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能力不输岳飞,若不是他击溃金军主力,也就没有南宋的152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灾多难的朝代,无论南北宋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和高明的统帅,北宋有杨家将,南宋有岳飞。但是在南北宋交接的阶段,却有这么一位统帅不被人们所熟知,甚至在史书上也没有太多的介绍,主要是因为岳飞的风头太盛,所以间接的导致他不太被世人所熟悉。

但是就是这位不为世人所熟悉的统帅,却在南北宋的转折点力挽狂澜,一举击败了大军压境的的金国军队,并差点生擒了当时金国名将金兀术。使得宋高宗得以喘息,最后方有了南宋152年的国怍。
靖康元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当时的金国大将金兀术所俘,解行金国。宋高宗仓促南渡,在临安建立了南宋。而身为金军统帅的金兀术挟大胜之师乘机挥军过江,意图一举灭掉宋朝。他发动几十万雄师,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江东地区(现在的除州一代),而金兀术本人则率军向江西地区进发。

金兀术大军渡过长江后,势如破竹,陷临安,破明州,却没有捉到宋高宗,因为高宗此时已经逃往临海的温州而去。金兀术因为怕战线拉的太长,恐深入宋军重地以后被宋军拦腰攻击。便率军迂回北返,十万大军逼近常州镇江一带,准备渡江。

而当时镇守东线的就是大将韩世忠,他早就料到金兀术会从这里渡江,早早的在这里布置好了攻守之计,准备来一次拦江截击。虽然当时韩世忠手下只有八千精兵,但是部署周密,沿江封锁,令金军插翼难渡。
金兀术率先对宋军发起了攻击,同时向金山和焦山突袭,结果在韩世忠的指挥下,金山和焦山的两路不对都损兵折将,不得冲出。而此时金军粮草也将用尽,江北的军队又无法南渡接应自己。无奈之下,只得摆开阵势与宋军来一场正面决战,强渡长江。

两军的战斗于凌晨开始,韩世忠夫人梁红玉负责江面指挥。她高踞于楼船之上,亲自擂鼓,敌向东则指向东,敌向西则指向西。宋军三面夹攻之下,只杀得金兀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渡江的金兵溺死的,杀伤的不计其数。只好退回南岸,逐渐向西移动,意图绕过镇江,在西面再强行渡江。可是韩世忠却沿岸追击,监视金兀术的行动,一直把金兵逼进了建康东北的死水港“黄天荡”。

由于黄天荡是一个死港,无水可通,韩世忠见金兀术军尽入黄天荡后,立即凿沉战船,封住了港口,金军粮草用尽,又无路可出,眼看不过几天的功夫就会粮尽饿死。
金兀术进入黄天荡后,也发觉这里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不死奈何!焦急起来,于是悬赏寻找解围的方法。却有当地士人献计称:黄天荡联着老鹤河旧道,虽然现在被淹塞了,但是河底却尽是泥沙,很容易就可以掘开。掘开之后,此处直通秦淮河,到了秦淮河就可以转入长江了。

金兀术接受了这个计划,立刻集中人力,一天一夜的工夫,就把河道掘通了,而后通过五十里路的老鹤河悄悄的逃到了南京。当韩世忠发觉时,金兀术已经带着残兵偷渡过江去了。
黄天荡一战有力的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杀灭了金军的有生力量,使得金军暂时无力难顾,最终才使得南宋得以重新修整,才能保存了152年的国怍。

而韩世忠黄天荡一战,本应将金国名将金兀术及其残兵全部消灭,立下不世的功勋,却因为当地士人的背叛高密,以至于最后一刻功败垂成。痛哉、惜哉。若是黄天荡一战,能够生擒或者杀死金兀术及其残兵,则金国硬是元气大伤,至此再无南下进攻的力量。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可以说金兀术能够逃回江北也是其命不该绝,这也就注定了南宋朝廷的动荡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