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竞相研制第六代战斗机,将对未来空战产生颠覆性影响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六代机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也是发展的引领者,并以强大的航空工业为基础全面展开了六代机的研发。2010年4月,美国空军专门组建了六代机办公室。2012年,美国开始着手进行六代机的动力系统研究,由通用动力公司展开了一系列以自适应发动机为核心的预研。同时,波音、诺斯洛普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等几大航空巨头全部参与六代机的研发,自主展开了六代机原型机的开发,并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概念设计方案。尽管之前美国空军、海军在六代机的隐身性能、无人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但在高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能、极强隐身能力、更大雷达功率,以及先进网络化作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却基本一致。

美军六代机想象图
在2016年发布的《2030年空中优势》报告中,美国空军将下一代战斗机描述为"一种远程、隐身的传感器-射击平台"。2017年6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阐述了"穿透型制空"的六代机概念,设想下一代战斗机能够率先突入敌方防空圈,清除威胁较大的敌方五代机,以为己方后续的隐身战略轰炸机突防创造条件,之后又将六代机概念进一步发展为能够通过先进网络控制大量传感器、无人机和其他平台的战场关键节点。按照美军规划,六代机最早有望于2030年前服役,以形成领先世界的战略优势。为了使六代机尽早服役,美军要求多家企业同时提交不同的原型机,计划在5年内对多种六代机原型机进行试飞。

据外媒报道称,美国空军六代机始于2008年,2010年对技术概念发布咨询书,2015年正式编入预算,项目启动,并命名为"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2016年,美军六代机修正为"穿透性制空"概念,2018年正式进入型号研制阶段,并计划于2028年左右交付,2030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综合已知的各种资料,美军的六代机是一种突破性的武器平台。在总体性能上,它比五代机有质的飞跃,追求"秒杀"五代机的优越性能。美军希望第六代战斗机能够支撑其夺取和保持未来战场的空中优势。特别是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第六代战斗机的地位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一、美军六代机主要技术特点
高超音速巡航。美军第六代战机将采用双发无垂尾外形,速度将高于5马赫,如果采用亚音速巡航方式,其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公里,如果采用高超音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则超过1600公里。

超机动性能。在机动性能方面,相比五代机,六代机能够完成一些更加高难度的动作。由于采用可变弯度机翼,配合高推比的发动机,六代机将可以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中表现出超强的机动性能。
极强的隐身性。六代机很有可能采用全翼身融合、大升阻比和无垂尾设计。从直观上看,六代机的曲面外形扁薄平滑而流畅,传统意义上的机身、机翼和尾翼变得模糊,从而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状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

雷达功率更大。六代机将采用智能蒙皮天线技术,通过将天线、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和信息处理机、射频电缆、电力电缆、电控制电缆和温控设备等嵌入飞机蒙皮内,使战机探测发现敌人的距离更远,发现的时间更早更准确。
网络作战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内置的各种数据链,六代机将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战场态势,收集来自陆、海、空、天各节点的信息,真正具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机载武器更加先进。相比现役五代机,六代机除了能够挂载更加先进的全向攻击导弹外,还将配备用于近距离防身的激光与微波定向能武器,可以全天候执行多种任务。通过使用激光或微波定向能武器,六代机可以实现对五代机的近距离"秒杀",使五代机防不胜防。

五代机经典型号——F-22
二、六代机将颠覆未来空中作战样式
随着新概念武器和新作战概念的日臻成熟,未来空中作战样式将可能被颠覆。近期,美、俄都公布了研发创新的高新武器,很多都颠覆了过去的传统武器,有人驾驶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蜂群作战"、隐身轰炸机"渗透"打击,有可能是未来空中作战的基本样式。
其一,新一代战斗机会对传统防空作战样式提出更大挑战。新一代战斗机更强的隐身性能将会进一步压缩防空预警雷达的探测距离和高度,对防守方的预警防空体系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同时,其更快的突防速度和更高的突防高度会进一步压缩地面防空部队和空中拦截的反应时间。这都对防空作战提出了更高的甚至革命性的要求。

其二,新一代作战飞机超强的综合态势感知能力和革命性的武器系统将可能颠覆传统的战斗机作战样式。如果在新一代战斗机上采用了具有"实时精确攻击"能力的激光武器或者高能微波武器,那么即使敌方战斗机具有再强的机动性能,也没有时间通过机动动作规避定向能武器的攻击。同时,定向能武器"无限弹药"的特征将会大大增强战斗机连续作战的能力。这些特征就导致"发现敌机"成为空战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空战对态势感知和信息网络支持的要求和依赖性也将更强。
三、其他各国也抓紧研发六代机
- ( 一)俄罗斯:依托现役飞机为六代机研发助力
与美国相比,俄罗斯对六代机的考虑并不晚。早在2001年,俄罗斯航空系统工程研究院就在未来作战前景分析中指出,第六代战斗机应为无人机。此后,俄罗斯在不同时期先后提出了"电鳐"无人机、苏-47"金雕",以及T60等不同的所谓六代机概念验证方案,尽管其中不免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却表现出俄罗斯始终在对六代机进行探索。按照俄罗斯的观点,未来的六代机可以执行目前只有无人机才能承担的任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无线电-光子雷达",具有高超声速飞行和进入太空的能力,同时还将装备一些基于新机理的机载武器。

俄军Su-47“金雕”战机
实际上,直到近几年俄罗斯才正式启动六代机的研发。2016年7月,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向外界透露,俄罗斯下一代战斗机方案将于2025年公布,其飞行速度可达4~5马赫,可在临近空间飞行。更重要的是,下一代战斗机的飞行员将能够对5~10架无人机集群进行指挥控制,具体任务和数量将取决于飞行员的级别。同时,这些无人机将装备有高频电磁炮,用于在10公里外干扰和瘫痪敌方的电磁信号。
为此,俄罗斯同步展开了六代机机载设备的研发。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披露称,俄罗斯国防企业开始研究六代机的各种相关概念,以最终淘汰苏-57隐身战斗机。特别是俄罗斯已经展开专门用于六代机的新型雷达和光电传感技术的研发。其中就包括"无线电-光子雷达",这种能够探测到更远距离敌方潜在目标的新型雷达,在获得高精度位置信息的同时,还能经过加工获得目标影像。

俄罗斯六代机概念图
为了加快六代机的研发进程,俄罗斯采取了依托现有飞机平台展开试验验证的做法。2018年7月,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未来六代机的一些机载系统目前正在苏-57战斗机上测试,主要涉及控制、导航设备,以及相关的武器系统。这些系统将成为未来无人战斗机研发的基础,并且能够实现可选择的有人和无人驾驶模式。对俄罗斯来说,如果要赶上之前公布的时间节点,在现有苏-57基础上研发新版本,参照和吸收部分欧洲六代机的理念,则不失为一种可行办法。
- (二)欧洲:集中力量抱团研发六代机
欧洲在饱尝缺席五代机研发的遗憾之中开始六代机研发,尤其是六代机研发对技术和资金的需求极大,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独木难支,因而采取的是联合开发的抱团策略,力图在2040年装备欧洲自己的六代机。实际上,欧洲对六代机的研发最早始于2014年,当时的英国与法国签署协议,以英国BAE系统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法国达索公司为骨干,共同研制欧洲六代机。但是,随着英国迈出脱欧步伐,这一项目陷入分裂,分成法德与英国两个分支。

“阵风”战斗机
法国和德国于2017年7月正式启动了"未来空战系统"项目,旨在取代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战斗机和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2018年6月,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与法国达索公司正式签署了该项目联合研究合同,其中除了六代机之外,还包括与之联网作战的无人机和机载巡航导弹。今年2月,西班牙正式宣布加入该项目。6月20日,三国在巴黎航展上展出了联合研制的六代机全尺寸模型,预计2026年首飞,2040年服役。从设计性能上看,"未来空战系统"具有极强的隐身能力,智能化水平也极高,具备与无人机编队,可以控制无人机群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尤其是欧洲导弹公司还为其量身打造了一批包括隐身空地导弹、自卫型空空导弹与空射无人机在内的新概念武器。

英国六代机项目
英国则于2018年7月在范堡罗航展期间披露了以BAE系统公司牵头的"暴风"六代机项目。此后,意大利和荷兰先后加入了英国领导的这一六代机项目。同时,英国还极力向印度国防部和印度空军推荐该项目,以图拉其入伙。英国的六代机在设计上虽然与五代机外形相似,但力求在人工智能和武器配备方面有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有欧洲防务人士认为,最终这两个欧洲六代机项目将会合二为一。因为不论是从研发投入,还是从未来市场考虑,这才是欧洲六代机能够走下去最现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