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久,中苏两国领导人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此,两国关系如胶似漆,俨然像一对"蜜月"时期比翼双飞的伴侣。中国亲切地称苏联为"老大哥",在外交上也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给予苏联以全力支持,双方在50年代上半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56年2月,西伯利亚上空寒风凛冽,一股强劲的冷空气由此向南,迅速地由莫斯科的一列缓缓行进的列车上,却正洋溢着早春的温暖气息。坐在车上的,是中国派去参加苏共20大的中共高层领导人,他们有朱德、邓小平、谭震林、王稼祥和刘晓。由于苏共20大是斯大林逝世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因而中共领导人相当重视,他们是带着友好的使命前去与苏联新一代领导人进一步发展关系的。2月4日朱德的专列抵达莫斯科白俄罗斯车站,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高扬和莫烙托夫,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等到车站迎接。苏方对朱德同志率领的代表团甚为重视,接待规格很高,这使朱老总心花怒放,他相信这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却恰恰是赫鲁晓夫事先设下的圈套。2月14日,苏共20大正式召开,赫鲁晓夫在没有和其他兄弟党通气的情况下,突然作了一个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同时也造成了苏共党内思想的混乱以及各党之间的不和。朱德及时向国内汇报了20大的情况。毛主席立即作出反应,他通知苏联人说"斯大林功大于过。"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1958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信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要求连中国海岸建立特种收发报无线电台。并提出所需费用白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小部分。6月12日,彭德怀复函苏方,坚定地提出一切费用由中国负担,电台请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共同使用,并建议两国就此签订一项协定。7月11日,苏联提出的协议草案中,仍然蛮横要求由中苏双方共同建设和管理,实际上是要求中苏共有这是中国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中方提出明确意见,建议电台由中国负责建设,主权归中国;装备器材凡中国不能自行解决的,向苏联订货,技术方面请苏联专家帮助建成后两国共同使用。这就使协定的性质变为中国建设和管理,苏联只提供某些援助的一项军事技术合作协定。苏联方面对此当然大为不快。

1958年7月21日北京气温骤然变得炎热。这一天,苏联驻华大使代表赫鲁晓夫向毛主席等又提出建立一支共同原子潜艇舰队的问题。他诡称,赫鲁晓夫希望中国了解,苏联的自然条件不可能充分发挥原子潜艇舰队的作用,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条件很好,因此希望同中国商量,建立一支联合舰队。毛主席认为,建立联合舰队同建设长波电台一样,是一个涉及主权的政治问题。他当即表示:"首先要明确方针是我们办,你们帮助,还是只能合办,不合办,你们就不给帮助。"第2天,毛主席在同苏联大使谈话时,明确告诉对方说:"中国现在决定不搞了,你们只搞了一点原子弹就要控制,就要租借权。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他说:"你们可以说我是民族主义","如果你们这样说,我就可以说,你们把俄国的民族主义扩大到了中国海岸。"一席慷慨激昂的话,顿时使苏联大使哑口无言。7月31日,赫鲁晓夫亲自来到北京,就上述两个问题向毛主席等中国领导人进行解释。他推托苏共中央没有讨论过两国投资建设长波台问题,至于建立舰队,则完全是苏联大使传达错了而造成的误会。在这次会谈中,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他们原来的建议。但是,这两个问题上的争执,给中苏关系投下了新的阴影。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1959年,在我国国庆10周年到来之前,赫鲁晓夫在结束了美国之行,于9月30日匆匆赶来北京,参加我国庆10周年的招待会。周恩来总理在祝酒辞中,非常客气地提到赫鲁晓夫的光临。周总理说:"我们特别高兴的是,从美国访问归来的赫鲁晓夫同志今天也来到北京,参加我们的宴会。我们祝贺他作为和平使者访问美国获得的成功,欢迎他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会谈公报。"赫鲁晓夫在宴会上作了长约40分锺的即席讲话,作尽姿态,表示愿意改变对西方的战略方针,缓和东西方的关系。同时,他还替艾森豪威尔递来口信,要求我国释放唐奈和费克吐两个美国飞行员,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因为2人是执行侵入我国领空的间谍侦察飞行任务的,这使赫鲁晓夫颇为恼怒。他在同毛主席的会谈中,埋怨中国1958年炮击金门、马祖给苏联"造成了困难",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表示不满。他希望中国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甚至强烈暗示中国可以考虑暂时让台湾独立。赫鲁晓夫的大国主义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毛主席的驳斥,这样,中苏矛盾进一步加深。

1960年夏季,国际共产主义队伍中分歧进一步扩大,苏共领导把中苏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6月下旬,应苏共中央的建议,布加勒斯会议召开。会前,赫鲁晓夫同中国代表团举行会谈,指责中国公开发表康生。1960年2月在华沙条约政治协商会议上的发言。中国代表团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态度。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6月24日赫鲁晓夫向各兄弟党代表团散发了苏共中央6月21日给中共中央的通知,对中共代表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赫鲁晓夫带头组织围攻中共代表团,大骂中共是:"疯子",诬蔑中国要"发动战争","把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旗帜拿起来。"鉴于形势十分严重,中共代表团立即向中央报告,请求中央指示。代表团采取了坚持团结、坚持原则,留有馀地,后发制人的立场。6月26日,中共代表团为顾全大局,在会议公报上签了字,以使对外缓和一下中苏两党的严重分歧和对立。同时,也请会议主席乔治乌德治散发我国的声明,声明措辞比较严厉,这是中共首次在会上点名批判赫鲁晓夫。

布加勒斯特会议之后,赫鲁晓夫背信弃义,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对中国施加强大压力。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片面地撕毁了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技合作项目。还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1390名,并终止派遣专家900多名。苏联专家撤走时,带走了全部设计图纸,计划和资料,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关键部件的供应,使中国一些重大设计项目和科研项目被迫中断,一些正在施工的建设项目被迫停工,一些正在试验生产的厂矿不能按期投入生产。与此同时,还逼迫中国偿还债款。苏联政府的这一行动,打乱了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困难,而且进一步破坏了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苏联的这一行动,目的在于对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共产党对苏联共产党更加俯首贴耳。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1960年11月莫斯科严冬降临,81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就在这隆冬季节举行。苏共领导在会议前夕向齐集在莫斯科的兄弟党代表散发了一封攻击中共的长达6万字的信件,挑起了尖锐的争论。会议就在这极不正常的寒冷气氛中进行了。中共代表团顾全大局,在一些问题上作了让步,共同签署了"莫斯科声明。"

会议结束以后,刘少奇同志以国家主席身份应邀访苏,他在与卧病在家的赫鲁晓夫的谈话中,强调中苏团结要共同努力。少奇的访问十分成功,在他从外地访问返抵莫斯科火车站时,米高扬亲自迎接陪同访问的勃列日涅夫下车时,喜气洋洋。一个劲地对米高扬说:"好,很好。"苏方为少奇访苏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群众大会,少奇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伟大的苏联一直是良师益友,中国人民要感谢赫鲁晓夫在15届联大为恢复中国合法权利而斗争。无论在风里雨里,中国人都将同苏联人民站在一起。"少奇同志的讲话,受到苏联群众的热烈欢迎,掌声此起彼伏一片欢声雷动。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但是,由于事态变化很快。特别是在1961年3月和8月两次华沙首脑会议上中苏两党发生严重争论,以及1961年10月苏共22大的召开,使为时不到1年左右的中苏恢复友好的局面再一次趋向破裂。在苏共22大上、赫鲁晓夫公开谴责斯大林,还公布了列宁反对斯大林提党的总书记的遗嘱,并通过决议将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斯大林墓,安置在克里姆林宫墙旁,与一般政治局委员同等待遇。

中共很重视苏共22大,派出了以周恩来为一首的代表团。周恩来抵莫斯科后,即提出向列宁——斯大林墓献花圈。中共代表团同时向列宁和斯大林各献一个花圈。在献给斯大林的花圈的缎带上写着"献给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中共此举,严肃地表明了我党对斯大林的态度和评价,赫鲁晓夫对此深为不悦。

苏共22大同中共的观点立场分歧很大,周恩来在会上受到了苏共的多次无理指责,于是决定提前回国,指定彭真为代理团长,这是对赫鲁晓夫的一次暗示。周恩来返抵北京时,毛主席和刘少奇亲赴机场迎接。苏共22大以后,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苏联提出建原子潜艇舰队,毛主席慷慨激昂回应,苏联大使哑口无言

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不断恶化,平静了多年的两国边界冲突重又升温。1962年4月和5月,苏联和中国边界发生了多起冲突事件。中苏边界从中亚到东亚绵延7000多公里,这是世界上两个国家间最长的边界线。一旦发生矛盾,这里自然是两国进行边界冲突的理想地区。4月16日,在苏联驻中国新疆的机构和人员的长期策动诈骗下,新疆塔城、裕民、霍城3县居民6万馀人逃往苏联。中国政府再三提出抗议和交涉,苏联政府以"苏维埃法制感","人道主义"等为借口。拒绝遣返这些中国公民。5月25日,苏联又制造了伊犁暴乱事件,被当地军民粉碎。苏联在中国边疆地区进行颠覆活动,大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进一步破坏了中苏两党关系,使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当时,中苏两党的分歧,还只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并没有公开暴露。然而,随着中印边界的冲突,赫鲁晓夫公开指责中国支持印度,使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公诸于世,西方国家为此着实地大吃了一惊。