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军事创新中,通过对某两种不同领域或相同领域事物的研究比较,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实现创新的目的,这就是比较式创新法。比较式创新法最基本的有类比法、模仿移植法、对照表法等。

类比法就是指用有待创新的对象与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已知事物进行对照类比,通过无限制地训练想象力把表面上相关或毫不相干的因素联合起来,以便从中获得启示,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又叫原型启发法。

一、类比法的基本原理

类比创新法完全来自于移植创新原理。它是在两个特定的事物之间进行的,既不同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也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方法。类比法的创始人美国创造学家威廉戈登认为,在任何一种创新过程中,情绪因素比理智因素更重要,非理性因素比理性因素更重要。在创新活动中,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潜意识,即人的创新能力是处于潜意识状态,是可以开发的。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李林塔尔因滑翔机失事身亡

要使这种潜在的意识外化为创新实践,必须借助于类比思维这一操作机制。类比法需要借助于原有的知识,但又不能受原有知识的过分束缚。这一方法要求人们通过联想思维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联系起来,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异质同化、同质异化,从而设想出新的事物。例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做过风筝,办过周刊,开过自行车铺等等,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报纸上知道"德国人李林塔尔因滑翔机失事身亡"的消息,才引起他们发明飞机的兴趣。

到那时为止,他们连滑翔机都没见过,发明飞机更是完全陌生的。从何处着手呢?他们一面写信向航空研究斯密森协会索求《飞行机器的进步》等书籍,学习熟悉滑翔理论,一面利用自己所熟悉的制作风筝、修理自行车的技术等,开始设计制作飞机。

二、类比法的运用技法

在军事创新实践中,类比法的具体方式众多,根据类比的对象和方式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直接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拟人类比、综合类比等。

  • (一)直接类比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是指将未知的事物与其它一些已知的事物直接进行类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相同点,从中获得启发,产生新的构思的一种创新方法。这里的相同并不是要求被比较的两件事物在整体上完全相似,而是以某种特殊的观点,特别是站在构成各自系统的主要关系的立场上,找出相同的东西。例如,海和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然而海水和空气都是流体,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著名的瑞士科学家阿皮卡尔在研究深潜器时,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利用平流层气球的原理改进了深潜器,并为潜水艇的问世打下了理论基础。

  • (二)象征类比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军用地图

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问题或思想感情的一种创新方法。由于这种类比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性的问题形象化,定性的问题定量化,因此,往往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别。尽管从某些具体方法上看可能存在着缺陷,但从整体上看却是可行的,并能以此作为引发创新的导火线。例如,军用地图的发明就是借助于各种符号和象征着各种事物(山、河、水、城市、村庄等)的线条和颜色实现的。军装的格调要庄严,烈士碑环境要肃穆等,都是用形象和符号间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的。

  • (三)拟人类比

是创新者把自己设想为所创造的问题某个因素,然后从这种处境出发,设身处地地想象,假如"我"是这个因素时该有什么感觉,应该怎么办?经过"角色"体验,产生共鸣,从中悟出一些与解决问题有关而平时又无法感知的因素,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炮弹引信原理

例如,过去的炮弹,都是凭炮弹的触发引信碰撞到障碍物或目标后引起爆炸的。这种炮弹准确性差,效率低。怎样才能克服这些缺点呢?有人想到,如果"我是炮弹",就会用耳朵、眼睛,定时、定点去爆炸。于是,根据这种拟人的想法,巧妙地应用无线电测距和定位原理,给弹丸安上了敏锐的"电子耳"一无线电引信和"光眼"一光电管等设备,大大提高了炮弹的准确性。

还有,军队使用的单斗挖掘机的臂和抓斗是按人的胳膊和手的样子创造的;机器人的视觉信号收集机,是模拟人的眼睛制造的;计算机是模拟人脑制造的,等等。拟人类比在军事创造中,曾被广泛运用。

  • (四)幻想类比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亦称空想类比和狂想类比。意思是通过各种空想形式,想象出一些现实中虽然不存在的,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事物。它是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法。例如,意大利的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早就遐想人类也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并把这些"空想"画了草图。未过多久,达芬奇的一些"空想"便实现了。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嫦娥奔月

虽然飞机不是他亲手创造的,但他的构想为后人的创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制服铁扇公主等故事,也常常被人用来解决战略、战术上的问题。过去人们幻想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等,也都成为发明雷达、电报、电话、卫星、潜艇等东西的原始思路。由此可见,幻想不仅是人们没事时的一种消遣,也是发明创造设想的一个源泉。

  • (五)综合类比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风洞试验

就是综合复杂事物的多种因素关系的相似特征,进行类比创造的一种方法。例如,设计一架飞机,要先做一个模型放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飞行实验,这就是综合了飞机飞行中的许多特征而进行的类比。计算机作战模拟技术也是一种综合类比。因为任何作战过程,决不是武器这一种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现代战争,还要考虑到参战的军兵种、战场地形等诸因素的影响,并根据交战双方的战斗编组,周密考虑各种战斗部署和行动方案。因此,作战模拟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混合、编组的复杂的战斗过程。这种作战模拟,如果各种战斗行动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话,模拟出的作战过程是十分逼真的。正因为如此,这种类比也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将模拟训练作为作战训练的重要内容,其原因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还有因果类比、对称类比等等,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类比,由于相类比的两个对象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其结论也是近似性的,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不断完善。

三、类比法创新研究的四个阶段

类比法的实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提出研究课题。组织者向参与研究人员说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背景,提出一些相关性问题;参与研究人员把这些问题与实际存在的问题相对照,提出与本课题有关的一般性问题,最后确定研究课题。

类比创新法,通过不同或相同领域研究比较,实现军事创新目的

第二,选择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选择应以发明创新目标为依据,一般应选择熟悉的对象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应该是生动直观的事物,以便于进行类比。这一步中,联想思维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应用联想把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第三,进行分析比较。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把有关本质问题或理想方案的运用与解决所需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从中找出共同的属性。

第四,完成创新阶段。在前几步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推理并得出可行观点,把有关因素与理想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实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研究和解决技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