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宋时轮致电军委:全连除2人均牺牲,主席阅后久久沉默
董卿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上个世纪,当枪声响起,有太多的人是无辜的。同时,在那样的时代里,也没有人无辜。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时代,留下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也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新中国一路走来,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新中国的开国将领宋时轮就生长在这个时代,时代造就了将军宋时轮,宋时轮也抒写了时代。
一、河南杞县,将军歼敌5000馀人

两军交战,有攻有守,攻守之间,便见真知。历代的武将当中,有擅长进攻的帅才,比如卫青,开国上将中的贺龙。当然,也有擅长防守的将帅,比如诸葛亮,又比如宋时轮将军。浩荡雄风藏万卷,磅礴大气独凛然。宋时轮将军文韬武略,军备藏心间。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们只有把事情做到极致,那胜利便如探囊取物了。碰巧,宋时轮将军便把防守做到了极致,让人攻无可攻。
1948年6月,粟裕将军计划先占领开封,再一起合击敌人。计划是非常好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人去拖住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邱清泉兵团。这个重任便落在了宋时轮将军的肩膀上,将军的防御很厉害,最适合用较少的兵力对邱部进行阻击。
彼时,将军率领着华野第10纵队先在河南上蔡地区配合中原野战军先阻胡琏部,血战6天6夜。接着,马不停蹄进入河南杞县桃林岗阻击邱清泉。这下子宋、邱二人开始正面对决。显然,将军的目的,是不让邱继续前进。邱清泉怎能如将军之意?迅速组织部队开始攻击,第五师、第70师从杞县城东南方向的桃林岗猛烈攻击。但是,第10纵队岂是吃素的?守住阵地,就是成功!战斗持续了7天7夜,邱清泉没能够往前一步。不仅如此,第10纵队还歼灭5000多名敌人,打下了彪炳史册的一战。

二、徐东阻击战:汤池铁城
宋、邱二人还有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那就是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稍微了解军史的人都知道,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阻击战就是徐东阻击战。当粟裕将军提出淮海战役的建议之后,徐州就成了焦点。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包围了国民党黄百韬的七兵团。同时,国民党命令邱清泉、李弥驰援,解救黄兵团,再反过来威胁华东野战军。我军命令宋时轮将军为司令员率领华野7纵、10纵、11纵御敌。徐州以东地区,地势开阔,我军没有"地利"的优势,只能顽强固守加上局部反击,在20多公里的宽大地面上。宋邱二人正面刚。敌军有飞机、坦克、重炮配合地面作战,我军全靠战术和将士的热血抵挡住了国军的轮番疯狂攻击,坚守阵地。10天10夜过去了,邱、李二人没能够进一步,打出了漂亮的一战。

从此,在国民党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可见,宋时轮将军麾下的十纵给敌人留下多大的阴影。由此,将军擅长防御也在敌我军中出了名。将军防守就像一面盾牌,宛如汤池铁城,没有漏洞。这是需要极大的心智和排兵布阵的本能才可以做到的。相信邱清泉也并不弱。能够做到国民党兵团主力部队将领之人,又岂是等闲之辈?宋、邱二人对垒,是全方位的较量,也和整个淮海战役息息相关。我相信,真正参与其中的人,才真正懂得其中的惊险和诡谲。我们后来人也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一二。
三、济南攻城战:大捷
但是将军并不是只会打防御战,济南战役就是一次漂亮的攻城战斗。因十纵防御战成名,在济南战役开始的时候,上级下达预备命令:"十纵阻援打援"。将军收到命令后,十分不高兴,十纵又不是不能进攻,在田畦请示如何起草命令的时候,将军只说:"不能让老子的部队光啃骨头不吃肉!"将军立刻去找了粟裕元帅表达想要攻城的愿望,粟裕将军是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当然,知道宋时轮将军的本领。不到半个小时,宋时轮将军面带喜色的归来,还没有下车就对参谋田畦说:"小田,起草命令,攻城!"毫无悬念,大捷。这天晚上,宋时轮将军在葡萄架下请了十纵的各个领导痛饮,大醉而归。

是的,人要能够忘记过去的成就,才能够真正的展望未来。有许多人,都会被过去的成绩所束缚,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定势思维。将军带领的十纵防守徐州一战成名,大家都认为十纵就更应该去防守,久而久之,这支虎狼之师,血性还能有多少?幸好宋时轮将军不会受这种在他看来的"窝囊气",主动请战。粟裕将军当然更愿意看到一支能攻能守的部队成长起来,欣然同意。宋时轮将军不是守城的将领,而是开疆拓土的雄狮。当然,济南一战,对于好酒的将军而言,"一醉"是他献出的最高的敬意。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不被过去的光环束缚的将领,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是巨大的。是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让我们忘记过去,拥抱未来!
四、抗美援朝:唯一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
美军一直以装备优良闻名,当和宋时轮将军相遇也败下了阵来。1950年11月,宋时轮将军率领第九兵团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秘密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保卫战。很快迎来的将军入朝的战斗,即我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面对美军,我军其实一直打的比较保守,还在试探阶段,彭德怀、毛主席先后给将军致电,要求将军采用自己擅长的打法,保存实力。即:围点打援战术,先歼灭增援的敌人,再转过头来歼灭被围困的敌人。

但是,宋时轮将军人狠路子野,他有着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一部分一部分的歼灭蚕食敌人,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慢慢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战术也不仅仅限制于围和打,而是"攻、防、阻、堵、歼、迂回、包围"等等花样百出,只要有效,管他什么战术都拿来用。这下子,正规军训练出来的美军面对这种野路子也疲于应对,一下子根本回不过神来,好了,这下子将军吃到肉了。
这一仗,打了个美军措手不及,整出了个我军唯一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的记录:九兵团第二十七军歼灭"联合国军"美第七师第三十二团大部和三十一团三营。这一仗,打下来是让将军酣畅淋漓。面对美军的勃勃野心,宋时轮将军以铁血予以回击:寸土不让,一旦侵犯,就等着被咬下一口肉来。
这份军人的血性,至今热烈。我们脚下的土地,当然也需要我们去守卫她,保护她。难得的是,宋时轮将军出身贫寒,但是,这份热忱和情怀从未消失。这也是众多开国将领身上的那份"天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五、寸土不让,热血难凉
抗美援朝的艰辛,不需要多加赘述。在第二次战役中,宋时轮将军在致电给彭德怀元帅和上报军委的电报中写道:"第二十军八十师二四二团第五连,除一名掉队者和通讯员之外,全连设伏攻歼美七师第三十一团,待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成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细察尸体无任何伤痕和血迹"。如此深刻,如此悲壮!军令如山,军人为何让尊敬,这便是其中之一了。中国军人让人肃然起敬的便是这份以生命守卫命令的壮怀了。战火之中,为了一方阵地,多少人打没了,多少前辈倒下了,又有多少人补上去。保留下的是这个建制,这个称号和这种精神。几近全员牺牲的状态,此刻,唯有静默。据传,毛主席看到这份电报之后,脱帽默立良久,并回电道:"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我们不仅要记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的豪情,更要记住有许多人去了就没有再回来。九兵团这个英雄的兵团,里面有许多的光头都消失了,只有这份热血,留了下来。他们寸土不让,我们静默记住历史,才能让热血不凉,不是吗?
宋时轮将军说一是一,敢说实话,敢报实情,有喜说喜,有忧说忧的性格,才让这份足够震撼人心的军报留了下来。或许,对我们当下为人处事"去伪存真"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历史是常读常新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