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北伐军于贺胜桥重创吴军主力,使吴佩孚的老窝武汉三镇南大门洞开,暴露无余。吴佩孚失魂落魄地从贺胜桥逃回武昌,急忙让他的大将第八军军长刘玉春留下来当武昌守城总司令,要他和湖北督军陈嘉谟一起,收集残兵败将3万余,死守湖北省会武昌;又令刘佐龙师和高汝桐师分别防守汉阳和汉口,形成隔江鼎立之势。他自己过江去到汉口,坐镇于"联军总司令部",继续伙同帝国主义侵华势力,联络引诱孙传芳出兵参战,妄图挽回颓势。

第四军在贺胜桥稍事休息后,便顶着初秋的阵阵风雨攻击前进。9月1日逼近武昌城郊,将该城四面包围。古城武昌有一道两丈多高、60馀里长的高大城墙。敌人又在这道天然障碍的外面挖了3米深、4米宽的护城壕,封闭了大小九座城门,城头上遍布射击工事,造成了一座以雄伟城墙为依托的,远比汀泗桥、贺胜桥还要险要的坚固堡垒。

9月2日,陈可钰在余家湾车站与唐生智和李宗仁等会面,商讨协同作战,决定以第四军、第七军和第一军第二师进攻武昌,以第八军袭取汉阳和汉口,两路并进,夺取武汉三镇。9月3日拂晓,第四军第十师、第七军一部和第一军第二师向武昌发起攻击。但因准备工作过于仓促,又无登城工具,以致一部分部队进到城下,面对高耸的城墙便无能为力,在遭受重大伤亡之后,被迫退了下来。

9月4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来到前线,再次开会制订攻城计划。针对武昌城垣坚固,决定每个攻城团都要挑选三四百名精壮官兵,组成相当于一个营的奋勇队,配备3丈6尺以上的长梯、绳索等登城工具和手枪、手榴弹、爆破器材等战斗武器,由一名干练的营长率领,担任登城先锋任务。此外,还要指定一个战斗力坚强的建制营为拥进队,尾随奋勇队之后对敌进行梯次冲击。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会议还仔细划分了攻城区域,指定第四军和第一军第二师进攻通湘门至武胜门之线的南门和东门地区,第七军进攻中和门至望山门之线的西门地区。对于各师各团的作战范围,也作了具体规定,例如第四军第十师进攻忠孝门,第十二师进攻宾阳门,叶挺独立团进攻通湘门,等等。还规定各部登上城头后"吹紧急集合号",高呼"革命军万岁"等联络信号。对于部队进城以后,第二师、第十师向蛇山以北发展,第十二师、独立团、第七军一部向蛇山以南发展,分区分段消灭敌人,也作了明确分工。

两天前的攻城,独立团因为担任预备队,没有参加实际作战。这次叶挺领了任务回来,立即召开党支部干事扩大会议,进行传达布置。鉴于前次友军攻城遭受挫折,干部们普遍认为,在今天革命军还没有强大炮兵和空军足以摧毁武昌城垣的情况下,要攻破这座高不可攀的坚固堡垒,如果没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不准备付出巨大代价,是完不成任务的。干部们表示,在摧枯拉朽的北伐战争发展到今天,武昌攻坚很可能就是打败吴佩孚的最后一战,在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中,每一个忠勇的革命军官兵,都应抱定必死的决心,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作出贡献。

叶挺询问干部们,本团的奋勇队,还要不要打乱建制,重新选配?曹渊和许继慎等同志都说,依据本团的素质情况,可不必再行组建,而可以由团长指定一个建制营直接担任此项重任。当场,曹渊和许继慎二人向叶挺表示,他们都愿意担任奋勇队长。这些意见和叶挺想到了一起,叶挺高兴地表示完全同意。但由哪个营担任奋勇队呢?曹渊和许继慎都说自己最合适。叶挺考虑再三,觉得这两个营在贺胜桥战斗中都打得很苦,而比较起来,第二营一直担任前卫,伤亡减员比第一营多,而且许继慎创伤未愈,故此决定,由第一营担任攻城奋勇队,曹渊担任队长;第二营担任后续拥进队,使这两个主力营各得其所,再立新功。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曹渊争得登城先锋任务后,回到洪山先农坛一营驻地,进行动员。他对官兵们说,由于武昌城垣坚固无比,需要编组奋勇队。奋勇队就是敢死队,队长和队员要准备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胜利。接着召集连排长干部开会研究爬城具体问题。曹渊说:"我是营长,我先爬城。"几个连长与他争辩:"当然是我们当连长的率领士兵先爬,营长随后照应。"排长们又起来争着要求:"理应由我们先爬城,你们跟进!"

三连连长共产党员高超要求最急切。他的家就住在武昌城里,早年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卫士,1924年广东区党委成立铁甲车队时,他担任该队第三排排长;去年铁甲车队改编为独立团第一营,他当了该营的第三连连长。由于他在肇庆练兵和入湘以来的作战中都有突出表现,深得叶挺和曹渊的器重。在这北伐战争行将胜利的时刻,他决心要在突破武昌城垣的战斗中,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贡献给家乡的土地和人民。

他在会上表态以后,当晚就给自己妻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他可能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但这是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而死得其所,希望妻子保重身体,勿过伤悲。信写好后,他把仅有的几件衣物和几十元钱包在一起,委托营部书记周廷恩代为保管,待他登城献身之后,帮他送到家中交给妻子,作为遗物。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曹渊和周廷恩对高超再三劝说,希望他在破城之后,自己把东西送回家里去。但高超还是执意将"遗物"留了下来。在高超之后,又有一些官兵送来"遗书"、"遗物"要求留转,他们都为攻占武昌作了牺牲准备。

曹渊眼含热泪接受了官兵们的献身决心,并将这些感人事例报告给叶挺,叶挺又激动地如实上报给军部陈可钰和廖干吾。独立团"留书攻城"的佳话,不胫而走地传播开去,武昌前线的广大军民群情激奋,赞叹不已。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噙着热泪说:"古人抬棺出阵,今人留书攻城,革命军视死如归,忠勇无前!"

9月5日拂晓,第二次攻城开始。曹渊率奋勇队趁夜暗进到文博书院附近,三个连分左中右散开,齐头并进,奔向通湘、宾阳两门之间的预定登城地段。其时城头灯火通明,照耀如同白昼。奋勇队渐次接近城垣,终被城上守敌发现。一时城头敌军一片鼓噪,枪声炮声连天而起。密如蝗群的飞弹,有如急风暴雨,居高临下泼洒而来。

火网之下,一人倒下,众人冲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三支队伍分途并进,飞快接近了第一道障碍护城壕。第一连连长莫奇标同志,在跃身跨越壕沟时中弹负伤,他强忍伤痛,顽强攀上壕壁,又在指挥官兵们搭梯爬城中连中数弹,壮烈牺牲。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三连长高超,率领先锋班奔到城根,以无可阻挡的勇猛气势,竖起云梯,攀援登城。这个班冒着敌人的压顶射击与敌拼搏,在互有伤亡之后,先锋班几名战士登上了城垛。但立足未稳,便遭到敌军大刀队的疯狂反扑 ,几经厮杀,被敌人砍落城下。高超也在缘梯仰攻时,被城头俯射机枪连发射击,坠梯殉职。

高超同志实践了他的崇高志愿和豪迈誓言,果真在离他家仅有一墙之隔的武昌城下,为伟大的国民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种牺牲精神,无异是一种无声命令。第二连全体官兵怀着无限悲痛和强烈的仇恨,踏着先烈的血迹继续拼死仰攻,但终因敌军居高临下,火力炽盛,大部战士在反复攀登搏战中相继中弹伤亡,全连六个排长,除一人负重伤外,其馀五人相继阵亡。

叶挺站在文博书院附近的指挥阵地上,透过敌我之间的交叉火网,观察着一营官兵们奋勇登城的壮烈情景,眼见一批批官兵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却没有一处登城奏效。他随即命令拥进队第二营的第四连从右翼打上去,再增加一个登城点。叶挺这样做,是想以此分散敌人的力量,减轻第一营登城地区的压力,好让他们及早攻上城头,站住脚跟。但这一尝试并未奏效,由于优势敌人的凶猛反抗,第四连的进攻没能起到牵制作用。

这时,曹渊得到报告,说是城墙脚下有一条排水渠道可通城内,他们要求经由这条隧道爬进城去。曹渊派人核实情况后,立即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但这一招也没成功。爬进城内的一部分战士,遭到预伏敌人的疯狂阻击,几经苦战,也都英勇牺牲。

曹渊眼看部队经过数小时浴血搏战,付出前所未有的伤亡代价,许多朝夕相处的部下倒在血泊里,却没能攻进城去 ,悲愤交加。他把全营人员清点了一下,已不足一个排。他对这批包括轻伤员在内的三十几个人说,天快要亮了,为了最后完成破城任务,为了不愧对躺倒在身边的战友们,他决定以自己的牺牲,带领大家将这场战斗进行到底。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战士们强忍悲痛,再次进行登城准备。曹渊掏出纸笔,给叶挺写了一张条子:"现状至危,但革命军有进无退。我誓必率我可爱同志达成竖青天白日旗于城上之任务……"

这份最后的报告还没写完,已有一架长长的云梯在他身边搭了起来。曹渊急忙在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交给勤务兵立即送往团部,回头跃身登梯,与战士们一起攀缘而上。他刚刚攀上几级,身上已有数处中弹,好容易坚持攀到梯顶,人已奄奄一息,但他仍然使劲扒住凸凹的城垛,呼喊"革命军万岁",鼓励后续者踏肩而进。

城头上敌人的机枪、炸弹盖顶压下,勇士们在热血飞溅中纷纷牺牲坠地。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早期优秀军事指挥员曹渊同志和他的忠勇革命战士们一起,从云梯翻身坠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武昌城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正在曹渊率部发起最后一次爬城战斗时,陈可钰从洪山宝通寺军指挥部打电话给叶挺,声称据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峙报告,该师奋勇队已于鸡叫时攻进城内。陈可钰据此命令叶挺,要他立即督师入城,以为策应。

叶挺听到这个消息,很觉诧异。尤其这个消息是来自蒋介石的第一军第二师自己的报告,这使他更加不敢轻信。因为,这个第一军自从"三二"事变挤走了共产党员和废除了革命的政治工作以后,它的战斗力有如江河日下,已不能和东征时期同日而语。至于这个刘峙第二师,他们从8月进入湖南以来,由于蒋介石的悉心"关怀爱护",在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中,一直充当"一枪不放的"预备队。只是在第四军攻下贺胜桥,打垮了吴佩孚的主力之后,它才从后面赶了上来,而且一反常态地死缠硬磨,要求参加武昌战斗。几天来的两次攻城战斗中,英勇无比的第四军尚且没有建树,难道这个首次参加实战的第二师,竟会不怕牲牺而独占鳌头?叶挺认定:刘峙的报告不可靠。

尽管如此,叶挺仍然按照陈可钰的命令,率领本团预备队第三营和特别大队按时出发,奔向通湘门。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一路上,叶挺留心察看武昌城垣,发现我军的攻城作战已大部停止,活动在城墙上的人都是敌军,刘峙第二师的阵地上,一片漆黑,鸦雀无声。只有独立团第一营的进攻方向上,城上城下还有一些零星射击,但也时断时续,显得零落无力。

这时,曹渊派出的那个勤务兵迎面跑来,把曹渊留下的那个字条交给了叶挺。叶挺看了只有两行字的简单报告,问明了曹渊组织最后一次爬城进攻的情形,更加明确地判定所谓第二师拂晓入城的消息纯系捏造,当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返回驻地,并指示勤务兵火速回营,命令第一营的幸存者们马上撤退,并设法将曹渊烈士的遗体搬运下来。

叶挺回到驻地,立即去找陈可钰,对第二师已进城之说提出质疑。陈可钰听了叶挺的陈述,又得知跟独立团预备队同时受命进城的本军预备队三十五团,因在前进途中遭到城内敌军的炮击,牺牲了数名战士和一名营长,也撤了回来,才意识到刘峙的报告可能有假,并告诉叶挺,他决定撤销进城命令。叶挺非常气愤地说:"刘峙的这个师从广东来到湖北,至今还没和敌人照过面!他们初次参战,就干出这种恶劣行为,不仅有谎报军情之咎,而且有陷害友军之罪,必须给予应得制裁!"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当时陈可钰正在气头上,愤愤地说,事关军纪,非同小可,定要严加追查,给以处置。但在后来的调查当中发现,这事竟然牵涉到了蒋介石!原来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老蒋,看到贺胜桥大捷后武汉已是垂手可得,为了把持武汉三镇的军政大权,便在私下将武汉卫戍司令一职许给了刘峙,并要他在武昌作战中有所表现,为尔后控制武汉捞取资本。

刘峙秉承老蒋的旨意,装出积极请战的样子,把攻城任务要到了手。但他的驾驭本领力不从心,他的部队也胜任不了这样艰巨的爬城作战,更因背着前次攻城该师进展最慢、撤退最早,曾遭舆论指责的包袱,一上手就显得很急躁。在几度挫折之后,他听到独立团的攻击方向城内城外枪声都很激烈,便认为叶挺部队已打进了城,故此编造了"职部已进城"的谎言,迫不及待地报了上来,想抢个头功,为老蒋争口气。

陈可钰弄清了这场闹剧竟是总司令所导演,在处理方面作了难。他只好以种种借口加以施延、淡化,企图不了了之。这事虽未得严肃处理,但蒋介石嫡系第二师谎报军情"邀功抢赏"的丑闻已传遍了武汉三镇,舆论大哗,全军激愤一时。

北伐军攻打武汉,叶挺部伤亡甚大,刘峙打进去了?叶挺很觉诧异

在第四军、第七军强攻武昌的同时,第八军于9月6日进逼汉阳和汉口。吴军汉阳守将刘佐龙被迫向北伐军投诚,率部起义;汉口守将高汝桐慑于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罢工、罢市和武装袭击的内外压力,仓皇北逃,退出了汉口。第八军不费一枪一弹,一日之内占了这两座城市。

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挥第一军第一师和第二军、第三军、第六军,由湘东向赣西孙传芳部队进攻,进展非常迟缓。而由"三二○"事变的另一个著名打手王柏龄率领的第一军第一师,竟在南昌地区连吃败仗,大出其丑。蒋介石眼看自己视为宠儿的两个"黄埔师",一个在南昌狼狈逃窜,一个在武昌被指为骗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和搭救王柏龄部队免遭覆灭,忍痛放弃让刘峙控制武汉的计划,于9月19日急调第二师驰援赣西,使刘峙摆脱了千夫所指的窘迫境地。

武昌作战,由于两次强攻未能打破坚固城垣,决定暂时停止进攻,改为封锁围困。此时第七军奉命开往鄂城、大冶,准备迎击沿长江西进的孙传芳部队,围困武昌的任务,改为由第四军一个军担任。在兼任武昌攻城司令邓演达和攻城副司令陈可钰的领导下,第四军重新调整了部署,第十师担任宾阳门至忠孝门、武胜门之线,第十二师担任保安门至望山门之线,独立团担任通湘门至中和门之线,各师各团的作战正面大幅度扩展,新的任务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