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是什么让岳飞如此愤怒,当然是发生在靖康二年的靖康之难。对于赵宋而言,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如果不是童贯等人与金国缔结海上之盟,相约共同打击辽国,这场动荡也许就不会发生。

南宋也没有吸取北宋的教训,选择和蒙古人联合攻打金国,最后酿成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对于靖康之难,很多人都只是听说,但并不了解其中的详细过程。

(一)、咎由自取,国弱自受人欺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自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给了辽国以后,中原地区便无险可守。赵宋一直想着夺取燕云地区的控制权,然而一直无果。联合了金国以后,他们想的是两路夹击。北宋从南方进攻,而金国自东北入关,形成合围之势。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1. 兼弱攻昧,北宋皇帝的白日梦

"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这是缔结盟约前,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而宋徽宗和童贯等人认为,金国很弱小,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而且,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两相联合,就一定能够打败辽国而后拿到后晋割让的土地。

这个想法,的确很好,能够给行将就木的辽国致命一击。而且,金太祖在位的时候也认为北宋的确实是可以依附的大国。紧接着北宋出兵十万,攻入燕云之地。童贯这些人眼里,辽国已经快要垮台了,他们没什么战斗力。不料,打到辽国南京时,却被人家打的溃不成军。如此一来,金国方面就知道了北宋的实力。因为当时的辽国的确是不堪一击,没想到北宋比他们还要废柴。紧接着完颜阿骨打亲自率军,拿下了辽国的南京也就是北京城。

如此一来,人家金国就占据了主动权。非但没有按照约定给北宋六州之地,而且还要求他们进贡岁币。北宋得到的不过是一些"城市邱墟、狐狸穴处",州郡的百姓早就拉回了东北。至于云州地区,金国要求北宋出犒军费,才可以给予。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2. 自食苦果,终究引狼入室

金太祖答应了再给北宋三州,不过因为他的逝世,戛然而止。金国的少壮派,金兀术还有完颜宗望等人坚决反对割地给北宋。"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

他们认为北宋在打辽朝的时候,本来就没怎么出力。而且,很多行为都违背了海上之盟,他们总是藏匿金国叛将也诱导边民。更何况,山西乃金国的西大门,万万不可让北宋对自己形成夹击之势。

其实,这些不过是强者的借口。金国人狼子野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不过是为了自己觊觎中原大地,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完颜宗翰和宗望在太宗的授意下,率领十万精兵南下入宋。他们先是攻打北宋在燕云十六州的府地,从秦皇岛出发拿下了燕山府又在密云和古北口大败宋军。

金国的将领们发现,原来北宋就和辽国一样,不堪一击。北宋在河北境内的驻军将领们,大都胆小如鼠。很多都是还没等开战,就开城投降了。随着信德府的失守,北宋在河北已经没有了根据地。金兀术的西路军,迅速展开了对山西的攻占。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二)、围困开封,意图已很明显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很快就抵达了汴梁城下,他的手中还有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兵临城下,城中的宋钦宗很是恐惧,赶忙派人何谈,决定割让太原、河间与中山给金国。可是北宋的使者王云,在磁州趁乱烧杀抢掠最终激发民变,王云被杀。而康王赵构,急忙赶往相州避险。

1.一战在北宋的妥协中结束

北宋的军营中,还是有不少主战派的,当然主和派之人更多。力主投降的李邦彦、李棁把偷袭完颜宗望大营的消息透露给金国细作,故而姚平仲一伙人全部被杀。此事以后,完颜宗望勃然大怒,决定不等金兀术到来,先行攻城。

很快,金国的大军就到了汴梁城下,幸亏有李纲和种师道等人的拼死抵抗,才保住了大宋王朝。而且,宋钦宗又是给人赔礼道歉又是如何如何,完颜宗望也知道,如果强行攻城,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因此倒不如先行撤军。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种师道等人决议跟着撤退的金军,伺机而动,找到机会,就偷袭他们。可是,朝堂上的主和派一再劝说钦宗,最终种师道的计划还是没能顺利实施。可见,那时候的北宋王廷已经行将就木。朝堂上充满着奸佞小人,皇帝也是昏庸无道。

2.在耻辱中覆灭的王朝

宋钦宗周而复始的和谈与一昧的妥协,终究让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兄弟失去了耐心。他们展开了一场竞赛,比比谁攻占的城池多,比比谁先到达汴梁城。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从汴梁城西侧进攻,而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军从黄河南岸出发。

这一次,简直比第一次攻打还要顺利。完颜宗望于刘家寺修整三日,抢先完颜宗翰对汴梁东门发动攻击。宋钦宗命令姚友仲和辛承宗各领兵一万,分别驻守东西两侧城门。同时,安排汴梁周边的守军,入京勤王。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以张叔夜为首的各道总管,冲过金军封锁线,直入汴梁。大家都劝说宋钦宗带着徽宗赶紧从南门出发,赶往南阳,以免被俘。可为时已晚,因为完颜宗翰的大军也赶到了汴梁。两兄弟在城外的青州,顺利会师。决议,并合一处,攻打东门。北宋的守城将士们,拼死顽抗,他们把草点燃,扔向攻城的金兵,还烧毁了他们的塔楼。

就这样打了一个多月,双方也未能分出胜负。而且,若能够再坚持一些时日,北宋的各路援军,也会相继赶到,有可能解了城中之围。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三)、丙午之耻,北宋自取灭亡

"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宋徽宗如果不当皇帝,他可能是一位书法家,画家。但他只有一颗玩心,就连高俅那样的市井小人,都能当上太尉。还有童贯、杨戬和蔡京这些奸臣,都是在他一手提拔下起来的。可以说赵佶是很荒唐的,他在开封之战中,做出了一个断送了大宋江山的决定。

1. 听信愚弄,最终国破家亡

金国与北宋在汴梁南门已经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拉锯战,而宋徽宗虽然已经退位不过面对生死存亡,他仍然想出一把力。其实,他出力还不如不出力。有一个叫郭京的方士,人称活神仙。他找到徽宗,声称自己会六甲法,能够请来天兵天将,生擒金国将领。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起初,宋钦宗对此不以为意,但他的老爹徽宗闻之心动,不断的劝说儿子,"死马当活马医"。郭京找来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个生辰八字相同之人,组成了他的六甲神兵。并且,要求汴梁城的守军,全部换成这些人。

郭京此人按照现在的话而言,有些妄想症。他竟然胆大的打开南门,让他的六甲兵与金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这些乌合之众很快就被一冲而散。他又主动请缨,亲自挂帅,迎战金军,不料很快全军覆没,他本人仓皇出逃。

但是两度大开城门,这就给了金军入城的机会。完颜宗翰率领大军,趁机攻入城中。宋朝的守将们,杀的杀,降的降,乱作一团。宋钦宗亲自与完颜宗望谈判,请求称臣和藩,并且拿出了皇宫内的全部宝物。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第二年,金太宗下诏废黜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这是多么的荒唐,大一统王朝的两个九五之尊的帝王,竟然是由外族下令罢黜的。

2. 咎由自取,灭亡已成定局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衰颓也"。北宋后期朝堂上充斥着蛊惑圣心的奸佞小人,更何况徽宗与钦宗也不是什么明君。他们一昧的听信主降派的谗言,可他们不明白。那些臣子们可以投降,可以再做个高官,但他二位不能投降。

所以,即使北宋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也无济于事。金国给了他们几个州,但是北宋根本就没有能力管辖。否则,也不能如此快的被金兀术和完颜宗望两兄弟全部占领。别说燕云十六州了,就连京师,徽宗和钦宗都拱卫不了。

靖康之难!金国10万大军攻宋,两度大开城门,俘虏二帝

就像种师道和李纲这样的直臣,忠臣,皇帝们从来都不信任。畏首畏尾,生怕这些人得罪了金国,生怕这些人拥兵自重,起兵谋反。反观金国方面,那是铁板一块。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立志要做天下的主人。

结语:

靖康之变的事情,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因为徽钦二帝,实在是太过荒唐。内有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外有虎视眈眈的金国大军。但他二人还是沉吟在饮酒作乐中,直到他们被实行了牵羊礼,才发现过去的自己的确是很混蛋。岳飞要迎回的,就是这样两个皇帝。

参考文献:

《宋史》

《金史》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