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飞行员徐廷泽,首个驾机回归获2500两黄金,授衔少校结局如何?

"原蒋军空军第二联队十一大队四十二中队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美制F-86F喷气战斗机起义,飞返祖国大陆,于今日上午在华东某机场安全降落。徐廷泽弃暗投明归来,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是1963年《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则令人振奋又欣慰的消息,这则消息的主人公——徐廷泽,开创了国民政府飞行员投诚大陆的先河,一时间轰动中外。
心之所向
"天之骄子"徐廷泽,是台湾空军颇有名气的飞行员,他的飞行技术首屈一指,在执行任务和飞行训练中卖劲,很得上司的赏识,先后获得"玄武""雄鹜""翔豹""飞虎""云龙""复兴"六种奖章。
1961年,徐廷泽被授予"克难英雄"称号。同年,他在台北参加了国民政府的英模大会,蒋委员亲自给他"嘉勉",并两次宴请了他。国民政府"双十节"时,他两次被推为受阅代表,驾机从"总统府"上空飞过,接受蒋委员检阅。

这些在别人看来无比风光的荣誉和高层上司的赏识,在徐廷泽心中却怎么也比不过心中乡愁。徐廷泽的思乡之情来自一本《中国名山胜水》,这是徐廷泽在逛书摊时偶然发现的一本书,在通宵未眠读了两遍之后,徐廷泽眼前浮现出老家四川黔江的风貌。江水清清、山林茂盛、父老亲密,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徐廷泽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思念家乡,怀念故人,乡音未改的徐廷泽萌生了回归的意向。
1962年,台湾军队里发动了一次来势汹汹的"忠贞"大检查,凡对上司稍有不满,或者过去与我党有过接触的人,均被视为"间谍"予以软禁或逮捕,弄得人心恐慌不安。徐廷泽也在这次大检查中被人阴了一把。
原因是徐廷泽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所以检查人员怀疑徐廷泽"私通共党"。从这以后,徐廷泽在军中连连遇挫。一次,地面高炮部队进行射击练习,飞拖靶这是最危险的差事,指挥官偏要他这位"克难英雄"亲自出马,地面高炮部队稍有不慎,徐廷泽和飞机将会葬身于炮火中。

又有一次,天空阴云密布,巡航飞行任务没有人愿去,上司打着"照顾"徐廷泽的旗号,偏要他出征。连连不断的打击和刁难你,让徐廷泽预感到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将要临头,此时的徐廷泽孤立无援,面临着身败名裂的糟糕前景;苦苦思索,反复比较之后,终于下决心要趁着尚未停飞的时机,结束这屈辱的生活,摆脱可怕的厄运。
回归
下定决心的徐廷泽开始悄悄地进行准备。徐廷泽特意购买了一份中国地图,在公园的一角,仔细地观察福建的河流、山川、城镇,又和自己的飞行图详细对照,寻找福建机场的方位,寻找开阔地带,他把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1963年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同伴去舞厅,他以头痛为由,独自一人留在了卧室,打开收音机,收听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广播:"蒋空军官兵们,祖国大陆和亲人们盼望你们回来,人民政府欢迎你们归来,将视情奖励你们……"
这亲切的声音,给了徐廷泽鼓舞和力量,徐廷泽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冲出黑暗的时机。1963年,5月眼看就要过去了,作战科却仍迟迟不给他下达飞行训练的指令,徐廷泽如坐针毡,寝食难安,一度怀疑上头知道了自己的计划。5月31日,中队总算把6月份的飞行计划公布了。

徐廷泽看着飞行计划指示牌:六月份的第一个飞行日就有他的任务,他暗暗窃喜。1963年6月1日,徐廷泽向气象员打听了天气状况,得知天气良好,又推测福建地带天气状况应该也是适合飞行的,徐廷泽充满信心。然而徐廷泽还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需要甩掉一起训练的僚机。
徐廷泽心中忐忑,在飞行前悄悄将炮弹推入炮膛以备不时之需。徐廷泽一边训练一边思考对策,此时,僚机忽然向塔台报告飞机油量表失效,请求返航;徐廷泽意识到这是一好机会,于是在陪同僚机返场,僚机刚一落地,徐廷泽立即加大油门紧急爬升,飞上云海之上,他迅速对正航线,向大陆飞去。
无线电台发现了徐廷泽的异常,向他喊话,发出警告,然而徐廷泽根本无心理睬,他关掉无线电专心飞行。此时又有4架飞机前来阻挡他,他敏捷的操控飞机转弯,将其甩在身后,向大陆方向俯冲。
不料在接近大陆上空时,天气变得越来越恶劣,忽然下起雨来,徐廷泽在雨中艰难的飞行,由于不知道机场的具体位置,他只好降低飞行高度,观察地面的情况;但大陆机场误以为徐廷泽是来进攻破坏的,发出炮弹攻击。

面对随时会被攻击的生命威胁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徐廷泽心中急切又焦虑,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缩小油门,以备长时间飞行,将飞机控制在云层底层,既利于自己观察地面情况,也不至于被发现、攻击;好在徐廷泽在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一座位于海边的机场,并且顺利在这里降落。
1963年6月1 日上午9时零5分,徐廷泽推开座舱盖,走下飞机,这一时刻成为了历史性的一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从台湾驾机回来的歼击飞行员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祖国母亲敞开自己的怀抱,热烈的欢迎了这位勇敢的起义飞行员。徐廷泽的起义是对国民政府部队的深刻讽刺,更是他们心向大陆的思想体现。
新的生活
国防部在福州为徐廷泽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欢迎会,解放军空军司令员亲自出席欢迎会,代表国防部授予了徐廷泽解放军空军少校的军衔,并向徐廷泽颁发了2500两黄金的奖金证明书。
6月25日,总理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徐廷泽,与他嘘寒问暖,谈笑风生,特别关照徐廷泽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徐廷泽感动不已,看着一张张关切自己的面孔,踩在祖国的土地上,感受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徐廷泽如同走出黑夜的人,他感受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急切地想要为祖国做些什么,想要报答党和祖国人民对他的帮助。

经过参观学习,徐廷泽被分配到空军某飞行团担任副团长。无论组织上分配他负责领导机务维修,还是组织飞行员的体育训练,他都是尽心竭力地完成。工作中,他虚心向老干部学习,定期下部队组织检查,认真帮助干部战士解决具体问题,使部队飞行人员训练工作开展得生气勃勃,部队不仅受到上级的表扬,而且被评为空军先进单位;徐廷泽在大陆的新生活愉悦又充实。
但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徐廷泽飞回大陆的第三年,到了特别时期。徐廷泽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被开除了公职,赶到农村进行管制劳动。劳动改造的日子过得艰苦异常,但徐廷泽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他也坚信党和人民绝不会忘记这个从台湾起义归来的忠诚儿子。
1969年6月,徐廷泽被部队召回,和总理一起接见从台湾起义归来的黄天明和朱京荣;在见到总理之后,总理对徐廷泽关切询问,并对他的思想觉悟表示赞赏肯定;徐廷泽越发的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信任。
之后,徐廷泽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曲折中进步,在苦难中不退缩的徐廷泽,凭借自己忠诚老实的良好表现,终于在1978年9月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

在后来的日子里,徐廷泽更加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为人民空军建设作出了贡献;空军党委 也授予他特级飞行员称号他先后被任命为某飞行团副团长,空军某师副参谋长,空军某飞行学院副院长、顾问。
徐廷泽在旧社会饱尝了十七年风寒,在国民政府部队经受了十八年辛酸,在祖国大陆度过了三十三年的欢欣。历数往事,感慨万千,只有祖国大地才能让徐廷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只有祖国能包容徐廷泽,风云变幻多少年,祖国心中永远不忘他们。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