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河南省巩义市有一座占地4000亩的陵寝,众多石雕的耸立两侧,在夕阳的映照下,石狮、石虎、石马、石武士静静伫立,显得格外的庄重、深沉,这里就是宋朝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永昌陵。

永昌陵没有城垣,没有建筑,只有鹊台、乳台的基址土堆尚在,远远看去破败不堪,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荒凉的皇陵。其荒凉的程度,甚至连盗墓贼都嫌弃,考古专家更是不屑一顾。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后周名将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是著名的军事家、武术家。后汉初年,赵匡胤成为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的将军,屡立战功。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因功被封为滑州副指挥使,后随郭威养子柴荣至开封府做马直军使。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柴荣成为后周皇帝后,赵匡胤被封为禁军统领,带领北周部队先后抵挡北汉、契丹联军;征伐南唐;北伐契丹等战役,每战皆亲临敌阵,战功赫赫。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北伐契丹结束后,周世宗柴荣因病回京。途中偶的一布袋,其中有一木板上写着“点检做天子”,心中怀疑的柴荣于是任命赵匡胤为减校太傅、殿前都检点,接替了原来的殿前都检点张永德,此时的赵匡胤成为了北周禁军的最高统帅。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黄袍加身

身患重病的周世宗柴荣回京后没多久就驾崩了,七岁的柴宗训登基成为了后周恭帝,随即加封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减校太尉,后周兵权都掌握在了赵匡胤的手上。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显德七年,前方传来消息,北汉和契丹联兵南下,预趁后周少帝继位政权不稳的情况下联手消灭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慌张之中未曾仔细辨别消息的真假,匆忙之中派遣赵匡胤统领诸军北上抵御北汉和契丹的联军。

显德七年正月初二,奉命北上的赵匡胤率领大军夜宿距离开封仅有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后,命令手下亲信在将士中散布流言:“现在皇帝年幼,我们这些为国效力的将士即使有功,也没有人知道,不如拥戴赵匡胤当皇帝,然后再进行北征”。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正月初三,被流言煽动的将士们在赵匡胤的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的带领下,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随即率军返回开封。守备开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当即打开城门,放赵匡胤进入了开封城。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直到率兵来到皇宫,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上当。然而为时已晚,只得无奈听命,赵匡胤遂以宋为国号,建立了“宋朝”。

结束五代十国的局面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眼看天下割据、诸侯并起,决心通过战争统一天下,随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干德元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率领宋军水陆并进,一举平定了湖南,随后将各地小的诸侯、节度使尽皆消灭。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干德二年,赵匡胤兵分两路直奔城都,后蜀皇帝孟昶(chng)举城投降,后蜀灭亡。孟昶的皇后于是写下了名传千古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一个是男儿。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开宝四年宋军攻陷兴王府,南汉灭亡。开宝八年,宋军全歼南唐十万大军,南唐后主李煜投降,此后因为怀念故国,写下了一首《虞美人》,却也因这首《虞美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可以说是宋太祖赵匡胤做的自认为最满意的一件事情。在平定南唐后,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然而赵匡胤本身就是因为篡权而得到的皇位,为了巩固新生的王朝,建议中央集权,防止武将的权利过大造成唐朝末期的藩镇之乱。赵匡胤在丞相赵普的建言下决定削减武将的权利,收回武将手里的军队。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已经决定的赵匡胤下朝后,将石守信等将领留下喝酒,随后他叹了一口气到:“当天子太过艰难了,我晚上都不敢安心的睡觉啊!”石守信等人惊问其故,宋太祖说到:“皇帝不好当啊,你们要富贵因此让我黄袍加身登上皇位,如果以后你们的部下想要富贵,一袭黄袍加身,就是你们不想当皇帝,也是身不由己啊!”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将领们终于知道了宋太祖的意思,于是恳请皇帝给指一条路。赵匡胤于是说到:“你们不如放弃兵权,我给你们很多的钱财,你们回去做个富家翁,我们君臣之间两无猜疑,还可全君臣之义,岂不是一件美事?”石守信等人明白,兵权之事再无回旋的馀地,只得拜谢。第二天纷纷上表称病,交出了兵权。

烛影斧声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病重,让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有人远远的看到点着蜡烛的宫殿里烛影摇动不停,人影闪烁,仿佛是赵光义在躲避和退让。过了一会,又听见有斧头戳击地面和击中物体的声音,并且听到赵匡胤大声喊到:“好为之”。当天夜里,赵光义留宿在皇宫之内,宋太祖赵匡胤却于当夜驾崩了。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高宗。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对于这件事情,后世之人说法不一,有人说赵光义谋杀了太祖赵匡胤,篡夺了宋朝江山。有人说是太后杜氏在去世前就和赵匡胤有过约定,由其三弟赵光义继承皇位。

文莹《续湘山野录》所记载的这一段语气隐约,文辞闪烁的内容,疑似认为赵光义有“弑兄”之举,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烛影斧声”。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而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却是极力的为宋高宗进行辩解,声称按照宋朝礼制,除了皇帝和皇子外,宫中不得有其他男子居住,因此当晚赵光义并未在宫中留宿,不可能“弑兄”。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也是主张司马光的这一说法。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等人考证后也认为赵光义并未“弑兄”。至于清末光绪时期的野史《烬余录》则是更被认为“烛影斧声”只说不可信。此外,吴蔚所著《宋史疑云》里则指出,所谓的“斧”指的并不是斧头,而应该是“镇纸”,如果是“镇纸”的话,是不可能也不能够杀人的。

最荒凉的皇陵

赵匡胤死后,停棺于万岁殿,第二年四月运往了永昌陵下葬。由于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生前不喜欢奢华,因此他对于陵寝的建造并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因此在下葬的时候并没有在陵墓里放多少值钱的东西,据《宋史》记载,随葬的物品里并没有金银珠宝,只有生前所佩戴的玉圭、佩剑、冕、翠衣及种种明器。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墓,相比于前朝的帝陵,赵匡胤的陵寝可谓是非常的寒碜了,除了陵寝外面的一些雕像以外,没有其他过多的装饰,而陵寝内仅有不多的陪葬品也被前朝盗墓者给搜刮干净了。

如今的永昌陵可以说已经就是个空壳子了,没有任何一点值得研究的价值,不仅是盗墓贼看不上,就连考古学家都对他嗤之以鼻。最终只能成为了当地农民用来种庄稼的庄稼地了。

中国最荒凉的开国皇帝陵寝,盗墓贼看不上,考古学者不屑一顾

也许正如同李煜在《虞美人》中所说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怜一代开国君王,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陵寝在千年之后,剩下的竟然只是满眼的荒凉和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