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洲:出生地主家庭,自带大洋去抗战,授衔之日他在帮人家理发

行行重行行,从夜半到天明。
大城市的奋斗者忙碌到半夜,有些没做太多事的却叫苦叫累,这时候长辈就会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和平年代的苦和累都是可以克服的。
而很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山和草地。战争是世界上最无情的存在,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化核武器时代,坚硬的武器都可以无情地摧毁血肉之躯。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与腐朽的清王朝决裂后陷入到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之中,新中国的建立依靠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革命斗士,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英雄。
血雨腥风的革命征涯
总体而言,中国从鸦片战争至今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就我党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看。
我们的革命先辈主要和帝国主义强盗、国民政府进行斗争,最后成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

当时中国革命危机四伏,一边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一边是结果孙中山旗帜的国民政府打歪主意,企图消灭我党这个新兴组织。
我党就在夹缝中一点点壮大,依靠小米加步枪和老百姓的支持走到了最后,至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还有主席的雕塑,那里是革命永恒的起点,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关键因素不是物质而是人,有好人才有希望,才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好人包括水——好的百姓,也包括助推器——好的朋友,当然更包括舟——好的组织者和领头雁。以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关键时刻智慧决策,突破了敌人设下了一个又一个圈套。
而在主席的背后,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的斗士们,他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新中国的长城。

建国后的军衔评定
庄严、肃穆、雄伟——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主席纪念堂南北相邻,无数中外人士慕名瞻仰,每年9月末还会进行全国性的集体凭吊。
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初就着手设计的纪念碑,到1958年正式建成,才女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也曾参与设计。
主席亲自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每每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都会回想起那些峥嵘岁月。
这些是故去的革命英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活英雄,新中国没有忘记任何一个人,1955年评选并授予功勋们军衔。除了我们熟知的十大元帅,还评选出57位开国上将,177位开国中将,802位开国少将,一些开国将领在新中国担任要职。
还有一些人长命百岁绵延至今,参加过近几年的国庆典礼,在敬仰他们革命斗志的同时还对他们的长寿羡慕不已。

他们也该好好享受新中国的发展成果,这些发展成果全部都盖着他们的军功章。在军衔评定中,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比如有些人在新中国建立后从部队调到地方,就无缘国家军衔评定,当时能在地方担任要职也是一种弥补。
不过有些人在半路专轨,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革命叛徒当人另当别论,还有一些人选择进入国民政府队伍或者当逃兵,这样的经历让他们无缘军衔评定,历史功绩都埋没于他们他们的一个自我选择。
当年那位"出走的理发师"
段海洲就是这样的人物,这个名字我们并不熟悉,不过这不妨碍他曾经在八路军部队担任过旅长职务。
1909年段海洲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地主家庭,但是他没有成为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而是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带着家里的大洋去抗战,并且带动身边的百姓革命自救。

在段海洲的积极组织下,他所在的抗战团队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不过后来还是寡不敌众,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败阵下来。
面对被国民政府和我党收编的叩问,最初段海洲选择和八路军并肩作战,这件事一度惊动了徐向前。在徐向前的关怀下,段海洲的兵力大大增强并充满希望。
不过遗憾的是,段海洲后来的人生又一次转轨,大学毕业后他面临着新的抉择,这次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加入了国民政府,不过他的原则是不投降日本人,也不攻打自己人。
一直到解放战争,段海洲发现国民政府阵营已经不适合自己,此刻也无法回到解放军队伍,于是他带着一家老小定居重庆,以开理发店维持生计,知道他的人都替他感到惋惜。

如果当初他一直在八路军队伍中献计献策,建国后一定能评上军衔,不过段海洲的回答比较佛系:只要为祖国贡献了一份力,我并不在意军衔。
虽然话这样说,但段海洲一定还有些许遗憾,1990年他带着遗憾去世。
当命运做别样安排
人活着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当然也要接受命运的安排,更多时候考验我们审时度势的能力,如何在关键抉择时刻作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
但是人总是一个片面性动物,不论是冷眼还是热眼都很难看穿一切、看透未来,难免会作出不恰当的活着悔恨终生的判断。
本则故事中的段海洲就是这样的案例人物,他在八路军队伍中走出来后,选择了所谓的精英部队国民政府。

其实当时他不会想到日后国民政府的腐败,国民政府鼓吹的花哨的东西迷惑了他的双目双眼,这一步选择让他在日后进退两难,也失去了评选将领的宝贵机会。
一招错,满盘皆输。这句话深深被段海洲所印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段海洲,毕竟他在那样混乱的历史情境下生活,作为富家子弟的他曾经热血闹革命,这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事情。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