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明朝?
说到中国历史中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朝代,那么汉、唐、宋、明这四个朝代是被绝大多数人所选择的,这四个朝代各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宋朝是最特殊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军事实力不强,但是经济却极为繁盛。
除了经济外,宋朝的艺术也达到了顶峰,但是任何朝代都是有缺点的,它具备的其他朝代所不具备的那也必然会失去一些其他朝代所具备的,比如强横的军事实力。一提起哪个朝代灭亡是最可惜的,大家可能都说是宋朝。

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汴梁城
可是,喜欢的明朝的人更多。为什么呢?
他们给出了一下几个理由:
一,明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汉人政权。朱元璋的起义军把元代的蒙古贵族的统治者打跑了。在元代的时候,元朝的统治者因为不是汉人,汉人地位非常低,而且没有重视农业劳动,只是一味的在马匹上面打出了最大的江山的面积,虽然元朝时候中国的面积是最大的,但是外强中干的元朝没有制定出最适合的国家制度,只有灭亡。
正所谓“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这是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反复阐发的。

二,明朝法制较严明,百姓得以生息。开国皇帝朱元璋穷人出身,痛恨贪官。为了遏制贪污现象,杀的大明朝野人头滚滚。并且废除丞相设立了厂卫制度,监察百官维护皇权。让政治得以清明一阵。(虽然后来导致了宦官当权和言官乱政,但一个初衷是没有问题的。)
不仅如此,废除了宰相,就意味着做一个好的君主,就要让自己处于高度的劳累中。能够做到这样的强度的,可能只有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皇帝了,在之后的明朝皇帝中,到了嘉靖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嘉靖是怎么整天顿悟仙道的,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朝政。
尽管明朝有这样的奇葩皇帝,明朝还是能够通过朱元璋之前制定的国家制度,飞快地旋转着,如果有什么意外,朱元璋也是想到了补救措施,所以明朝在这样的制度下面运转着。

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开国都城在南京,但是朱元璋到死都有一个愿望,迁都北京。最终朱棣完成了这个任务。为什么非要迁都?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草原,如果都城在南京,偏安一隅之下,皇帝难免会失去危机之心,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另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不是一句空话!在李自成的叛军打进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宁死不屈,自缢殉国也不逃走!虽然大明灭了,但是气节保住了!相比之下,八国联军侵华后,匆忙“避暑”的慈禧太后,就显得太滑稽了。

四,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安定,人们的日子也会过得很实在,明朝在经济和科技,大家都知道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文化方面,也是发展得非常快。就算皇帝采取了愚民政策,也是没有绑住人们的思想的,在经济上面,可能宋朝已经达到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巅峰,但是明朝也是很厉害的,文化方面,我们知道有很多经典著作都是在明朝完成的,明朝的功绩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还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可以自由创作的时代。于是,传统文学体裁不再仅限于诗词歌赋,还出现了小说这一新的体裁。相对于韵律讲究严格的诗词来说,小说更加通俗易懂也更接地气,更容易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可。
古典文学史中的四大名著,除了曹雪芹没有写完的《红楼梦》,其他三部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可以说,明代的文化繁荣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五,明朝统治者还有着开放探索的精神。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就组织了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并同外界接触交往,并引入了大量新作物和技术,军事上也非常重视火器、火炮的研发。如果清政府不闭关锁国、不废弃火器制造技术,好好利用明朝的现有成果,或许也不会在西方列强入侵时只知逃跑和割地赔款。

还有哪些是明朝值得留恋的地方,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