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利品堆得满地,俘虏还满不服气,梁兴初一个反问让俘虏尴尬不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地区,作为两大势力决战的前哨阵地,首先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梁兴初和他的部队以及数以万计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从四面八方,水陆并进,汇集到无数抗联烈士染红的黑土地。在这里,中国的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1945年10月18日,蒋介石匆匆忙忙地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官,列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的有十三军、三十军、三十二军、五十二军、九十二军、九十四军。11月16日,杜聿明率十三军和五十二军首先闯过山海关,并凭借精良装备,炮、空优势,沿着北宁路长驱直入。
梁兴初率领的第一师,从山东诸城出发,途经昌邑、寿光、商河、宁津、文安、霸县、迁安,自冷口跨过长城,于1945年11月21日,顺利到达辽宁省兴城地区。历经48天,行程2500馀里。

此时的关外,已是雪花飘舞,一派冬日景象。部队还没配上冬装,战士们迎风踏雪,顽强地向东北疾进。梁兴初不断地同指战员们打招呼:"同志们,冷不冷?"战士们雄壮地回答:"不冷!""只要有仗打,再冷也不怕!"各级指挥员更是斗志昂扬,帮助战士背背包、扛枪械,有的领着喊口号、唱战歌。威武的口号和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回响在辽阔的原野上,压过了寒风的呼啸。
11月22日,一师二团在兴城附近的旧门与国民党五十二军遭遇,双方激战了3个小时。12月4日,一师又向高桥的第五十二师展开进攻,激战了半个小时。后又在上下汲台与国民党军遭遇激战。这三次同国民党军交手,梁兴初都亲临第一线,仔细观察战斗的全过程。初步印象是,敌军的火力、战斗力均很强。由此,他联想到自己部队装备不足的境遇。
在山东出发时,上级要求,连只能带两挺轻机枪,营只能带两挺重机枪,团只能携带四门迫击炮,其馀武器移交滨海军区,准备装备二线兵团。当时还告诉他们说,到东北后会全部换上新装备。可是一直到现在,他们师连新装备的影子都没看见,还得靠从山东扛来的老装备同敌人作战。目前,惟一能做到的是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术、技术,弥补装备不足的差距。
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国民党仍企图扩大战争,继续大量向东北运兵。我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一方面严守信义,执行协定,一方面发动群众,肃清匪患,创建民主根据地。

2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了6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沈阳方向进逼,企图驱逐我军,占领控制铁路沿线和交通要道,为其后续部队开进东北创造条件。接着,在其得到大量的援兵后,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公然向我根据地发起进攻。
为挫伤国民党军的锐气,我军在东北打了第一个歼灭战—秀水河子战斗。
多年以后,梁兴初在回忆秀水河子歼灭战时,有以下几段清晰的记载(刊登在1963年11月8日《解放军报》第4版)。
这时,我们一师正在秀水河子一带,一面发动群众,减租减息;一面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大练兵。一天,我们突然接到命令:平掉秀水河子一带的碉堡、围墙,组织干部熟悉这一带地形。"难道会在这个远离铁路的小村镇打仗吗?"我们这样猜想。
1946年2月上旬,敌人向我们进攻了。那时候,敌人在东北战场上还没有吃过苦头,一个营甚至一个连都敢分兵冒进,向我进攻。一天,彰武敌军八十九师一个营,通过逃难的老乡给我们下了战表,叫我们让路,说他们要通过秀水河子去攻法库,敌人真是猖狂极了,部队听了这个消息,人人咬牙切齿,个个摩拳擦掌。但是为了诱敌深入,我们还是主动撤离秀水河子,除了指派侦察分队和敌人保持接触之外,大部队转移到十里以外的村子里。没过几天,给我们下战表的那个营和八十九师的另一个团—二六六团,带着一个师属山炮连和一个运输连也来了。

我军派人送信到秀水河子,规劝他们遵守停战协定,撤回部队。秀水河子的敌人不但不听,反而向法库的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进犯挑衅。遭痛击龟缩回去后,在秀水河子周围构筑地堡、堑壕,在村内街巷路口修机枪掩体,挖射击枪眼,直接与我军对峙。
秀水河子在彰武至法库的公路中间,是个只有几百户的小镇。敌人进占秀水河子以后,一边加紧修筑工事,一边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不少受害群众从秀水河子逃出,到我军哭诉敌人的罪行,盼望快去解救他们的亲人。广大指战员无比愤慨,纷纷向领导请战。
为严惩国民党军违约,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2月10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出了歼灭秀水河子之敌的命令。
集中一师、七旅、保一旅等共7个团另两个营的兵力,迅速给敌人来了个四面包围。
秀水河子之战,由第一师协同七旅完成歼敌任务,彭明治、梁兴初分别担任正副指挥。

敌人被我们包围了,怎么个打法呢?……敌人这个加强团,很善于守备,一陷入我军合围就立即抢修工事。秀水河子这个小镇,东西长、南北窄,村北靠山(敌人在山上修了许多碉堡,还配置了一个连),村东有条小河。总的来说,村西北地形起伏,村东南地形平坦。最初我们感到,村南和村北是敌人最敏感的要害,但敌人兵力大、设防严、是要害但不是弱点。村东南兵力小,火力弱,靠近要害,也是弱点。在兵力使用上,东南、西北共用四个团,实行梯次配备,扎成锋利而有后劲的尖刀。另三个团作预备队,防敌突围和准备打援。在火力使用上,除了炮火全部集中在"点"上之外,连来担任主攻团的轻重机枪,也都集中到突击点上来,以便构成压倒敌人的火力优势。
梁兴初回到师部,马上召集团营以上指挥员来察看地形,当场分配了任务。令一团从北面进攻;二团的突破口选在镇子的东头,因为这里有一条弯月形小河,便于部队隐蔽,冲击距离短。
二团将突击任务交给了一营。梁兴初很满意。因为一营营长刘海青在山东十三团时,就是他的警卫连连长。此人打仗勇敢,而且机灵,脑瓜子活,不管战斗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把任务交给他,总能找出解决难题的招术,圆满完成任务。

13日下午5时30分,扫清外围的战斗开始,我炮兵向秀水河子北山作压制射击,掩护二团冲击,但据守山顶上的敌人火力仍然很猛,压得我冲击部队抬不起头来。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八连连长张文祥同志猛扑上去,抓住敌人的机枪硬是把它夺了过来,掩护全连拿下了北山制高点。扫清了进攻的障碍,使部队按时进入了攻击出发地。
晚上8点,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击开始了。梁兴初指挥师属炮兵进行猛烈的压制射击,同时命令各团集中火力突破一点,实行近战,使敌炮不能发挥作用。整个秀水河子沸腾了,战士们生龙活虎,奋勇向前,激烈的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不时又被隆隆的炮声压过。整个战场火光冲天,照明弹不时地把战场照成白昼一般。
第一师发起进攻15分锺了,七旅方向还没任何动静。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梁兴初紧缩双眉,铅笔在手中捏来捏去,"啪"的一声铅笔断了,梁兴初狠狠地把它扔在地上,坚定地说:"管他的,照常打!"第一师随即更加猛烈地进攻,把敌人的火力几乎全部吸引过来。20分锺后,七旅方向突然枪炮声大作。原来这是林总在巧妙地运用"一点两面"的战术,临时调整了部署,让一部分部队先打响,迷惑敌人,调动敌人。这一手果然见效,敌人措手不及,顾此失彼,防御计划完全被打乱。

梁兴初在师指挥所里,焦急地等待二团突破的消息,但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锺头,仍没有消息。他预感那里可能遇到了困难,忙叫参谋打电话询问。
果然,二团一营的进攻受到了阻力。总攻开始后,一营二连奋勇当先,尖刀般插向敌军阵地。敌人便集中火力对二连进行严密的封锁。二连几次进攻都被凶猛的火力挡了回来。攻击受阻,问题严重。一营长刘海青对教导员说:"走,到前边看看去!"
他们来到二连攻击地。连长向他们报告:"敌人火力太强,突击部队过不了鹿碧。"刘海青告诉他:"把火力重新组织一下,让突击队的队形疏散一些继续突击。"再次发起攻击,部队又到鹿碧前被挡了回来,还有几个战士负了伤。
这时,团指挥所派人来催问:"到底什么时候能突破?"刘海青掏出怀表一看,不禁愣住了,时针已指向10点半。拖延这么久没能突破,连他自己都很吃惊。如果因为他们而影响了整个战斗,那将是一营的奇耻大辱。这样想着,额头上浸出一层细汗。他略一思考,对团的通讯员说:"回去向团长报告,就说一营马上突破。"说完,他不顾敌人凶猛的火力,带着几位连长沿着冲锋路线向前爬去。

刘海青到了前边才看清楚,敌人的鹿碧并不算高,过了鹿碧之后有些地形还可以利用,问题是敌人的火力封锁太严,敌人四座碉堡的火力对这里构成交叉火网,炮弹爆炸的烟雾,聚成一层厚厚的黑云。相比之下我们的火力是太弱了,无法压制住敌人。
这时,刘海青想起师长讲过"点中有面,面中有点"的话,立刻有了办法。他回来同教导员商量一下,决定仍由二连在原地攻击,主要是把敌人的火力吸引住,然后,派三连出其不意,从侧面发起突击,来它个"点中有面"。
三连准备好后,首先由二连再次发起冲锋,果然,敌人又将铺天盖地的火力向二连压来。这时,三连以闪电般的速度向敌侧翼阵地突击。等敌人发觉还没来得及掉转枪口时,三连已全部突入敌人阵地展开近战。二连也趁敌人转移火力,不失时机地突破进去。
"两个连突进去了。"梁兴初得到报告后,命令二团把二营也拿上去,对敌实施分割包围,一块一块吃掉,争取天亮前结束战斗。

我们和七旅一突破敌人前沿,这两把锋利而有后劲的尖刀,立即成了南北对进之势。两个部队一进入敌阵纵深,立即调动自己的第二梯队毫不保留地向里面猛擂。但是战斗到深夜一点锺,突然敌人从新民方向增援来了一个团。很快,援敌距离秀水河子只剩下十多里。守援两敌遥相呼应,互打信号弹进行联系,拼命抵抗。
尽管敌人拼命顽抗,但是当正确战术思想为广大干部战士所掌握的时候,就产生了巨大力量。就这样,第二天拂晓,我们不仅全部、干净地歼灭了一个美械装备的蒋军加强团,而且打退了敌人另一个团的援兵,取得了秀水河子歼灭战的彻底胜利。
天亮的时候,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枪响,梁兴初、梁必业和七旅首长都到了秀水河子。只见村镇里遍地都是印着"USA"字样的弹药箱、汽油桶、卡宾枪、迫击炮等,战利品堆放得到处都是,战士们站在美制的十轮大卡车上,挥舞着缴获过来的枪支,叫着,笑着,跳着。

蹲在一边的俘虏们,个个垂头丧气。几个军官模样的人,见我军首长过来,翻着白眼,撇嘴不服气地嘟嚷道:"哼,夜里打,这算啥子?要打,白天打!"引得看押战士哈哈大笑。梁兴初也笑着对俘虏中的一位副团长说:"怎么,不服气,是吧?"那位副团长直了直腰,不无遗憾地说:"谁知道你们是这么个打法,一点也不合操典。""操典!嘿嘿!"梁兴初大笑起来,"那你这一脸污垢,满头的鸡毛乱草,上面穿着美制夹克,下身穿着老百姓的黑棉裤,符合什么操典呢?"周围的人,包括俘虏们都"哄"的一声笑起来。那位"操典"副团长的脸刷地红了,手脚不知往哪儿放,也尴尬地跟着傻笑。
秀水河子歼灭战,是第一师进入东北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歼灭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整团部队。这一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500馀人,缴获了大量的美制武器装备。中央军委嘉奖道:"在秀水河子歼灭顽敌五个营甚喜,在顽敌进攻下,如能再打两三次这样的仗,国民党就不能不承认我军在东北的地位与我进行和平谈判……"

秀水河子歼灭战,典型地实施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军事思想,对以后的东北战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