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这个职业从出现,就被强制传承,不准改行

中国古代,作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等级制度森严,士、农、工、商是古代所划分的阶级,其中士的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最低,即使是家族落魄到吃不上饭的士在商人面前也是趾高气昂。
在古代商人属于贱业,一旦家中是经商的,那么也就失去了做官的资格。并且无论你多么有钱,也不能穿丝绸,否则就是抄家灭族。可以说在古代商人就是整个社会的最底层阶级,是封建社会最悲惨的行业。

其实在古代社会,商人的地位还不是最低的,因为除了士、农、工、商以外,还有一个阶级比商人的地位还低,那就是“兵”。当然这个兵不是广义上的兵,在古代有三种兵源制度。
一种是征兵制,跟现在的义务兵有些相似。征兵制是在战国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国家法律规定,全国凡是适龄男子,必须轮流服兵役,战争时期国家全面征调。

一种是募兵制,募兵制的核心有些和西方的雇佣兵相似,国家出钱招募士兵,这些士兵是完全脱产的精锐士兵,平时训练,有战事的时候加入战争。由于这些士兵都是职业士兵,除了军饷以外,在战场上立功后可以得到升迁以及爵位。因此募兵制所得到的士兵是是所有制度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士兵。
第三种就是世兵制了,上文中所说的比商人地位还低下的“兵”就是指的世兵制的“兵”了。所谓的世兵制就是政府指定一部分为“军户”。这种军户是一经指定,就必须世代当兵,不得擅自脱离军籍,一旦发现当了逃兵直接斩首。

“军户”是在三国时期出现的,由于乱世之中需要足够多的兵源,而且各国对老兵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老兵就成为了一种非常紧俏的资源。为了牢牢地将老兵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于是各个统治者都将自己手里的老兵指定为“军户”。
乱世之中,这些“军户”就是各诸侯手中最大的筹码,因此对“军户”的待遇是非常高的。在这一时期,军户只管打仗,不需要这项措施在战争时期非常有效果,保证了部队的兵源以及战斗力。但是战争总是会结束的,随着天下太平以后,每年为了维护军队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这笔军费让不少人非常眼红,因此很多人开始对“军户”产生了痛恨。

在经过多方之间的互相妥协之后,军户的待遇也开始直线下降,到了魏晋以后,军户已经沦落成和农民没什么两样了,除了没有日常的训练,更是必须交租、耕地、捕鱼等等。到了后期,军户不仅是待遇方面,甚至社会地位也愈加低下。朝廷在对犯罪之人进行惩罚的时候,往往就是将跟罪犯有关的人贬为军户。

这一措施导致军户的地位低下无比,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起军户,认为他们就是一群罪犯、贱骨头。最有名的当数宋朝时期了,在《水浒传》里我们常听到发配充军,走到哪里都被人称为贼配军,这就是对军户的蔑视。

由于朝廷自己都看不起军户,普通人自然就更看不起军户了。到了明朝时期,军户在事实上已经和奴隶没有区别了,而且是时代农奴,到了明朝更是实行了连坐制,军户之家只要一人逃离,满门诛杀,从此以后,“军户”就成为了底层人民 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一个职业的代名词,一人为军户,终生为军户、世世代代是军户。没有自由,没有人权,只有军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