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檀大王陈丽华:出生在颐和园,她说:我与慈禧联系并不多
她钻研檀雕工艺四十馀年,只为积淀一种文化;她耗费近十年心血,只为让老北京城门“复活”;她冲破世俗眼光,只为追寻真正的爱情;她出生在颐和园的四合院里,是叶赫那拉的第八代传人。她,就是陈丽华,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女富豪。
世人对陈丽华最为好奇、争论最多的,便是她的身世。她为何能够出生在颐和园?她究竟是慈禧的什么人?她又跟溥仪有什么关系?

出身“贵族”
陈丽华出生于1941年,今年已是79岁高龄了。为叶赫那拉氏人,她的祖上是满清正黄旗,为正宗的清朝皇室宗亲。而她,正是叶赫那拉家族的第八代传人。她出生于颐和园的一个四合院里,自幼也一直在园内长大,可谓是“出身贵族”了。
那么,大家一定会好奇,慈禧也是叶赫那拉氏人,她们是否有着亲戚关系?她又和溥仪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实际上,陈丽华虽出生于颐和园,但是其原生家庭的条件并不优渥,甚至可以说是出身贫寒。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颐和园,并非是一文物古迹,只是平民百姓聚集生活的区域。在一次采访中,她表示,虽然自己与慈禧同为叶赫那拉氏,但她们的联系并不多。
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子嗣,因而她并没有直系后代,陈丽华本人只是旁支的亲属后代罢了。
而至于溥仪,二者的关系就更远了。溥仪是爱新觉罗氏,陈则是叶赫那拉氏,二人连姓氏都完全不同,更不会有什么亲属关系了。可见,到陈丽华一代,她早已没有王公贵族的身份,只是一个平凡的北京人罢了。

缔造传奇
陈丽华最早白手起家,以家居修理生意为生计,因为她颇有商业头脑,为人也朴实正直、真诚守信,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具厂。在她看来,“金钱代表不了人格和信用”。
但真正使得陈丽华富裕起来的原因,是她投身于商界。起初,她只是在房地产业初露头角,但很快便做的风生水起,成立了“富华集团”。之后,她更是将巨大精力投入“紫檀”产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她开始投资檀雕工艺,并推动了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她曾说,凡事必须亲力亲为,因而在挑选紫檀的工作中,她经常自己行动,甚至还遭遇过危险。1999年年底,她投资兴建了中国紫檀博物馆,展出了自己收藏和生产的近3000件优质珍贵的紫檀精品,从此陈丽华便有了“中国紫檀大王”的美誉。
在2019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陈丽华以58亿美元的资产位列第298位。在最新出炉的2020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她更以400亿元资产排名第57位。陈丽华多年来被誉为“中国第一女富豪”,可见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踏实,缔造了一段“传奇”。

寻根之旅
保护老北京历史文化世代传承,守护自己的根,陈丽华开始了一段“寻根之旅”——那便是让老北京城门“复活”的工程。虽然耗资巨大,投入时间很长,所用精力很多,但是她立志坚持做完这项工程。因为,在她看来,只有“内九外七”,城门楼都在的时候,故宫才是真正的“故宫”。
此外,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坚持向贫困山区和灾区捐款,尽自己所能报答社会。可见,她并没有因为金钱而忽视担当,在她心中,她始终秉持着“传承中华文化”、“报答国家”的精神和理念,这让她无怨无悔,义无反顾。

家风朴实
虽然家缠万贯,但陈丽华对子女及孙子女的家教始终非常严格。她认为,家庭的富有不代表家风的富有。在一档节目中她表示,家里的祖孙三代生活在一个大家中,每天都要一起吃饭、交流,家里的氛围十分和谐相爱。孩子们从来不在学校提及自己的家庭,为人都极其低调。
而对陈丽华本人而言,她更是把这种朴素主义贯彻到底。她觉得,自己一天十块钱的生活费就足够了。她不喜欢买衣服和化妆品,一般一个季节的衣服只做两套,冬天衣服最多有十套,而且不怎么换衣服,经常是一件衣服穿好几年。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雪里红拌饭,不爱吃大鱼大肉。
正是在这种严格要求下,陈丽华的家庭氛围和谐,创建了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

追求真爱
也许,世人对陈丽华的讨论,不仅是其丰厚的家产,更是她的感情生活。1990年,她与迟重瑞步入婚姻殿堂,这对年龄相差11岁的璧人,曾饱受非议。
说到迟重瑞,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1986年《西游记》中唐僧的扮演者,因其俊美的长相与优秀的演技,曾经红极一时。1986年,陈丽华与迟重瑞经人介绍相识相知,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但是,陈丽华也有过迟疑,因为她怕二人的年龄差距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带来世俗的误解和压力。
但是,她最后为了追求真爱,还是选择与迟重瑞结婚。至今,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在采访中,她表示自己与迟重瑞始终相敬如宾,她更频频用“迟先生”称呼爱人。在追寻真爱的道路上,陈丽华是如此的幸福、快乐。

用“一颗丹心回报社会,工匠精神百世流芳”这句话来形容陈丽华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国人,她赤诚真挚,一心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商人,她重情重义,创造商业辉煌;作为一家之主,她要求甚严,却打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作为妻子,她与丈夫恩爱如初,羡煞旁人。
陈丽华用她的个人经历,告诉了我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不凡,又如何在不凡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平凡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