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次见面的不愉快,她骂了鲁迅先生半生,这得多大恨啊

文人相轻是自古有之的事情,文人间的互相看不起从古到今如出一辙。尤其是在民国时期,整个中国的文坛骂声一片。文人之间稍有不和,立刻就在报纸和杂志上口诛笔伐,互相。在民国时期的这些文人之中,骂的最痛快淋漓,最鞭辟入里的,可以说唯有鲁迅先生一人了。
整个民国时期的军界、政界、学界全都被他从头到尾地骂了一个透彻。
和其他人不同,鲁迅先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文人相轻,更不是什么泼妇骂街,而是针对当时的弊端开骂。只是,骂人者人恒骂之,鲁迅先生在骂人的同时也遭到别人的回骂。尤其是其中有一位女学生,更是痛骂了鲁迅半生。

这名女学生叫苏雪林,她曾经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成功大学任教,一辈子教书育人。同时苏雪林更是被耕不辍,先后出版了《绿天》、《鸽儿的通信》、《我们的秋天》等散文集,她一生都在教书育人,被称为文坛常青树。
而作为她的处女作《绿天》在出版时,苏雪林非常重视,请鲁迅先生批评指正。在寄给鲁迅的书中苏雪林这样写到: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雪林以鲁迅的学生自居,对鲁迅是非常敬佩的。她还曾经在公开场合称赞鲁迅先生,能和世界名著争锋,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文学家。

然而,在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曾经尊敬鲁迅的苏雪林却完全颠覆了以往对鲁迅的敬重。从11月12日开始,苏雪林开始公开痛骂鲁迅先生,说他偏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茬是个阴险小人。从这一天开始苏雪林拉开了她长达半生的痛骂鲁迅先生的序幕。

苏雪林的语言无所不用其极,只为痛骂鲁迅先生。那么为什么苏雪林会从曾经尊重鲁迅转变为痛骂鲁迅呢?起因只是因为一件小事,苏雪林在一次聚会上见到鲁迅,主动伸出手想要和鲁迅先生握手,但是鲁迅只是微微朝她点了点头,而后就去和别人打招呼了。

这件事情让内心细腻而又敏感的苏雪林感到很受伤,于是怨恨之意油然而生。当然,这个原因只是一些人的猜测,但是苏雪林痛骂了鲁迅半生却是事实。直到1967年,苏雪林才宣布结束了其长达半生的“反鲁”事业。

小编认为,作为一个文人首先就应该有宽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既然苏雪林教书育人一辈子,不管是源于何种原因,和前辈之间有任何怨恨,为人师表应该是最基本的德操,为何还要用如此不理智的方式进行报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