建立北极科考站的资格,中国的可科考家们还在苦恼中国没有可以在北极圈立足的地方,担心中国的科考事业落后世界。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一份英文缔约,发现中国竟然也是斯瓦尔巴缔约国中的一员,中国的科考团站起来了!中国的科考站——黄河站也迅速在斯瓦尔巴群岛上站稳了脚跟。
成功建立的北极黄河站不仅是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而且还是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在这里,中国拥有了一个更加广阔有力的平台去解开有关于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学科的谜团。
同时还让中国更加全面的去追踪同步研究南北两极的极光,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武器。

如果说,斯瓦尔巴是中国在欧洲的“领土“,倒不如说斯瓦尔巴是中国研究世界科学的空间站,因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存在,才让这个后来慢慢重振雄风的国家可以拥有施展实力的一方”土地“。
”领土”的意义不可以局限于拥有它使用它,更加要升华的是好好运用它。斯瓦尔巴对中国人的永久免签,让中国人可以完全自由进出,并不是真正实现让中国旅游团去那里大规模观光,而是让中国的科考团可以在那里无所顾忌地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心无旁骛地研究学术,促进中国科学地发展,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保护它
位置特殊的斯瓦尔群岛拥有行走在陆地上的北极熊、北极狐和驯鹿,也有海里游动的各种鱼类,但是人类曾经的无情掠夺却让这片土地渐渐失去了原来该有的冰雪世界里的生机。这也是人类的领土,我们也需要像保护自己的家园一样保护它。

因此,近几年,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挪威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斯瓦尔巴正将保护环境作为所有活动开始的前提。
斯瓦尔巴不仅仅是北极圈的土地,更是缔约内的中国领土,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责无旁贷地保护我们的领土,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自由地进出这一片土地,在这里自由地生活!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