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攻取海南对于常年在陆地上打仗的部队来说,难度不小,别说渡海作战了,在准备攻打海南的部队中,80%以上的官兵,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其他的很多人,也都只是在"八•一五"后坐船闯关东看见过海。

初涉海战困难重重,部队首次开展海上大练兵

这些乘船闯关东的当时在海上还没有作战任务,一个晕船晕得昏天暗地,连胆汁都快吐出来了。对渡海作战的未知、加之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一些战士在心中产生了畏敌情绪。

其根本原因还是不熟悉大海,心里没底。下至普通士兵,上至毛主席、林彪,在大海面前,都被打回原形,成了新兵蛋子。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有困难就要消除困难。为了让战士们学会渡海作战,保证部队在海上的战斗力,成功完成解放海南岛的任务,渡海登岛作战部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海上大练兵活动。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当时战士们有"三怕":一怕晕船,第一次体验了晕船的感觉之后,战士们提起坐船胃里就开始翻涌。二怕木船斗不过军舰,敌人都是铁甲军舰,舰大、坚固、火力猛,我方只有木船,一个照面,就可能被敌人撞沉了。三怕船翻了、沉了,不会游泳的战士就完了。

为了"对付"晕船,战士们可是想尽了办法,当然,很多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老人回忆说,最开始,心里害怕,一直担心自己会晕船,结果刚上船就开始晕,后来,每次要上船训练的时候,就努力地想些其他事情,心里不想晕船,有一定的效果。

战士们在海训的时候,吃的都比较清淡,每次吃个七八分饱,不敢吃多了,更不敢饿肚子。开始船少不够用的时候,他们就打秋千、走浪桥,先适应一下,等到后来船慢慢增多,他们就在海上实打实地训练。一些战士打秋千、走浪桥之后感觉信心满满,结果一到海上,马上就被"打回原形",晕得找不着北。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战士们也是下了狠劲儿了,白天练,晚上练,人停船不停,从最开始的乘船训练,到后来慢慢加入射击、战术等科目,保证战士们能以最快速度适应海上作战。

我军海上的船虽然越来越多,可战士们心里还是没底,终究是木船,敌人可是铁甲舰。就在大家疑虑未消的时候,训练中出现了一件事情,让战士们不再惧怕敌人的铁甲军舰,对用木船打败敌人军舰信心满满,训练热情高涨。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小木船击退铁甲舰,战士们扬言要当海军打台湾

2月21日傍晚,副排长鲁湘云他们随营在大方岛南边海练,风停了,其他船就都摇橹回去了,鲁湘云他们船上没橹,没办法,就只能等风来了,这一等就是一晚上。

好不容易等到拂晓时分来风了,敌人却来了,显然是已经发现了他们,到了攻击范围内,就开始向鲁湘云他们疯狂攻击,国民党士兵见鲁湘云他们只是一支小帆船,都站在甲板上向他们射击。在上下起伏的风浪中,敌人的子弹、炮弹很多都打偏了。打了很久,小帆船篷绳和锚车被打断,敌人就开始狂妄地以为解放军不行了,驾驶着军舰向鲁湘云他们逼近。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鲁湘云他们等到敌舰距离只有50米左右,一声令下,同时朝着甲板上的敌人开火。敌人没想到鲁湘云他们还会再发起反击,一些中枪掉入大海,另外的人赶紧趴在甲板上,军舰也赶紧后撤。随后,他们又再次驾驶军舰,气势汹汹而来,想要把鲁湘云他们的小船撞碎。

鲁湘云他们准备好手榴弹,命令舵手准备好,听到命令后马上调整方向,等到敌舰很近时,随着鲁湘云一声令下,舵手连忙转舵,木船与敌舰擦肩而过,与此同时,船上的战士同时将手中的手榴弹向敌舰甲板扔出,一时间,甲板上敌人被炸得四处逃窜,敌舰也落荒而逃,鲁湘云他们驾驶着身中数弹的木船返回到了训练基地。

狭路相逢勇者胜,鲁湘云他们在敌我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没有主动放弃,反而想尽办法与敌人斗争,创造了小木船打败铁甲军舰的奇迹。一时间,全军沸腾,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备受鼓舞,很多战士们心中的疑虑打消了,训练更加有激情。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海上作战,游泳是必备技能,战士们先是在沙滩上堆个沙堆,四肢悬空趴在上面,手脚并用练动作,等到各个动作要领都掌握后,才开始下水训练,每天训练到休息时,战士们精疲力竭,声称一天光是喝海水就喝饱了。

在训练过程中,战士们积极开动脑筋,自制了一些救生圈。说是救生圈,其实就是用四节竹子绑成一个"井"字形,套在腋下。这样,浮力增加不少,训练起来事半功倍。就算战士们学会游泳也没有将其扔掉,有了这个东西,在水里就不会那么吃力,游的也会更远。

这是建军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全新的大练兵。每个战士热情高涨,无论刮风下雨,烈日高照,都会坚持训练,久而久之,战士们的肤色变黑了,如果不知道的人远远一看,准会认成是当地的船工。付出终有收获,战士们各项海战技能迅速提高。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这次大战,肯定会在海上和敌人交锋,之后才是登岛作战。枪法就成了大问题,敌人军舰稳定性可比小帆船好多了,战士们苦练枪法,可就是打不准,甚至是一些以前的神枪手,到了海上之后,也被弄得没了脾气。

一位名叫侯至诚的战士在训练时就发现,船随海浪起伏的过程中,有3秒左右的平稳时间,只要抓住这3秒左右的时间,就能大大提高射击准确度。他将这一情况和班长说了之后,与班长、排长一起,出海试验,研究如何将这3秒利用好。在这3秒内出枪,就需要战士们眼疾手快,在快要进入这3秒的时候就要瞅准敌人,船一稳,马上抬枪射击。

侯至诚的这一经验在40军得到推广,他本人也被记了一功。战士们通过不断地训练,慢慢掌握其中奥妙,在海上的射击精准度提高了不少,对于这场仗更加有信心了,声称打了海南岛就去当海军,再去攻打台湾!

四野海上大练兵,80%官兵第一次见到大海,后练就一支特殊队伍

有人说,国民党有海军陆战队,听说那海南岛上就有一个团,你们说咱们像不像海军陆战队呀?

有人说,"海军陆战队","海军"在前边,那不还是海军吗,若是"陆军海战队",那才是陆军呢。

有人就说,别瞎吵吵了,等我过去抓他几个,问问他们就知道了。

最后,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我们是"陆军海战队"。这也就练就了四野一支特殊队伍——陆军海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