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1989年10月末的一天,厦门云顶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躲不避,怅然远眺着烟雨笼罩的大海对面的一座岛屿,这雨仿佛是40年前牺牲在岛屿上的数千解放军将士,和自己相望对哭。

这位老人就是开国上将叶飞将军,40年前,就是在对面这座金门岛上,因为自己的严重指挥错误,解放军经历了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失败。

三个团9000馀人被国民党守军完全歼灭,近4000名士兵壮烈牺牲。这次金门战役失败还使得蒋介石能够最终固守台湾,大大阻碍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事后叶飞虽然吸取惨痛教训,事后准备着再攻金门一雪前耻,无奈历史始终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1970年,当年的国民党守军指挥官胡琏于台北死去,留下多篇著作论述自己防守此次金门战役的成功心得,裱糊自己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而叶飞自己,却一直带着愧疚和戴罪立功无望的遗憾直到逝世。那么,这场对历史影响重大的战役是怎样发生的呢?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衣锦还乡与败军之将

时间回到1949年10月,彼时叶飞将军已经率领他部下第三野战军10兵团解放厦门。

国民党汤恩伯军队为了防守而修筑的坚固工事,在叶飞佯攻鼓浪屿的声东击西之策下,近乎摆设。国民党军一触即溃,逃往金门、台湾

叶飞自己是福建南安人,在厦门上了中学,又曾在厦门从事地下工作,此番以解放军司令员的身份入城,在亲朋旧友面前自是风光无限。

虽然在厦门边上的金门岛仍旧在国民党手中,叶飞已然将工作重心开始向市政工作偏移,金门岛上的2万余国民党军队在他眼中,不过是用来招待地方领导的一块盘中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中央解放金门的电令催促再三,叶飞却仍然缠身于厦门地方事务,将作战任务交给了以山东士兵为主的28军,对于临战前提交的作战计划甚至尚未详细过目便直接批准。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由于军长、政委、参谋长因故不在岗位,负责战役的具体任务落到了副军长肖锋肩上

也难责怪三军主帅如此轻敌,毕竟厦门是福建的大城,此前的汤恩伯部队乃是蒋介石的嫡系,在此经营已久。

而金门岛不过是一个破落的小县,岛上的李良荣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杂系,他那2万士兵的装备连老百姓都不如。

况且金门自古都处于厦门生活圈中,解放军以扫平汤恩伯的馀威,来攻打李良荣残破守军,就是人数占点劣势也无妨大计,何必劳心费力,多花力气呢。

不仅叶飞,身为他上级的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和身为他下级的肖锋都认为解放军兵锋一到金门,守军自会望风而逃,不战请降。

相比共产党上下干部忙于杯觥交错、弹冠相庆,国民党这边却是被一片哀兵的气氛笼罩着。

自国民党从大陆溃败已成定局,台湾成为了蒋介石最后的落脚点,因此一切事务均以拱卫台湾安全为最高原则。而金门扼守福建海上南大门,一旦金门失守,解放军下一步便迟早会进攻澎湖,继而重演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旧事。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别无选择背水一战的蒋介石在金门押上了老本。对于丢失厦门的汤恩伯,蒋介石并无太多指责。

但是如今他却对汤恩伯下达了严令:"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能请辞易将。"

从而将汤恩伯死死逼守在金门岛上指挥。原本没有多少防御工事的金门,自十月初起大兴土木,寺庙、祠堂、甚至墓碑,一切可用的材料均被拆解用于构筑碉堡工事。

解放军最有可能登陆的西北角古宁头和一点红之间,十公里的海岸线密布200多个碉堡,严阵以待。

有长官督战,李良荣也展示破釜沉舟的决心,不仅将金门岛上原有的轮船全部炸毁,还在古宁头和一点红展开反登陆演习,做好万全准备。

除汤恩伯之外,蒋介石又加上了一张牌,那就是原本盘踞在广东潮汕地区的胡琏部队。事后证明,胡琏正是让叶飞饮恨金门的关键人物。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此时胡琏率领的,是从淮海战役中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十二兵团,虽然原先的司令官黄维已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但并未影响这支部队蒋介石嫡系主力的身份,兵员有三万余,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胡琏此人也是国民党中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曾经得到毛主席"狡如狐,勇如虎"的评价

此前在双堆集吃了败仗,他却能全身而退,还将对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心得编辑成册。蒋介石起用他,也有熟悉对手的考虑。

在厦门战役时,胡琏让汤恩伯部假扮十二兵团上街游行,从而迷惑自己的真正动向。

在广东局势危急,被迫离开潮汕之后,胡琏接到了蒋介石驰援金门的密令,他却并未径直将船开往福建,而是佯装在海上徘徊。

直到10月24日,解放军对金门的进攻已迫在眉睫,大战一触即发,他的部队也来到金门外海等待随时登陆支援之际,他还向蒋介石拍出一封请求返回台湾的电报。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截获电报的叶飞没有加以任何深思,当即拍板决定:胡琏部队不上岛,李良荣的部队还没走,看来是最好的攻击时间了。

是日晚19时,解放军28军第一批次三个团登上帆船驶出海面,金门战役正式打响。

船上的士兵只带了战斗装备和一天的口粮,其馀是一捆捆崭新的钞票,用于庆功宴的活猪,以及用于成立金门县委的桌椅。

兵非弱旅,后勤功亏

叶飞以第一个批次仅有三个团发动金门战役实属迫不得已,解放军驰骋陆地无人可挡,在海上却没有坚船利炮。

国民党败退带走了大部分舰船,还有美国援助的空军,因此解放初期,中国的海岸线仍处于国民党的掌控之下。

自9月起,每逢满潮,国民党都派出海空军轮番轰炸江、浙、沪、闽沿海船只及船厂,28军想方设法才保护下三百多条帆船。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等到攻打金门战令下达,这仅有的船只已是箭在弦上。因此肖锋决定先将第一批三个团运上金门后,船只立即返航再运载第二、第三批次支援。

时值黑夜,国民党虽有海空军,却无用武之地,到天亮,岛上已有足够的解放军兵力,即便军舰飞机再来也与大局无补。

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三个团8000多士兵在凌晨2点到达登陆地古宁头,迅速发起了对敌纵深攻击。国民党的军队也第一时间发现了解放军的渡海行动,展开反击。

由于没有派遣一名师级领导统一指挥,三个团向三个方向分别穿插,登岛的胡琏敏锐地捕获到各地凌乱的枪声,从而准确判断出了解放军的规模和级别。

登陆部队也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把守滩头,仅留下助攻团的一个营巩固登陆场地,似乎第二、第三批次一来,战斗即可解决。

然而凌晨2点正是潮水最高的时分,这边解放军兵力一走,摇船的船工纷纷离船躲避国民党的枪炮。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等到炮火稍歇,战士们招呼船工出来,却发现海水已在10米开外,大小船只尽数搁浅在海岸边的岩石、工事上,原先设想第二、第三梯队陆续增援计划立刻成为泡影,数万人空有战斗准备,却只能沦为隔着海面的啦啦队。

胡琏的十二兵团此时却在金门南面源源不断登岛,岛上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已达5万比8千。叶飞和肖锋对此变故心急如焚,四处搜寻着可以运载兵员的一切船只

但是时间不可能只站在一个人一边,随着战斗的进行,天空开始放亮,国民党海空军毫不耽搁,赶到现场把所有搁浅船只轰炸殆尽,岛上的解放军战士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只能血战到底。

叶飞、肖锋、28军数万将士把对岸战船熊熊燃烧的惨景看得一清二楚,此役已是凶多吉少,纵然人人跺脚流泪,却是爱莫能助。

当然如果像中原大战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小米手推车一样,厦门、金门、乃至福建沿海渔民能踊跃为解放军提供支援和建议,运送兵力的问题也许可以得到解决。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但是28军的山东兵员对此地来说属于外人,而福建新得解放,还没有来得及开展各项改造工作,老百姓对解放军和共产党怀着恐惧大于亲近的心理。

金门岛上的居民看着国共双方的交战宛如看戏,竟称此为"比看电影还过瘾"。就连驾船的船工。有不少也是不熟悉当地水情的28军战士临时充任的,以致对于潮汛往来全无概念,终于酿成搁浅之祸。

已经上岛的三个团目前还未意识到自己身处绝境,正在按照各自的作战计划奋力突进,占领了金门岛上的几处高地。

敌众我寡,无力回天

由于白天不可能进行支援,厦门解放军只能听着隔海传来的枪炮声判断战况,由密集渐渐变得稀疏的枪声揪紧了每个人的心。

10月25日夜间,28军勉强搜集到船只派出了4个连的增援部队,于26日凌晨到达古宁头与先前留下的一个营汇合。

另有29军也派出了100多人,成功登岛,岛上的解放军士兵最终达到8736人,另有350名船工。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而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已达3个军的兵力。胡琏已经进入战场接受指挥。蒋介石也对岛上战况了如指掌,为了全歼岛上共军,他派出儿子蒋经国亲临金门督战

25日起金门外海日夜巡弋着国民党各式军舰,空中来回飞着飞机投掷照明弹和炸弹,阻隔解放军的进一步支援。

国共双方在古宁头依托碉堡工事展开白刃大战,短兵相接,双方来回拉锯。怎奈国民党方面有生力量源源不断投入战场,还有原先留在岛上的坦克突袭解放军防线后方。

由于打坦克的火箭筒在出发前装配混乱,登陆后各部队竟然找不齐部件,缺乏反击坦克手段的解放军在铁皮装甲面前束手无策,被迫离开阵地寻找藏身之所,战场形势已经完全倒向国民党军。

26日下午15时20分,金门登陆部队与厦门的无线电联系随着一声炮响彻底中断。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26日午夜时分,弹尽粮绝的解放军1300多人被挤压到古宁头北面断崖下的沙滩,到了翌日上午,终于不敌国民党的猛烈攻击,或死或俘,全军覆没。

前来督战的蒋经国在飞机上俯瞰全岛已见战斗惨烈满目凄凉;下了飞机驱车直赴司令部,沿途也都是伤兵俘虏;等他到了前线,终于为眼前血肉模糊的战场感慨不已。

到了10月28日,苦战了三天三夜的岛上枪声停息,大势已去,28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对脸色惨白的叶飞失声痛哭。

听闻进攻命令取消的数万将士难忍悲痛,在海边哭着朝天挥洒火力,为牺牲战友送行。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骄兵与哀兵

自古以来,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是久经战场考验的真理。金门之战就再次验证了无论战略上如何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都必须重视对手。

如果叶飞对此前厦门大嶝岛的俘虏中出现了胡琏十二兵团士兵的情报稍加重视,他就可以判断出胡琏已经对厦门方向开始增援。

如果他不是派遣山东兵为主的28军,而是更熟悉本地海况的福建士兵,便不会因为没能及时撤走运兵船而导致搁浅。

如果他再多准备一些船只,第一批次就可以运上6个团近2万人,足够建立对半个金门的控制。如果他能发动厦门和金门的百姓,晓以大义,岛上的解放军战士也不至于孤立无援,坐以待毙。

如果啊如果,对中央提交请求处分的叶飞将军和10兵团的将领们能够保持住胜利时的清醒,把骄傲的情绪收一收,那9086人的血泪就不会白白浪费

金门战役我军为何会战败?敌众我寡是其一,叶飞将军心中深刻的痛

国民党在穷途末路之际得此大胜,军心稳定了下来,蒋介石在金门岛上下的血本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胡琏由此被称为"金门王",长期负责金门的防御事务。

纵然叶飞此后苦苦等待着再次攻打金门的命令,但随着1950年美军仁川登陆,抗美援朝的战略紧迫性压倒了统一台湾,金门战役就此成为叶飞一生的心伤

唯一聊可慰藉的是,毛主席以金门之战为例,要求全党全军重视海战经验教训,在舟山、海南之战前准备慎之又慎,终于成功。

叶飞、肖锋均对此次轻敌骄纵导致的惨败念念不忘,著有不少论述总结得失。

可惜直到两人先后去世,也没能看到金门重归大陆管辖,金门、厦门隔海相望却政治分离的局面,也不知道还要再持续多少年。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