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危险起飞、多次遭遇险情、危险着陆,苏军师长:太危险了
刘震不仅能征善战,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之时,也是一丝不苟,不遗馀力,无论有多困难,有多危险,他都竭尽全力,想着法地去完成。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1952年12月的一次任务,这次任务,作为志愿军空军的司令员,他差点被自己的部队把自己从天上轰下来。
刘震接到新任务,飞机在恶劣天气下冒险起飞

那是在1952年12月8日,刘震将军所在的沈阳正下着鹅毛大雪,大雪纷飞,大地和建筑很快就被披上了一层白色的伪装。下午4时,刘震将军接到军委空军领导的电话,军委领导给他下达了一个重要任务:前往安东,在安东举行的欢送宴上,代表毛主席主持欢送宴会,并给该师授奖。
原来,是苏联空军阔日杜布英雄师奉命回国,在晚上6点要举行欢送宴会,按理说,这件事情应该派总部的人代表毛主席去,谁知北京正下着鹅毛大雪,机场人员一直认为不具备飞机起飞的条件,没办法,他们只能另找他人,于是就想到了刘震。

刘震在电话里听完领导安排的任务后,知道上级有困难,无奈才将这份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二话没说,欣然领命,向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军委领导不知道的是,沈阳一样下着鹅毛大雪,一时半会儿也没有要停的意思,这些刘震都没有提。当时对刘震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距离宴会开始已经只剩下4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赶过去,只能放弃汽车、火车,选择乘坐飞机这一条路。
刘震放下电话,赶往机场,看着路边的雪越堆越厚,刘震在心里担心,可千万别到了机场不能起飞,延误了大事。到了机场之后,果然,机组人员表示,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起飞,会有很大的风险。且不说以前根本就没在这么大雪的天气下起飞过,就单论运输机性能和飞行员的技术条件,都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执意起飞,将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为。

刘震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对机组人员说道:"以前没飞过,这次飞了就有经验了。"那些人考虑到刘震的身份,不敢冒险,还想建议等天气好转,结果,刘震直接表示:"这是毛主席交代的任务,别说下雪了,就是下刀子也得飞。"面对这位首长的命令,机组人员无法再说什么,做好起飞准备工作之后,等待起飞。
为了快速避免飞行中出问题,能快速到达安东,刘震命令先通知安东浪头机场把导航台打开,起飞后对准导航台直飞浪头机场。令他没想到的是,飞机这次起飞,比他预想的困难还要大得多。
空中遭遇多次险情,刘震差点被自己部队炮轰

4点10分,运输机起飞升空,刚升空,他们就遇到了大问题。飞机升至300米高度的时候,厚厚的云层挡住了飞行员的视线,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继续飞行,恐怕会出意外。
刘震指示机长,先到辽阳上空看看。机长赶紧操作,飞往辽阳,刘震仔细地观察着下面的情况,争取能看到一些地面参照物。当飞机从云隙中看清辽阳后,刘震命令:向东南进山。
飞机开始向东南飞去的时候,刘震叮嘱机长,飞行高度一定要在500米以上,因为这片山脉很多山的高度都在50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0米。飞机机长照做,刘震对地形的熟悉和处变不惊的稳重让他大为敬佩,心里默默地说:"不愧是征战无数的老首长。"

飞机就这样飞着,无论是机长还是刘震,精神都高度集中,生怕会出现什么其他的意外。云层越来越低,雪下得是越来越大,带给刘震他们的考验是越来越严峻。整整飞了一个半小时,飞机仍然看不见浪头机场的地面目标。飞机上的人发现,飞机迷航了!
5点30分左右,机长的耳机里传来了各种说话的声音,英语、俄语,还有汉语。声音非常嘈杂,机长将此情况报告给刘震,刘震做出判断,这附近正在发生大规模的空战。
原来他们的飞机竟向北,飞到了朝鲜西海岸的图们江口,这里是敌我空战区域,没有歼击机的掩护,部队的运输机都不敢单独出来执行任务,飞行员惊出一身冷汗。刘震则没有丝毫慌乱的神色,他的大脑在迅速运转,仔细分析当前局势,观察周围情况,判定好方位。

一条路线图在刘震脑海里形成。他指示机长先冲过敌我空战区,沿着西海岸向东,然后越过朝鲜半岛,直插丹东。机长一听,担心刘震记错了敌我情况,特意提醒了一句:"首长,这条路线上的危险您都清楚吧?"
刘震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说:"你就这样开吧,我都清楚,这也是没办法,我们所剩的时间和油料都不多了。"
两人所说的危险是多方面的。首先,前面正在空战,炮弹横飞,如果运气就是那么差,飞机被炮弹击中,那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如果他们正在飞行的时候,遇到敌人的飞机,势必遭受攻击,如果没有我军飞机的掩护,运输机很难逃脱。

最关键的是,这条线路会经过我军防空部队,如果他们不知道情况,拦截飞机,那就出大事了,空军司令被自己的部队打下去,这事要是发生了,将产生巨大影响。
果然,5点50分,我志愿军拉古哨地面防空部队报告:发现一架美军轰炸机,已做好一等准备,随时准备开炮。但是他们怎么看刘震他们的飞行轨迹都不像敌机。为了保险起见,拉古哨地面防空部队赶紧接通志愿军空军指挥所,向他们再次确认情况,在指挥所那里,他们得到证实,空中的那架飞机很可能是刘震他们迷航的飞机。

拉古哨
拉古哨地面防空部队负责人吓出一身冷汗,他赶紧下令,解除一等准备,时刻观察空中飞机动向。万一出现什么突发情况,炮弹升空,那这责任是谁都担不起的。
随后,飞机终于到达浪头机场上空,在经历了这一番劫难之后,机长如释重负,异常兴奋,结果导致没有放起落架就开始降落,得亏地面信号员发现,及时提醒,飞机复飞之后才重新安全降落。
得知刘震他们此行的目的和遭遇后,苏军的眼眶湿润了,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真挚情感,机场上响起了一片"乌拉"声,意为"万岁"。刘震再一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