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只是为了虚荣?言论自由并非满嘴胡话

"这世间最可怕的从不是死亡,而是那些杀人于无形的言语,它是一把隐形的匕首,它是一种无味的毒药,它是那恐怖的恶魔,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像地狱里的彼岸花一般,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身为北大博士的王福重竟然说出: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只是为了虚荣。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无形之中将尖刀利刃插向了那群最可爱的人,引来了巨大的社会轰动。

一、言论自由并非满嘴胡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度,国家提倡言论自由,保障言论自由,但是,这种言论自由的权利必须在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才可行使,倘若像王福重一般不顾道德,满嘴胡话是不为世人所接受的。
"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只是为了虚荣",一个"虚荣"毁所有,"成功"使得战士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努力颇具功利性。
诚然,当一等功的奖章和奖金落在战士头上之时,战士获得了最高荣誉,这是对于战士最高的表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单单是如今的战士有功得奖,古代的将士也不例外。倘若古人在某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加官晋爵,金银珠宝怎么会少?
打仗讲究什么?
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罢了,而人和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就如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齐鲁交战战役中,主人公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方式出奇制胜。
敌方鸣鼓进攻,第一次鸣鼓,鼓舞的是士气,第二次士气衰落,第三次士气更是衰微。凭借着己方士气大盛而出奇制胜,足以见得士气的重要性。而有功得赏,便是领导者鼓舞士气的最佳手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当将军便需要严于律己,一次又一次地冲锋陷阵堆积成战功赫赫的将军,可是,从士兵上升为将军的路,哪一个阶段不是依靠奖赏而前进?
成为将军这个梦想就如鱼钩一般,勾着许多人不断向前,不断奋斗。优秀的士兵,往往就是那些想当将军的有志气的士兵。
所以,想拿奖章是因为虚荣吗?想升官是因为虚荣吗?军队提拔普通将士只是因为虚荣?

有研究表明,人往往有同化性,就像同性相吸,脾气秉性相似的人往往会成为朋友,但是,还有一句话叫臭味相投,便如某位王教授一般,思想肮脏的人觉得什么都是肮脏的。
明明将士拿到的奖章是用血与汗一同换来的,明明将士被提拔是因为其足够优秀,明明将士想要更进一步是因为其有志气。
可是,在一些思想肮脏的人总是习惯了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他人,他们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来抹黑那些最可爱的人。

诚然,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社会便是那个最大的名利场,但是,正如没有纯粹的黑也没有纯粹的白一般,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重心都在名利,很多时候名利只是一些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附加品。
战士带着一颗赤子之心保家卫国,英勇地在疆场拼杀,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迎来属于自己的名利,无可指摘。

二、公众人物应该慎言
北大博士王福重,头上带着中国名校专家的王冠,闪闪发光,但是比他的王冠更加闪亮的是他的语言。
面对企业竞争,他说:"没人跳楼说明竞争还有馀地",似乎同胞的生死在他的眼里不值一提。
面对中国女排再一次夺冠,他言:"拿冠军算个毛",似乎国家的集体荣誉感在他眼里轻如鸿毛。面对国家的教育政策他喷"高校应该取消特长生",似乎家长学校的因材施教是他眼中的歧途。

王福重到底是什么人?键盘侠?社会学专家?不,他是财经大咖。常常出没在各大卫视的财经节目,是著名栏目《财经郎眼》的常驻嘉宾。
和他一起合作的财经大能有很多,但是和他一样画风奇特,言论奇葩的却不多。关于王重福的争论有很多,有人觉得他是画风清奇,为数不多的敢说真话的公众人物。
毕竟我们习惯了公众人物暧昧不清、吞吞吐吐的说话态度,乍一出现一位斩钉截铁的专家人物,怎能不关注?但是,更多的人觉得他是在哗众取众,想要千方百计地谋夺公众的眼球。

他不顾道德,没有底线地屡屡"口吐芬芳",不断地挑战公众的容忍力。甚至觉得他"口吐芬芳"是为了黑红所立的人设罢了。
其实,无论是作为学术界大咖,还是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在说话时注意尺度是十分必要的。
蔑视生命,蔑视集体荣誉感,甚至蔑视保家卫国战士的牺牲,诸如此类言论无不宣示着这是一位极端的精致利己主义,其毫无底线,毫无道德,只是徒有专业能力罢了。

这样公众人物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稚子无辜,他们就像是一篇白纸,很可能被诸如此类公众人物带歪,使得其三观不正。
"少年强则国强",倘若我国的少年被带歪,只知道精致利己,毫不关心他人,无道德,无爱国,无集体荣誉感,我们国家的漫漫长路该何去何从?所以,公众人物应该慎言,其发表的言论应该有道德底线。

三、公众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期待榜样,但是,榜样并非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来辨别榜样的光与暗。比如,针对财经专家王福重,我们尊重其在财经界的成就,但是,我们对于他发表的言论要有自己的认知。
"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只是为了虚荣",我们会因为欣赏王福重的财经能力,而支持他的无稽之谈吗?答案自然是否定。但是,有些人总是喜欢不假思索地盲目跟从榜样,他们甚至会去深究战士在疆场拼杀的初衷。

或许,他们能够找到支持王重福言论的例子,但是,以偏概全,单单凭借一两个偶然的例子,来否定全部解放军同志的赤子之心岂不可笑?
所以,请具有一双慧眼,来辩识公众人物其言论的真假,不要偏听偏信,误人害己,岂不悲哉?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