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空战特征突出,作战空间扩大,节奏急剧加快,更加依赖整体
高技术航空武器所带来的,不仅是空中突击威力的简单扩大,而是更为深刻的空中作战观念的变革。
一、作战空间空前扩大
从现代航空武器单位时间机动的距离看,空间在相对地缩小,高山、大洋、黑夜的阻隔在急剧减弱;从航空武器所控制的范围看,战场急剧扩大,空中作战行动沿长、宽、高三个方向拓展。
- (一)从横向上看,远程奔袭日益突出

F-15战机
在现代条件下,远程奔袭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空中作战形式。19s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14架F-15和F-16飞机往返距离2000公里,袭击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1981年10月1日,以色列空军8架F-15袭击了驻突尼斯首都的"巴解"总部,往返距离4600公里。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的火神式轰炸机从阿森松岛起飞,对阿根廷的一马岛机场进行轰炸,往返距离11200公里。此次轰炸,被英军自称为有史以来最远距离、最为壮观的一次轰炸行动。

F-111战机
1983年,美军从本土运送特种作战部队空降格林纳达,往返距离4000公里。1986年4月15日,美军15架F-111从英国基地起飞,绕道直布罗陀海峡,突击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3个目标,往返距离达10378公里。凡此种种,应验了朱里奥杜黑1921年的预言:"支独立空军是一支进攻性力量,它能以惊人的速度从任何方向打击陆地或海面上的敌方目标,并能突破敌方任何空中杭击。"未来,由于飞机气动外形和大功率发动机的改进,战斗机作战半径将达2000-3000公里,轰炸机和运输机活动半径将达5000公里以上,加之航天技术和空中加油技术的倍增作用,空袭出发基地将越来越远,空中作战行动将跨越国界和洲界,遍及交战国的全部疆土。

美军中程空空导弹
与此同时,空中攻击即离也越来越远,使用中程空空导弹,可从数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之外向目标发射。先进机载光电跟踪与火控设备的发展,使现代战斗机具备了超视距搜索跟踪能力和攻击能力,配之以先进中、远距离空空导弹的使用,使现代空战开始向超视距空战方向发展。海湾战争空战中,面对面拼杀的现象已大大减少,较远距离上的火力战十分激烈。往往在对方肉眼还看不到时,空战已经开始,甚至胜负己见分晓。多国部队凭借拥有的超视距空战优势,先后击落伊拉克飞机42架。其中有25架被中距拦射程导弹击落,11架被近距空空导弹击落。目前先进的中、远距空空导弹的攻击距离已可达到l00-200公里(俄罗斯声称研制的一种空空导弹可拦截400公里以外的目标)。另外,使用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还可从上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以外,向陆海战场的目标实施攻击。美国空军装备的"战斧"AGM-109H空射战术巡航导弹,其射程达450公里;而空射战略巡航导弹AGM-86B,其射程可达2800公里。因此,未来对世界任何国家的空袭,空中平台于边境发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即可摧毁位于纵深内的战略目标。
- (二)从纵向上看,"两极"争夺空前加剧

F-117隐身战机
以往的空中作战大多是在1000-7000米的高空进行。随着地空导弹的出现,航空兵活动高度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中空的两端延伸。航天器及隐形轰炸机将抢占空间的"制高点"。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60多年来,世界各国进行了近上万次的航天发射。其中主要是人造地球卫星,并有相当大部分直接应用于军事领域。现在不少新型飞机的升限也突破2万米,接近3万米,飞机活动高度的增高,使得一些专门对付高空目标的地空导弹望高兴叹,特别是采用隐形技术配合飞机进行高空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手段。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仅占飞机总数3%的F-117A飞机,利用其隐形的优势,既能在低空、也可在高空实施突防和空袭,而且自身无一毁伤,从而成为"主战之星"。
与此同时,低高度作战已成为战术飞机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现代化先进的地形跟踪、自动驾驶等机载设备的发展,空中加油能力的增强,地面防空警戒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空袭作战提出的必须达到隐蔽突然、出其不意的要求,航空兵在空袭作战中,活动战场越来越向低空方向发展。

以色列F-15战机
例如,以色列突击巴解总部,当攻击编队飞抵突尼斯海岸上空时,F-15飞机突然下降高度以超低空贴着海面飞行,避开了对方雷达的监视;以色列飞机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时,机群为躲避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雷达的监视,采取超低空飞入伊拉克领空,以600-900米的高度轰炸目标;以色列飞机在贝卡谷地战斗中,借助机上先进的导弹和火控系统,大胆地沿着预先侦察好的航线自动超低空飞临目标上空,成功地对叙利亚导弹阵地进行了毁灭性的突击;1986年3月24-25日美空袭利比亚时,美机针对萨姆-5导弹高空性能好低空性能差的特点,采取了超低空亚音速抵近目标的飞行战术,取得了较好的突击效果。接着,在4月15日美机再次空袭利比亚时,美F-111战斗轰炸机在5000多公里的航路上,以高速高空飞行,在接近利比亚海岸上空时,凭借预先输入计算机的地形跟踪数字程序,突然改为低空突入,在150-60米低空实施攻击,使利比亚防空部队未能及时发现美机。当美机临空时,利方只能进行盲目拦阻射击,火力虽猛,但效果极差,有的防空部队甚至在美机离开时才开火。在整个空袭中,没有一架利机起飞拦截。

F/A-18战机
由此可见,未来谁的飞机飞得更低、更稳、更安全,谁就有了很强的突防能力,并占据一定的空中优势。从发展上看,固定翼飞机低空飞行能力将得到强化。目前F-111、F-16飞机已可在60米超低空飞行,F/A-18D能在30米高度上飞向目标,"超军旗"飞机在海面则可贴着浪花飞向目标。采用新技术的直升机也将不断使用于战场,歼击直升机将大量涌现,可离地面4英尺贴地面飞行。可以预料,未来争夺"一树之高"空中优势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二、作战节奏急剧加快

"沙漠风暴"行动
空中作战节奏在急剧地加快。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用100架飞机消灭敌人100架的时间为6个月,己方损失一半飞机的时间平均为19个月;而70年代的局部战争,则分别缩短为2.25天和7天。例如在以黎战争中,双方参战飞机约400架,头7天就消耗近百架。而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经过最初两天的战斗,以色列空军就摧毁了埃及空军的90%,使约旦空军损失一半,叙利亚空军损失约1/3。从飞机出动强度看,在"沙漠风暴"中,多国部队飞机在头12天里就出动约2.5万架次,是美国侵越战争空袭高峰期(历时12昼夜的"后卫Ⅱ"空中战役)总出动量的近10倍。仅首次空袭,多国部队就出功了750架次,超过"后卫Ⅱ"战役全天出功量的1倍,轰炸当天的投弹量达18万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对德战略轰炸口均投弹量的10馀倍。从空中攻击时间看,"沙漠风暴"700多架次的首批次大规模空袭仅用了约3个小时;美机两次空袭利比亚,分别用了17分与30分锺;以色列空军对贝卡谷地导弹阵地、"巴解"总部和伊拉克核反应堆的突击,分别用了6分、3分与2分锺;美利锡德拉湾空战,仅1分锺就结束了战斗。

战斧巡航导弹
这表明,空中战场的激变性正随空中力量突击效能的提高而增长。作战行功在时间尺度上已被大大地压缩,过去需要经过持久交战才能决定的胜负,现在只要几小时共至几分锺便可见分晓。据美军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要用9000枚炸弹才能摧毁的日际,越南战争期间大约用900枚就够了。而在海湾战争中则仅用1-2枚精确制导武器就能完成任务。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激光制导导弹有225公斤、450公斤、900公斤三种高爆杀伤弹头,共投放9300枚;小牛空地导弹有56.75公斤和136.2公斤两种弹头,共投放51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共投射288枚。仅这三种弹药的破坏力,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比,就等于投放了近亿枚炸弹。此外,现代空中作战更加强调机动和快速,时间价值呈增长趋势,以时间换取空间,将成为利用时空的重要形式。

激光制导导弹
起动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是空中力量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现代空中作战突然、激烈,速战速决。发动者通常经过精心策划和严密伪装,不宣而战,实施突然袭击,企图一举掌握制空权。应战者如果不能在战争开始后的极短时间内粉碎对方的企图,就会造成巨大损失,陷入被动地位。时间可以使主动一方更为主动,也可以使被动一方转为主动,关键就在于作战行动的迅速。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空中力量的生命,速度是其本质的体现;离开了速度,空中力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在高技术条件下进行空中作战,时间就是战斗力,就是主动权。这种时间增值的趋势,显然有利干航空武器智能化占优势的一方。
三、作战效能更加依赖整体性
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导致了航空武器在类型上的大分化与作战运用上的大综合。一方面航空武器种类型号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空中作战力量构成的综合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空袭、反空袭斗争,已演化为双方空中作战系统之间的整体对抗。

美军预警指挥飞机
未来较大的空中作战行动,将同时由不同机种、不同性能和执行不同任务的飞机,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进行多机种合同作战。所谓多机种合同作战,是指在空袭行动中空袭编队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将遂行突击任务的飞机与一定数量的预警指挥飞机、电子对抗飞机、压制地面防空火力的飞机、空中加油机以及掩护飞机等支援保障飞机进行合理编配,形成以预警指挥飞机为核心的高度精于面又功能齐全的空袭作战系统,以整体的力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协调一致地完成空袭作战任务。美军空袭利比亚,出动飞机达14种之多,而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参战机种、机型则多达30馀种。在这些飞机中,保障性飞机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多国部队正是依靠空中预警机的实时指挥与控制,才使得多国、多军种、多机种参与的空袭作战能够协调一致地顺利进行;正是空中加油机源源不断地进行空中加油,才使得大规模的空袭作战竟然成为一场"隐形"的战争,造成了伊空军"看不见""打不着"的被动挨打局面,结果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较高的空袭效果。

F-22战机
现代空袭作战的整体性,把防空作战的整体性推向了新阶段。未来的防空系统,既要摧毁来自外层空间的"弹",又要打击高、中空进袭的"机",还要对付低空、超低空进入的"兵";既要实施野战防空,又要进行要地防空,还要实施国土防空乃至多国联合防空。
未来争夺空中优势的方式,也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美军主张综合运用进攻性反航空兵作战、压制敌防空配系和防御性反航空兵作战等多种方式,来夺取战场空中优势。前苏军强调空中战役是常规条件下夺取空中优势的主要样式,而且其中所包括的作战行动日益多样化。此外争夺空中优势需要陆、海、空战场并举,飞机已经或正在成为主要军兵种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夺取、保持空中优势是诸军兵种的共同任务。

海湾战争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空军、海军、陆军、海军陆战队的固定翼飞讥、直升机,海军的"战斧"舰对岸巡航导弹,在宇宙空间的各种侦察、通信、导航定位等军用卫星保障下,采用"硬"和""软"两种进攻手段相结合、进攻和防御相结合、空袭和夺取制空权相结合、作战飞机与巡航导弹进攻相结合等作战形式,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史上首次陆、海、空、天电多军种,多仲武器系统的,全方位、全高度、全时域、高强度的联合大空袭,充分显示了现代空中整体作战的巨大威力,及其在争夺空中优势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取得了很高的军事效益。

F-35战机
由此可见,现代空中作战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变量构成的纵横交错、相互制约的动态结构体系。单靠哪一个军种、哪一个机种和哪一种手段,都不能取得空间作战的最后胜利。
未来空袭与反空袭斗争,都将以整体作战的形式出现。而且随着字航武器的发展,还会出现天基对地(海)武器的身影,从而凝聚并加倍释放空中整体作战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